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英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史记
  • 3篇司马迁
  • 2篇生平
  • 2篇诗话
  • 2篇教学
  • 2篇《史记》
  • 1篇代文
  • 1篇选课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研究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语言文字学家
  • 1篇真诗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生平交游
  • 1篇生平事迹
  • 1篇师范
  • 1篇诗集
  • 1篇诗人

机构

  • 11篇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余英华
  • 1篇乔琛
  • 1篇傅瑛

传媒

  • 6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学术界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选课“司马迁与《史记》”教学模式探微
2010年
开设"司马迁与《史记》"全校公选课,对引导大学生回归原典、立身成人和探究治平天下的道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见微知著,讲史明心,塑民族之魂"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传递——接受型、引导——发现型、情境——陶冶型等多种教学模式,融讲史、审美、释义、解经于一体,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一条适合大学公选课堂的《史记》解读之路。
余英华
关键词:公选课司马迁史记教学模式
清末民初诗人陈诗生平交游考被引量:1
2018年
陈诗为清末民初皖籍著名诗人,曾与诗坛领袖陈三立、陈衍并称"海内三陈"。在中国传统诗歌日趋衰落的岁月里,他寓居沪上,潜心创作,撰述诗话,提携后进,同时以极大的热情整理乡邦文献,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陈诗其人其诗其著作多年来未能引起研究界重视,有关研究尚处初始阶段。文章以书札、诗话、日记、方志等多种文献为依据,对陈诗家世、生平、交游、授徒等进行梳理。溯其清穆家风,探诗人清洁自守、一生勤学之源;考其读书、交游,寻诗人转益多师、别成一家之径;列陈门俊彦,明其喜接后学、递薪传火之功,力求展现陈诗一生际遇及文苑勋绩。
余英华
关键词:清末民初诗人生平交游
近代桐城刘氏兄弟小说创作述评
2023年
桐城刘氏兄弟的小说成就尚未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但却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小说变迁的一个典型个案。他们的创作以家族群体的形态出现,体现出近代小说向现代转化历程中的诸多特点:第一,题材选择直面现实,广泛涉及民众生活、社会变革、国家政治等诸多方面;第二,思想内容从提出社会问题逐步深入到人生意义的探讨、落后国民性的鞭挞,尤其是对知识分子彷徨于无地的巨大心灵矛盾,堪称揭示入木三分,对“五四”以后的新小说创作不无启示;第三,艺术表现不仅从文言走向白话,而且主动汲取外来艺术精华,完成了小说创作从传统的笔记体走向现代体式的转化。
余英华
关键词:小说创作
存古救弊 去芜存精——民国皖籍文人对中国戏曲文献的整理之功
2015年
民国期间,皖籍文人从文献整理这样一个特殊角度,为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立下不世之功。他们以安徽特有的学术底蕴为依托,以严谨的考据精神、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工作,其主要贡献有四:第一,为名伶作传,以确立演艺人员的社会地位、彰显其艺术价值;第二,致力于传统戏曲精品剧作的发掘、整理、考证、刊出,使得大量濒于失传的精品剧本得以传承;第三,大量收集梨园界相关史料,以利戏曲史的深入研究;第四,解读、考订年湮代远的戏曲名词术语,完成了汉语辞书史上第一部戏曲辞书的撰写。
余英华傅瑛
关键词:传统戏曲民国
海内真诗将,民间续雅人——陈诗诗歌著述考论
2018年
20世纪30年代的沪上旧体诗坛,皖人陈诗与同光体领袖陈衍、陈三立齐名并重,有"海内三陈"之称。其诗歌以赴沪、赴陇为重要节点,前期力学中晚唐,爱好清丽山水,追新求奇;中期得海上名家指点,境界渐开,兼学唐宋;随俞明震度关越塞后,渐关注民生,诗风由清新流丽转向雄奇沉郁;晚年之作淡而有味,情文并茂,于同光体外自树一帜。其所著诗话多与自身交往、听闻有关,重视诗人佳节懿行。评诗要言不烦,简洁中肯。陈诗整理、辑录地方诗歌文献尤其皖人乡贤佳作数量可观,一部《皖雅初集》堪称皖人清诗史。从其诗文著述可见出其诗学思想特色,大致有四:推崇忧国忧民精神;追溯创作源流;阐幽发微,珍惜民间佳作;颂扬女性美德,重视才媛佳作。
余英华
关键词:诗话辑录诗学思想
课堂经典话剧演出实践的教学价值——以《雷雨》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我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组长期举办的经典话剧《雷雨》学生课堂演出实践活动,依托于课堂,又延伸了课堂,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经典,体会剧作中的百味人生。课程组结合现代话剧发展过程中学生演剧的历史,展现学生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兴起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以话剧演出参与中国现代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化责任感,引导当代大学生思考自己与当下文化建设的关系。
乔琛余英华
关键词:《雷雨》教育功能
胡底喜剧艺术研究
2016年
胡底(1905--1935)原名百昌,又名胡马,字北风,安徽舒城人。他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与李克农、钱壮飞一起打入国民党最高特务组织,成为一名红色间谍,为党中央、红色根据地提供了大量重要军事情报,被称为“龙潭三杰”之一。1931年,这三位传奇人物离开上海到江西苏区,胡底先后担任红一军保卫干事、
余英华
关键词:艺术研究喜剧中国共产党特务组织军事情报传奇人物
《陈诗诗集·前言》辨误四题
2016年
陈诗在晚清及民国文坛活跃了40余年,在中国近代诗界占有重要一席。本着“抢救百年遗产,保存一代英华”之宗旨,黄山书社于2010年11月出版了徐成志、王思豪编校的《陈诗诗集》。此集揽括了陈诗的全部诗作,详列精编,功莫大焉。然智者百虑,难免一疏。此书《前言》所论,多有与实际不符之处,故当澄清。(一)妻室之误。在作家研究中,生平事迹至关重要。家庭状况涉及诗人情感和心态,应有确切认知。《前言》称,陈诗“不娶无子,埋头于诗,视为终身事业”。
余英华
关键词:辨误生平事迹家庭状况
志古鉴今,垂范后世——析《史记·五帝本纪》的作意
2011年
司马迁在《史记》首篇《五帝本纪》中,通过再现上古五帝勤心戮力、治理天下的贤君形象,展现了五帝"法天则地"以化育万民的美政,以及宽厚仁爱、尊贤尚让的美德,尤其以五帝之"是"反衬今上之"非",寄寓着太史公以史论治、志古鉴今、垂范后世的深意。
余英华
关键词:司马迁五帝
《史记》争让思想探微被引量:4
2013年
对争、让行为的评价体现论者的思想和主张。司马迁取法前贤,以史论治,通过《史记》的体例安排和史料取舍,对历史人物争让行为进行合理性评价,寄寓着德者治国当以礼导利、以让化争的政治理想和既谦恭礼让又当仁不让的理想人格。这是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一个重要视角。
余英华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