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海燕

作品数:78 被引量:504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生物学
  • 2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植物
  • 25篇胁迫
  • 18篇基因
  • 15篇种子
  • 13篇盐胁迫
  • 12篇萌发
  • 11篇种子萌发
  • 9篇独行菜
  • 9篇短命植物
  • 8篇耐盐
  • 7篇盐生植物
  • 7篇拟南芥
  • 7篇抗逆
  • 6篇幼苗
  • 6篇生物胁迫
  • 6篇灰绿藜
  • 6篇非生物
  • 6篇非生物胁迫
  • 5篇信号
  • 5篇荒漠

机构

  • 78篇新疆大学
  • 12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新疆教育学院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九圣禾种业股...

作者

  • 78篇兰海燕
  • 25篇张富春
  • 13篇陈莎莎
  • 13篇姚世响
  • 11篇徐栋生
  • 9篇油天钰
  • 9篇谷丽丽
  • 8篇袁军文
  • 8篇王娟
  • 7篇李秀明
  • 7篇赵娟
  • 6篇贺转转
  • 5篇黄代红
  • 5篇刘彭
  • 5篇张海波
  • 5篇曾幼玲
  • 5篇邢佳佳
  • 5篇吕秀云
  • 5篇曹婧
  • 4篇李晓荣

传媒

  • 18篇新疆农业科学
  • 9篇植物生理学报
  • 6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广西植物
  • 3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生物技术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植物研究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年份

  • 3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藜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CaP5P)的表达分析和胁迫响应检测
2013年
植物通过多种信号途径感知外界环境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信号级联反应,其中磷脂信号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藜盐胁迫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EST05序列,利用RT-PCR检测了其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达趋势,显示EST05序列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有升高。随后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编码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的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P5P)的同源性达56%,遂将其命名为CaP5P。最后过量表达CaP5P在拟南芥中初步验证了功能,转基因植株表现对盐胁迫耐受性降低的趋势,呈现负调控的特征。本研究对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为磷脂信号途径中负调控组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贺转转谷丽丽李秀明兰海燕
关键词:胁迫响应负调控
灰绿藜耐盐基因CgNHX转导新疆陆地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以新疆陆地棉为实验材料,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向优质棉花高代材料中导入了灰绿藜耐盐基因CgNHX.经过三年连续转导的结果显示:①大田注射期间的天气状况对转导成功影响较大.当昼夜温差较大且有露水时,花和铃的状态较好,导致结铃率、卡那霉素检测阳性率增加;②棉叶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与棉叶采后冷藏的时间有一定相关性.采后一周内提取的棉叶DNA质量较好,PCR检测获得30%的阳性率,而两周及以后的棉叶DNA质量降低,PCR检测未获得阳性结果;③在mRNA水平上检测转基因植株的表达较为困难.本实验中PCR检测阳性的30份样品,在RT-PCR检测中均未获得目的基因的明显特异扩增条带,只有部分样品在目的条带的位置出现弥散带型.本研究初步显示外源基因CgNHX已导入棉花受体中,但其表达情况还需进一步检测验证.
徐栋生宁新民赵娟李秀明孔杰谷丽丽姚世响孔庆平兰海燕张富春
关键词:耐盐基因花粉管通道法PCR鉴定
新疆干旱区植物藜的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机理被引量:12
2010年
新疆干旱区分布的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的种子有黑色和褐色两种类型。对藜的异型性种子从形态结构、不同环境因素及激素或化学物质对萌发的影响以及同工酶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萌发及适应异质环境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藜的异型性种子在形态结构、萌发休眠特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黑色种子种皮厚且硬,休眠,萌发慢,萌发率低;褐色种子种皮薄而软,不休眠,萌发快且萌发率高;(2)黑色种子的休眠可通过切除胚根外缘种皮得以完全解除;(3)赤霉素、乙烯利对黑色种子的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KNO3可较显著促进黑色种子的萌发;协同使用乙烯利和KNO3时,可显著提高黑种子萌发率,完全打破休眠;(4)黑色种子和褐色种子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5)黑色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而褐色种子则对光不敏感;低温贮藏对二者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尽管黑色种子的萌发率有波动。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黑色种子的休眠是内源(胚)和外源(种皮)因素共同所致。藜的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机理的形成是其对新疆干旱区异质化环境的高度适应。
姚世响油天钰徐栋生李秀明王浚桉兰海燕
关键词:干旱区休眠
异子蓬异型种子萌发基因差显的cDNA-AFLP技术体系优化
2013年
以异子蓬种子为材料,建立并优化其萌发过程中基因表达差显的cDNA-AFLP技术体系。分别以总RNA和mRNA反转录的双链cDNA为模板,对25μL PCR扩增体系中的退火温度、引物量、DNA聚合酶种类及电泳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以分离的mRNA为模板可以反转录得到品质较好的双链cDNA;PCR扩增选择较高退火温度(第1轮为56℃,第2轮为65~56℃)、引物量为1μL(10μmol/L)、使用高效PremixLA Taq Hot Start DNA聚合酶、在约800V电压下进行60g/L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得到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cDNA-AFLP结果。
邢佳佳陈莎莎吕秀云兰海燕
关键词:萌发CDNA-AFLP技术
番茄转录因子基因SlWRKY16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从栽培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M82’中克隆到1个WRKY家族基因SlWRKY16。研究结果显示:SlWRKY16包含1497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49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5.5 kD,含有1个WRKYGQK保守结构域和C2H2锌指结构域,属于Ⅱb类WRKY转录因子基因,且定位于细胞膜上;栽培番茄Sl WRKY16与潘那利番茄Sp WRKY6(XP015064265.1)、马铃薯St WRKY6(XP006350473.1)同源性最高。qRT-PCR结果显示SlWRKY16在番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短时间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此外,重组菌pET-30a-SlWRKY16在NaCl、甘露醇胁迫下生长均明显低于对照菌pET-30a。综上,番茄SlWRKY16基因可能在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负调控效应。
周涛王娟王露露王柏柯胡佳蕙兰海燕余庆辉
关键词:番茄原核表达QRT-PCR亚细胞定位
玉米自交系JH089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抗逆性
2020年
【目的】研究玉米优良自交系JH089在不同胁迫下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情况,分析其对各种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自交系JH089的抗逆性,为选育抗逆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自交系JH089为材料,在萌发期及2叶期进行不同浓度NaCl(100、200、250、300、400、500 mmol/L)、PEG 6000(10%、20%、30%)及4℃胁迫处理,测定萌发率、抗旱指数、株高、叶形等指标。【结果】玉米自交系JH089在萌发期随着NaCl或PEG处理浓度的增加,萌发所需时间延长,活力指数及抗旱耐盐指数下降。在幼苗期盐浓度高于200 mmol/L或者PEG高于20%时株高、叶长和叶宽显著降低,出苗率大幅下降,植株生长显著减缓,叶片受胁迫程度明显,较长时间低温处理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玉米自交系JH089能耐受低浓度的盐或旱胁迫,短时间低温对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较高强度或较长时间胁迫则造成明显伤害。
赵海菊艾丽曼·阿布来孜塔伊尔·买买提江梁晓玲王长海兰海燕
关键词:玉米耐盐性耐旱性
盐分、变温和激素处理对盐生植物异子蓬异型性种子萌发及成苗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利用培养皿种子萌发及土壤盆栽方法对新疆特有藜科1年生盐生植物异子蓬(Suaeda aralocaspica)在不同盐分(NaCl和Na2SO4)、变温(4~30℃)和激素(GA3)处理下的种子萌发及成苗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子蓬2种种子在NaCl和Na2SO42种盐胁迫下的萌发和休眠特性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黑色种子的萌发率比褐色种子低;黑色种子属于非深度生理休眠,可分别通过15/30℃变温处理、4℃低温层积30d及用800mg.L-1赤霉素处理促进其萌发;盐处理及温度变化对褐色种子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影响显著,对黑色种子则不明显,说明黑色种子萌发存在着持续性的缓萌机制,有利于其形成持久种子库,以上特性均显示出其对初春盐生环境的适应性。
何美香杜晓峰陈玲吕秀云兰海燕
关键词:盐生植物
新疆短命植物小拟南芥(Arabidopsis pumila)种子萌发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性被引量:20
2007年
通过显微结构及不同处理条件下种子萌发率的观察,对早春短命植物小拟南芥(Arabidopsis pumila)种子萌发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温度和光照变化对自然生境和温室收获种子的萌发率影响均不显著,说明此种群在前期萌发阶段对光、温不敏感;(2)自然生境中采收的小拟南芥种子萌发率显著低于温室收获种子,说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短命植物种子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改变种子的萌发行为;(3)赤霉素使自然生境收获种子胚活性增强从而对萌发有较大促进作用,可使萌发率增加50%以上;(4)对种皮进行各种机械损伤处理使得种皮松弛或透气,可以显著提高自然生境种子的萌发率(超过70%);(5)盐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复水后部分被抑制种子可重新萌发,显示盐和干旱胁迫可导致种子产生浅度休眠。结合小拟南芥自然生存环境及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其种子萌发特性与生境具有高度适应性。
张海波刘彭刘立鸿兰海燕张富春
关键词:短命植物生态适应性盐胁迫
不同盐胁迫对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钾、钠元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的盐生及耐盐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NaCl和KCl长期胁迫下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K和Na元素的含量,以半定量RT-PCR方法对参与离子转运的3个基因NHX,VP1和VAP-C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就不同盐胁迫对K和Na元素含量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1)藜在低浓度NaCl胁迫时可选择性吸收钾离子,从而避免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积累;(2)藜在高浓度NaCl胁迫时有较强的富集钠离子能力,过量的钠离子可通过液泡膜离子转运系统区隔至液泡,进而维持细胞质内正常的钾钠离子平衡;(3)藜不能耐受高浓度KCl胁迫,可能与其在细胞质内积累大量的钾钠离子有关。研究初步表明,藜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NaCl胁迫,且对Na+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这为今后利用其改良盐渍化土地及开发这一耐盐植物奠定了基础。
姚世响陈莎莎徐栋生兰海燕
关键词:耐盐植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盐旱耦合胁迫对费尔干猪毛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本研究采用双因素组合实验,探讨盐(NaCl)、干旱(PEG 6000)对费尔干猪毛菜(Salsola fergani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费尔干猪毛菜种子萌发能耐受较高浓度NaCl和PEG胁迫。低浓度NaCl或PEG胁迫下,费尔干猪毛菜去翅种子和具翅种子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浓度NaCl或PEG处理下,去翅种子萌发率35%以上,显示较强的耐盐、耐旱性;盐旱耦合处理下,不同低浓度PEG能够显著缓解中浓度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②随NaCl浓度升高,具翅种子恢复萌发率逐渐上升,而去翅种子则维持较低水平;随着PEG浓度的升高,2种种子恢复萌发能力显著降低;盐旱耦合处理下2种种子的恢复萌发率与NaCl胁迫具有相同趋势。③NaCl或PEG对去翅种子幼苗的影响比具翅种子强,特别是PEG处理;随NaCl或PEG浓度升高,2种种子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均降低;盐旱耦合处理下低浓度NaCl对去翅种子幼苗的影响比具翅种子小(除了100 mmol·L^-1NaCl+25 g·L^-1PEG处理),中浓度NaCl对去翅种子幼苗的影响比具翅种子强,高浓度NaCl处理下随PEG浓度升高,2种种子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均降低。以上结果显示,费尔干猪毛菜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具有较强的耐盐耐旱性,盐旱耦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盐离子毒害效应,这对其度过早期恶劣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果翅对种子在胁迫下进入次级休眠,从而补充土壤种子库起到重要作用。
塔伊尔·买买提江马亚丽兰海燕
关键词:种子萌发渗透胁迫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