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兆平

作品数:88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文学
  • 12篇哲学宗教
  • 7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文学
  • 12篇代文
  • 12篇现代文
  • 11篇现代文学
  • 11篇美学
  • 11篇浪漫
  • 11篇浪漫主义
  • 9篇文化
  • 9篇科学主义
  • 8篇中国现代文学
  • 8篇文学研究
  • 7篇思潮
  • 7篇闻一多
  • 6篇新人文主义
  • 6篇人文主义
  • 6篇卢梭
  • 6篇古典
  • 6篇古典主义
  • 6篇国文
  • 5篇哲学

机构

  • 84篇厦门大学
  • 2篇浙江越秀外国...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4篇俞兆平
  • 1篇刘旭东
  • 1篇朱水涌
  • 1篇陈思和
  • 1篇罗伟文
  • 1篇周伟薇
  • 1篇陈立峰
  • 1篇智晓静
  • 1篇易中天
  • 1篇杨春时
  • 1篇黄鸣奋
  • 1篇周宁
  • 1篇王文勇

传媒

  • 12篇福建论坛(人...
  • 11篇厦门大学学报...
  • 7篇天津社会科学
  • 6篇东南学术
  • 6篇文学评论
  • 6篇学术月刊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研究
  • 2篇学术界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新华文摘
  • 1篇文史哲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漳州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越界的庸众与阿Q的悲剧被引量:8
2009年
从《文化偏至论》到《热风·随感录三十八》,再到《阿Q正传》,从哲学理论到艺术形象,共同构成了鲁迅对20世纪初中国的精英式的"个人"与愚庸式的"众数"这一社会性对立矛盾问题的观察、追索与思考。阿Q是庸众中的越界者,鲁迅不是"哀其不幸",而"主旨是‘憎’,精神是负";鲁迅不是"怒其不争",而是"惧怕其争"。由越界庸众构成的"阿Q似的革命党",不但不能成为中国革命的推进力量,带来的反而可能是一场灾难。
俞兆平
关键词:《阿Q正传》越界《文化偏至论》悲剧哲学理论
孙绍振诗学体系的哲学底蕴被引量:1
2015年
孙绍振的新诗研究、散文研究、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批评、文学经典解读等,已构成一个独特的诗学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坛成为一道特异的风景线,现今也已到了变为被他者所研究的对象与范式的时候了。
俞兆平
关键词:诗学体系哲学底蕴文学理论研究新诗研究散文研究文学经典
诗坛的一种新的价值选择与审美取向被引量:1
1989年
在孙绍振提笔写下《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时,他断然想象不到仅在数年之后,居然出现了这样一类的诗作:“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脑袋”(于坚《尚义街六号》);或是:“我的好妻子/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的朋友就会回来/他们很多人都是单身汉/他们不愿去另一个单身汉的小窝”(韩东《我们的朋友》).这里,没有舒婷《致橡树》的坚贞的爱,没有北岛《宣告》的悲壮的英雄主义,没有江河《纪念碑》的深沉的历史感;它们也有别于杨炼的《易经》、《诺日朗》,江河的《太阳和它的反光》
俞兆平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历史感理性主义审美取向理想性
科学主义在中国的百年命运被引量:2
2014年
科学主义的问题,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日益显现出来,因为它是"现代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学自身具有一种实践性的品格,人类在掌握自然规律之后,势必推动自我去改造外界客观事物,以使得自身本质力量得以确证。"科学是生产力",科学促进了物质生产,创造了财富,改善了人这一族类的生存状况。但正如卢梭所指责的,科学与文化进步的同时,也带来其负值效应,因为它刺激了人的贪婪、虚荣、野心等欲念,进而引发掠夺与战争等暴行。这是科学异化无法卸脱的"原罪"。
俞兆平
关键词:科学主义
中国现代文论隐性生成语境的追溯
2021年
中国现代文论的生成语境有显性与隐性两种,显性的是以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作为叙述坐标,隐性的是以具有现代性的学理内涵构成潜在要质。对中国现代文论隐性生成语境的追溯,可发现它的特质:其一,思维方法的变革,以科学的逻辑思维替换传统的经学思维;其二,观念视野的扩展,纳入科学与人文对峙的世界性的哲学思索;其三,内在学理驱动力的引进,像哲学实证主义与文学现实主义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等。正是这三大要质,综合构成中国现代文论隐性的生成语境。
俞兆平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论生成语境思维逻辑科学主义
新人文主义与闻一多的《诗的格律》被引量:2
2005年
中国现代格律诗派的理论奠基之作———闻一多《诗的格律》所产生的学理动因是什么呢? 学界尚未就此作过深度的探索。一般均认为,初创期的新诗因其形式简陋单一,创作粗制滥造,迫使它改弦更张,但这仅是形式动因。以新月诗派为代表的,以《诗的格律》为理论基石的中国现代格律诗派,在理论上缘起于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两者间构成逻辑的因果关系,这是其学理动因;而在新诗发展史上,则属于古典主义思潮在创作实践上的表现。
俞兆平
关键词:闻一多新人文主义古典主义
一道深潜的美学思维轨迹──从《律诗底研究》到《诗的格律》
1997年
闻一多关于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不能简单地归纳为现代唯美主义的纯形式追求。从其《律诗底研究》到《诗的格律》之间,深蕴着贯通二者的美学思维轨迹──中国新诗不能全盘西化,而应具有和谐的格式和韵律这一东方古典美的原则。
俞兆平
关键词:闻一多格律中庸
鲁迅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演变被引量:1
2021年
抱着启蒙主义、改良人生的宗旨投身文学的鲁迅,秉持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但学界在论述中多把它视为静止、孤立的形态,而忽略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先是偏重于"科学实证"的写实主义阶段,鲁迅认同实证主义哲学的认知原则,追寻对客体对象精确、逼真的观察与反映;再是"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阶段,他赞赏陀思妥夫斯基那种进入人的心理、探测人的灵魂深处善与恶的创作方法;后是"现实底理想主义"阶段,他接受了普列哈诺夫的"艺术也是社会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接纳了卢那察尔斯基从历史发展总趋势的预测中来把握现实真实——这一后来成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原则。
俞兆平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观念
“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被引量:8
2008年
近期,国内召开了“中国20世纪文学文化生态和作家心态研究学术研讨会”。会上,关于“文学生态”这一新概念的运用及其内涵界定,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及争论。而在研究中,则出现一种趋势,即把“文学生态”的概念当成一个大箩筐,什么论题都可往里装,有的则直截了当地把“文学生态”理解为时代背景、时代氛围、历史语境,或作家的生存环境。如果一个概念在运用上出现大而无当、模糊笼统的状况,那么,此概念的定性就值得怀疑;如果“文学生态”和时代背景、生存环境的概念可以相互重叠、交互使用的话,那么,新设立“文学生态”这一概念又有什么必要性呢?1985年文学批评方法论的大讨论中,新名词、新概念的轮番轰炸,至今还剩下什么呢?
俞兆平罗伟文
关键词:文学生态心态研究文化生态时代氛围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被引量:11
2004年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主要有两大类别: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前者的内涵侧重于对人类文明及科技理性发展所带来的负值效应的忧虑、质疑与抗衡;后者则把浪漫主义当成隶属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的一种成分,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30年代后的中国,政治学的浪漫主义排斥、取代了美学的浪漫主义,在具体文艺实践中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现象。实质上,郭沫若与沈从文就分别代表了这两种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不同的命运。
俞兆平
关键词:美学浪漫主义政治学人类文明政治意识形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