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小莉

作品数:620 被引量:1,402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6篇专利
  • 256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97篇机械工程
  • 7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9篇电气工程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建筑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1篇发动机
  • 110篇内燃
  • 106篇燃机
  • 98篇内燃机
  • 55篇电池
  • 50篇制动
  • 50篇柴油机
  • 49篇柴油
  • 48篇混合动力
  • 45篇汽车
  • 43篇气动发动机
  • 40篇气门
  • 40篇传热
  • 35篇缸盖
  • 32篇试验台
  • 32篇活塞
  • 27篇中冷器
  • 26篇中冷
  • 25篇余热
  • 25篇曲轴

机构

  • 618篇浙江大学
  • 9篇潍柴动力股份...
  • 6篇中国重汽集团...
  • 5篇浙江大学城市...
  • 4篇杭州银轮科技...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宁波工程学院
  • 3篇中国计量学院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3篇浙江同济科技...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解放军汽车管...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温州职业技术...
  • 2篇浙江科技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2篇动力有限公司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618篇俞小莉
  • 193篇黄瑞
  • 126篇刘震涛
  • 118篇陈俊玄
  • 75篇沈瑜铭
  • 53篇王雷
  • 51篇黄钰期
  • 51篇李道飞
  • 47篇刘忠民
  • 42篇徐焕祥
  • 37篇陆国栋
  • 34篇周迅
  • 32篇李智
  • 32篇齐放
  • 28篇聂相虹
  • 28篇李佳
  • 27篇尹旭
  • 27篇严兆大
  • 26篇胡军强
  • 25篇陈平录

传媒

  • 58篇内燃机工程
  • 53篇浙江大学学报...
  • 16篇农业机械学报
  • 14篇汽车工程
  • 12篇机电工程
  • 9篇车用发动机
  • 9篇内燃机学报
  • 8篇现代机械
  • 6篇实验技术与管...
  • 5篇兵工学报
  • 5篇实验室研究与...
  • 5篇小型内燃机与...
  • 5篇中国内燃机学...
  • 4篇化工学报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内燃机学...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柴油机
  • 3篇电池
  • 3篇铁道机车车辆

年份

  • 22篇2023
  • 20篇2022
  • 19篇2021
  • 27篇2020
  • 34篇2019
  • 27篇2018
  • 21篇2017
  • 37篇2016
  • 25篇2015
  • 18篇2014
  • 22篇2013
  • 48篇2012
  • 39篇2011
  • 35篇2010
  • 36篇2009
  • 12篇2008
  • 41篇2007
  • 42篇2006
  • 23篇2005
  • 9篇2004
6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系统的电液可变气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气动-内燃混合动力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顺利切换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电液驱动全可变气门开发研究。介绍了气动-内燃混合动力的不同工作模式,基于热力循环,分析了3种关键工作模式下的可变气门控制策略。以低速工况下混合动力系统气动模式为例,设计开发了无复位弹簧电液全可变气门原型样机,利用高速开关电磁阀控制可变气门液压油路通断,并基于NI-CompactRIO平台开发了可变气门控制系统,最后对电液气门进行了初步的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液全可变气门存在一定的响应延时,通过控制进油时间和保持时间,可以实现气门升程和正时的调整,满足气动模式常用转速范围工作要求。
叶锦李道飞王雷徐焕祥俞小莉
关键词:混合动力气动发动机
气动发动机电气驱动全可变气门机构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用进、排气门机构,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通断电时刻来连续调节气动发动机的气门正时和升程的全可变气门机构。该机构包括阀体、阀芯和位于阀体两端的阀体端盖,所述阀芯具有两个端部和位于两个端部之间的连接...
陈平录俞小莉许静胡军强聂相虹
文献传递
一种高压气体储存气瓶
本发明属于高压气体存储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高压气体储存气瓶。该气瓶包括瓶体、瓶口和进排气管;该气瓶具有套设的瓶体结构,即在外瓶体的内部设有一个内瓶体;两瓶体的瓶口各自独立且不互通,并经同一个进排气阀连接至进排气管;进排...
徐焕祥李道飞俞小莉王雷叶锦
气动汽车发动机旋转阀进排气装置
本发明的气动汽车发动机旋转阀进排气装置主要包括缸头、旋转进气阀和旋转排气阀。气动汽车发动机的工作介质是单纯的空气和氮气,不仅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零排放,还能对城市空气起到净化作用。与其它“零排放”动力,如:电池、燃料电池发...
元广杰沈瑜铭蔡金雷俞小莉
文献传递
基于太阳能甲醇分解合成循环的零碳排放冷热电联供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太阳能甲醇分解合成循环的零碳排放冷热电联供系统和方法,属于分布式能源领域。本发明利用太阳能使甲醇受热分解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将低品位的太阳能转为高品位的化学能进行储存。在合成气内燃机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燃烧...
俞小莉窦新黄瑞李智王秉政甘建平
文献传递
散热带翅片参数对车用水箱散热器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数值仿真结合正交设计方法对工程车用散热器的主要几何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了各参数对散热器的散热和流动性能影响的敏感次序以及显著性水平,并拟合出参数-性能关联式。同时,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上述数值仿真方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趋势吻合良好,该仿真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翅片参数对散热器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和减少设计成本。
肖宝兰俞小莉韩松陆国栋夏立峰
关键词:数值仿真翅片热力性能风洞试验
一种基于热泵储电技术的分布式联合发电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储电技术的分布式联合发电系统及其方法,由热泵储电系统、太阳能聚光系统、柴油机发电机组及其冷却系统、储热/冷系统、电力系统和风电机组组成;热泵储电系统通过正逆热力循环进行充能与释能;太阳能聚光系统将...
俞小莉俞潇南王雷陆奕骥李智黄瑞肖永红吴杰
回收排气余热能的气动-内燃复合循环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提高内燃机能源利用率,提出一种回收排气余热能的气动-内燃复合循环方法,采用内燃机排气和压缩空气混合气作为气动循环工质,建立复合循环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分析其主要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燃机排气压力的增大、压缩空气占比的减小、气动发动机转速和行程/缸径比的减小均能提高内燃机排气利用率和复合循环效率.复合循环可通过调节气动循环转速或压缩空气占混合工质的比例来实现气动循环工质流量与混合工质流量的匹配.
徐焕祥李道飞王雷叶锦樊之鹏俞小莉
关键词:内燃机数学模型
一种发动机排气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其方法,装置内布置有泄气阀、内柱塞、排气回收气门,装置一侧布置有控制油道和排气道。当发动机处于制动模式时,控制油道配合电磁阀信号控制内柱塞动作,进而打开排气回收气门,缸内气体顶...
黄瑞陈俊玄童宇翔俞小莉
一种热泵-热机双向循环试验平台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热机双向循环试验平台及其运行方法,试验平台包括氟路系统、冷热源系统和储放热系统;氟路系统可根据试验需要将循环切换至热泵循环或热机循环;冷热源系统可根据氟路系统中的循环模式为其匹配相应的冷热源;储放热...
俞小莉张志平俞潇南黄瑞甘建平陈俊玄李智齐建斌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