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慧燕

作品数:36 被引量:290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流感
  • 23篇病毒
  • 15篇禽流感
  • 15篇禽流感病
  • 15篇禽流感病毒
  • 7篇血凝素
  • 6篇血凝
  • 6篇分子特征
  • 6篇分子特征分析
  • 5篇流感病毒
  • 4篇抗体
  • 3篇神经氨酸酶
  • 3篇酸酶
  • 3篇进化分析
  • 3篇基因
  • 3篇甲型
  • 3篇分子
  • 3篇H5N1
  • 3篇HA基因
  • 2篇地高辛

机构

  • 31篇江苏省疾病预...
  • 4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基础地...
  • 1篇常熟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4篇余慧燕
  • 26篇祁贤
  • 23篇王慎骄
  • 22篇邓斐
  • 16篇鲍倡俊
  • 16篇许可
  • 10篇戴启刚
  • 10篇汤奋扬
  • 9篇霍翔
  • 5篇秦圆方
  • 4篇鲍昌俊
  • 3篇付建光
  • 3篇卫平民
  • 3篇崔仑标
  • 2篇陈银
  • 2篇于在江
  • 2篇史智扬
  • 2篇周明浩
  • 2篇朱叶飞
  • 2篇葛爱华

传媒

  • 5篇江苏预防医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病毒介导的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快速真核表达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快速真核表达体系,在人胚肾细胞(HEK293T)中表达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提取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RNA,采用反转录PCR技术扩增HA读码框全长基因,将HA基因连接pMD18-T载体构建pMD18-T-HA重组载体。设计含Kozak序列的引物从pMD18-T-HA质粒中扩增出平末端HA基因,采用Topo克隆构建表达载体pLenti-HA-V5。将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Western blot法鉴定HA蛋白的表达,通过血凝实验鉴定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经反转录PCR获得1 683 bp的HA全长基因,完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70 000的重组蛋白。IFA和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该蛋白与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同时血凝实验证实其具有血凝活性。结论成功利用慢病毒载体建立了HA蛋白的快速真核表达系统,为研制H7N9病毒亚单位疫苗、中和表位研究、假病毒包装奠定基础。
张黎彭海燕周明浩余慧燕曾晓燕祁贤崔仑标焦永军史智扬
关键词:血凝素基因慢病毒载体真核表达系统
1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对从某活禽市场环境中分离出的1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environment/Zhenjiang/C13/2013,en/c13)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以揭示其基因起源和分子遗传特征.方法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MEGA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分离株NA基因与近年来中国禽类中流行的H6N6亚型禽流感的NA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其他7个基因(PB2、PB1、PA、HA、NP、M和NS)都与近年来东亚地区流行的H5N1亚型禽流感的相应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分离株en/c13的HA蛋白裂解位点为PLREKRRKR ↓ GLF,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典型分子特征序列.HA蛋白上关键受体结合位点226和228位(按照H3亚型的HA蛋白序列排序)氨基酸分别是Gln和Gly,是典型的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征.结论 奉研究从环境中分离到一株新的基因重配禽流感病毒,其中NA基因来源于H6N6禽流感病毒,而其他7个基因则来源于H5N1禽流感病毒.结果提示我国禽流感病毒基因重配频繁,进化活跃,需要加强对禽流感病毒的持续监测.
余慧燕邓斐王慎骄霍翔戴启刚祁贤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基因重配
基于微量中和试验的新冠感染者血清样本中和抗体高通量检测方法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微量中和试验为金标准,评价两类三种高通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检测能力。方法以江苏省2020年以来发现的64例新冠病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早期和随访血清样本共117份开展中和抗体水平分析,用微量中和试验、假病毒中和抗体试验(PBNA)、竞争抑制试验[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别对血清样本进行测试,评价这些高通量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相关系数及有效性的临界值等。结果新冠感染者假病毒中和抗体试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相对于微量中和试验检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0.778和0.725,当微量中和试验的临界值取为1:10时(小于10为阴性),PBNA检测方法的Cutoff值为50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ELISA检测方法的Cutoff值为1∶8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CLIA检测方法的Cutoff值为1.28AU/ml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结论建立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高通量检测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孔筱筱张诗晗李志锋余慧燕邹鑫田华许可戴启刚陈银刘静娴郭宏雄郭喜玲鲍倡俊朱立国
关键词:微量中和试验中和抗体高通量
2013年3月江苏省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H5N1抗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H7N9流行初始江苏省职业暴露人群H5N1禽流感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使用香港株、广东株与安徽株抗原,用血清凝集抑制法(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测定血清样本抗体滴度,计算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统计分析影响抗体水平的因素。结果:检测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416份,性别与抗原株对职业暴露人群抗体滴度有显著影响。结论:江苏省职业暴露人群H5N1禽流感抗体滴度普遍较低。男性抗体滴度低于女性,广东株抗原与禽流感病毒现有流行株较为接近。
秦圆方许可祁贤邓斐余慧燕田华付建光李志锋王慎骄单军汤奋扬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职业暴露人群
一起聚集性腺病毒暴发疫情的调查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一起流感样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毒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处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RespiFinder 2SMART多病原检测试剂盒进行熔解曲线分析,筛查致病原,并以qPCR法确认。用Hep-2细胞分离病毒,提取毒株核酸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确定型别。结果疫情累计发病17例,仅涉及一个班级,班级罹患率43.6%,男女比1.8∶1,疫情持续11d。主要症状为发热(17例,100.0%)、咳嗽(16例,94.1%)等。采集10例病例咽拭子,5份以多病原检测试剂盒进行熔解曲线分析,检出2例为腺病毒(ADV)核酸阳性,其余5份经qPCR检测,3份为ADV核酸阳性。以Hep-2细胞分离5份ADV核酸阳性标本,成功分离4株毒株,对其进行DNA测序,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六邻体保守区核酸与ADV3型核酸同源性为97%。结论该暴发是一起由ADV3型引起的暴发疫情。
王慎骄龚利强陈立凌许可付建光秦圆方邓斐余慧燕霍翔鲍昌俊
关键词:腺病毒3型熔解曲线病原学分析暴发疫情
人感染新型H10N3禽流感病毒分子溯源
2023年
【背景】1997年香港地区发生人感染禽流感事件以来,禽流感病毒成为持续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病原体。【目的】对一例人感染新型H10N3禽流感病毒病例开展分子溯源研究。【方法】流感病毒分型检测采用RT-qPCR法,在下一代测序平台上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BLAST和MEGA 6.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结果】2021年4月从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经核酸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从患者居所附近的农贸市场分离到一株基因高度同源的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是一种新的基因重配H10N3禽流感病毒,其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组合最早在2019年华东地区的家禽中检测到,6个内部基因来源于近年来中国南方家禽中流行的H9N2病毒。病毒的HA蛋白的裂解位点含有1个碱性氨基酸R,未插入多个碱性氨基酸,理论上不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228位氨基酸残基由G突变为S,理论上增强了对人SAα2,6受体的亲和力。另外,未发现PB2蛋白E627K突变,但591位氨基酸残基由Q突变为K,理论上增强了对人体的适应力和致病性。【结论】本研究报道了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毒病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揭示了活禽市场在禽流感病毒基因重配和机会性外溢感染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慎骄祁贤余慧燕邓斐黄浩頔许可鲍倡俊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2017—2019年江苏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2017—2019年江苏省甲型H1N1pdm09流感病毒抗原性和遗传特征。方法对本省62株甲型H1N1pdm09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选取其中的29株进行测序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糖基化位点预测、进化树分析、抗原变异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分析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2个流感年度共检测哨点监测样本62 249份,流感核酸阳性率13.73%,其中2017—2018流感年核酸阳性率(18.37%)高于2018—2019流感年(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个流感年度均以甲型H1N1pdm09为优势株。抗原分析显示,60株毒株(占96.77%)为疫苗株(A/Michigan/45/2015)的类似株。29株毒株基因序列分析,27株为6B.1分支。与疫苗株比,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均存在部分毒株变异,最主要突变为S183P(13/29);未检出已知耐药位点突变,1株检出E119K突变,可能与拉尼娜米韦耐药有关。结论江苏省近年甲型H1N1pdm09毒株在抗原位点、受体结合位点、耐药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突变,需继续加强流行情况和毒株型别及突变的监测。
彭杰夫祁贤王慎骄戴启刚邓斐余慧燕鲍倡俊
关键词:甲型H1N1抗原性基因特性流感病毒
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0
2014年
目的掌握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苏省2009—2012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报告数据、病原学监测数据及流感/ILI暴发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流感高发人群为1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2009—2012年每年病例人数分别占各年ILI数的71.64%、81.39%、83.70%和84.03%;流感全年出现冬季1~2月份和夏季8月份两个小流行高峰,近3年,发病水平呈下降趋势(Z=-247.91,P〈0.001);2009—2012年分离到流感阳性毒株数分别为1615株、806株、555株和993株,毒株类型以B型和A(H3N2)型交替出现为主,偶尔伴有A(H1N1)等其他毒株散发;2009—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流感/ILI暴发疫情147起,其中84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占总疫情数的57.14%。结论2009年后江苏省虽然没有发生流感大流行,但流感监测工作仍然不能放松,特别是需要警惕新型流感毒株的出现,同时加强学校等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葛爱华鲍倡俊祁贤朱叶飞许可秦圆方邓斐余慧燕汤奋扬
关键词:流感疾病暴发流行
流感样病例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通过江苏省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关系。方法:比较江苏省2011~2013年30周不同年龄组间ILI报告数、核酸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并分析ILI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2011~2013年30周我省3个年龄组ILI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0~4岁和5~14岁年龄组ILI与核酸阳性率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但是15岁及以上年龄组两者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ILI报告质量、标本采集质量及监测方案的适时调整,可以获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流感监测工作效果。
葛爱华许可鲍倡俊余慧燕邓斐秦圆方朱叶飞汤奋扬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监测
流感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其重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为了解江苏省流感住院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2016年第1周至2018年13周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19个哨点医院采集住院肺炎监测病例呼吸道标本检测流感病毒,描述流感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2017年流感阳性和阴性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分析流感肺炎病例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肺炎重症危险因素。共采集住院肺炎监测病例呼吸道标本3 203份,检出333例(10.39%)流感病毒阳性,其中A(H1N1)124份,A(H3N2)61份,A(H7N9)25份,B型Victoria系86份,B型Yamagata系37份,季节性流感中有7例(2.27%)死亡。流感肺炎以冬春季为主,兼有夏季流行峰。学龄儿童肺炎病例中流感病毒B型Victoria系阳性检出率高,60岁及以上患者则A型流感检出率高。流感肺炎临床表现咽痛(χ2=35.726,P<0.001)、咳痰(χ2=23.379,P<0.001)、呼吸困难(χ2=10.553,P=0.001)的比例高于非流感组。年龄(RR=1.015,95%CI:1.000~1.030)、患有免疫系统疾病(RR=7.519,95%CI:1.586~35.644)、超重(RR=3.641,95%CI:1.702~7.789)、感染甲型流感病毒(RR=4.780,95%CI:1.185~19.290)是流感肺炎重症的危险因素。住院肺炎病例中流感呈季节性流行,重症和病死率较高。感染甲型流感、高龄、超重和存在免疫基础疾病是流感重症的危险因素,应针对重点人群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对可疑患者采取早诊早治。
许可霍翔戴启刚黄昊頔王慎骄余慧燕鲍倡俊
关键词:流感肺炎重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