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观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降水
  • 4篇对流云
  • 4篇催化
  • 3篇数值模拟
  • 3篇个例
  • 3篇值模拟
  • 2篇三维数值模拟
  • 2篇雹云
  • 1篇对流云降水
  • 1篇增雨
  • 1篇中尺度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秋季
  • 1篇人工降水
  • 1篇人工增雨
  • 1篇自然降水
  • 1篇外场
  • 1篇微物理
  • 1篇微物理结构
  • 1篇温度

机构

  • 9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福建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何观芳
  • 8篇胡志晋
  • 3篇楼小凤
  • 2篇曾光平
  • 2篇隋平
  • 2篇张长安
  • 1篇郑国光
  • 1篇葛润生
  • 1篇刘玉宝
  • 1篇李淑日
  • 1篇郑淑真
  • 1篇周秀骥
  • 1篇张邢
  • 1篇房文
  • 1篇郑淑贞
  • 1篇于达维
  • 1篇黄兴友
  • 1篇周勇

传媒

  • 2篇气象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象学报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积云模式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采用胡志晋的一维时变双参数积云模式,利用福建省1985~1994年间的夏秋旱期可能出现的12种天气类型(台风除外)对测站(福州)为主的十年旱期出现的积云降水日(R≥0.1mm)进行分类,并按12种天气类型分别调试的结果(降水预报率达75%以上),经催化试验,确定福建省旱期积云降水的物理特征,人工增雨催化的方法、催化剂量和催化窗口,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根据催化试验的结果采用NDP-FORTRAN和BORLANDC++交互使用的方法,将云模式业务化成人工增雨指挥系统中的积云模式分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旱期积云降水预报,人工增雨效果检验和作业方法的选择。
郑淑贞曾光平张长安张长安何观芳
关键词:人工增雨人工降水
一维积云模式初始参数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福建省人工增雨指挥系统在预报积云降水和评估增雨效果中曾采用一维时变积云模式。关于该模式初始场的确定 ,考虑到不同天气类型对模式初始参数的影响 ,并采用了以确定敏感参数为主 ,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参数为辅的方法。经分类调试 ,证明了一维模式初始场确实与天气类型有关 ,并得到旱期降水预报率大于 75%和可预报积云云顶高度的结果。通过对模拟云和实测云高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及经拟合敏感参数初始扰动温度与平均地面最高气温 ,均存在较好的相关。
郑淑真曾光平隋平张长安何观芳
关键词:参数优化初始场降水预报
盐粉催化对流云降水模式及个例试验小结
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科院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引入了盐粉催化方案,胡志晋和严采蘩等已经建立了一维浓积云和层状云的盐粉催化模式,Yin Y等对播撒吸湿性烟弹对积云降水的发展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本研究的模式包含...
何观芳胡志晋楼小凤
关键词:对流云积云降水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青海秋季对流云降水及催化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利用CAMS三维对流云模式和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对自然云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就催化时间、催化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冰晶是霰产生的主要来源,冰霰自动转化是霰产生的最主要方式,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增长,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人工播撒催化剂应在冰核活化过程大量开始以前进行,以达到增加冰晶浓度,消耗过冷云水,从而增加降水的目的。
房文郑国光何观芳
关键词:对流云数值模拟
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的发展和催化模拟试验被引量:7
2013年
在三维混合相对流云模式中发展了盐粉催化方案,该方案考虑了盐粒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中增加了盐溶滴的质量Qn和浓度Nn两个预报量。利用盐粉催化模式进行了个例模拟试验,并对催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30个.L-1剂量的盐粉两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降水量可增加10%;当催化剂量减少时,增雨效果不明显。同时催化剂量超过1 000个.L-1,可导致降水总量减少。催化时间提前或延后都会影响增雨效果。模拟第70min后出现了少量的减雨,并持续到降水结束。通过分析催化后云中水成物,发现盐粉催化不仅影响了暖雨过程,而且云雨滴通过冻结形成霰等过程也影响了冷雨过程。
楼小凤何观芳胡志晋张邢
盐粉催化对流云降水模式及个例试验小结
<正>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科院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盐粉催化方案。胡志晋和严采蘩等已经建立了一维浓积云和层状云的盐粉催化模式。Yin Y等对播撒吸湿性烟弹对积云降水的发展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我们的模式包...
何观芳胡志晋楼小凤
文献传递
不同云底温度雹云成雹机制及其引晶催化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6
1998年
用二维准弹性冰雹云模式模拟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冰雹云的成雹机制和人工引晶催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强对流云中自然初始降水元的形成主要同云雨自动转化相关;云底温度较低的冰雹云的雹胚形成以云霰转化过程为主,暖云底的雹云则以雨霰转化为主。人工引晶的作用有三:(1)加强云中冰霰转化过程,雹胚过多争食防雹;(2)促进雨霰转化过程,使雹胚浓度增加,并且减少过冷雨滴,抑制冰雹碰冻过冷雨滴的增长;(3)使云的下部霰量增加,降低降水粒子的增长轨迹,阻碍霰雹的增长。多次催化有时比一次大剂量催化的防雹增雨效果好。
何观芳胡志晋
关键词:成雹机制雹云
中尺度山脉对流群的动力和微物理数值模拟被引量:15
1995年
大山脉春夏季受太阳加热和地形抬升作用易于形成对流过程。为研究这类对流特点,在沙特阿拉伯ASIR山区组织了一个SACPEX实验计划。本文应用中国强风暴实验室MBG(MESO—Beta&Gamma)非静力模式,选取适当模拟通道模拟了该计划中1990年5月3日一次对流降水过程。模拟结果揭示了大山脉气流强迫与对流环流相互作用的一些基本特点,展示了大山脉对流过程多种复杂的宏微观特征及其生消演变。包括山坡激发对流,大对流对小对流的抑制,云自然引晶效应等,并指出在这类对流系统中CCN浓度对其降水类型的重要影响。此外,本文还进行了采取细致的雹云微物理参数化和采用简单的暖云微物理参数化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模拟的动力场差别甚小,而云形态和降水发展有明显差异。上述结果总体上与该个例外场观测一致。
刘玉宝胡志晋何观芳周秀骥葛润生
关键词:中尺度微物理结构
鄂西北对流云及其人工催化的三维数值模拟个例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该文把三维对流云模式应用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区的对流云降水研究和人工增雨试验设计 ,并和张家口冰雹云个例的模拟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 :该地区给定季节的对流云主要特征有云底温度较高 (约 2 6℃ ) ,云中上升气流速度中等 (最大约 1 8m/s) ,初始回波在较暖区 ( 1~ - 2 .5℃ )形成 ,云的回波顶高约 1 3km。前期的暖云降水对地面雨量贡献很大。播云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初始回波出现后约 1 0min回波顶高到达 - 2 2℃处时 ,在温度为- 2~ - 6℃层的云的中心部位引进 5× 1 0 5~ 1 0 7个 /kg碘化银冰核 ,使地面降雨只有微弱增加。湖北西北部对流云中过冷云水偏少 ,最大仅 5g/kg和 3.8g/kg ,而且过冷云水大值区温度偏高 ( - 2 .5℃ )。催化后云中最大上升气流和地面格点最大雨量值变化不大 ,有时减少 ,后期降雨量增加 ,下风方雨量增加 ,分布更加均匀 ,但总雨量增加不多。
何观芳胡志晋李淑日
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及其外场试用被引量:35
2001年
该文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心的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的动力学和微物理学方程组和计算方案 ,着重阐述了模式的新特点。
于达维何观芳周勇黄兴友胡志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