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蕾
- 作品数:2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与边塞诗创作的衰落被引量:3
- 2017年
- 在唐代边塞诗创作衰落的众多原因中,中唐"夷夏"观念之转严亦属其一。唐代边塞诗创作与胡文化有颇多交融,胡文化是刺激边塞诗创作的一个强力因素。然而,随着中唐"夷夏"观念的转严,胡文化日益受到排斥与否定,丧失了活力与生机,使边塞诗创作失去了一个重要推动力。"夷夏之辨"本身属于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一环,儒学复兴运动对于"礼法"和"文德"的强调反转了唐帝国前期的文化特征,消解了推动边塞诗创作的尚武精神。失去了胡文化刺激和尚武精神推动,唐代边塞诗创作丧失了独有的特征,不可逆转地走上衰落之路。
- 何蕾
- 关键词:边塞诗儒学复兴尚武精神
- 中国信访之路在何方?——信访制度发展趋向展望与构想
- 2013年
- 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项制度,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在政治参与、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存在着诸多制度性尴尬,影响了信访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混乱,对法治形成了一定冲击。对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应立足国情、抛弃幻想、依托法治、注重实效,以渐进式、规范化、实用性为导向,坚持“五有信访”的务实路径稳步推进。
- 胡林贵何蕾
- 关键词:信访制度历史渊源社会背景政治参与权力监督
- 欧阳修艳情词新论——兼驳欧阳修“双重人格”说被引量:1
- 2014年
- 一代文宗欧阳修创作大量艳情词,历来议论纷纷。这些艳词可归为三类:年少轻狂的浪漫实录,士大夫情怀的婉转抒写,离经叛道的女性观表达。欧阳修生活中的真实一面与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均在这三类作品中有所体现。艳词的面纱背后,凸现一个真实、立体的欧阳修,这与文坛盟主与名臣身份并不矛盾。欧阳修对歌妓的迷恋与艳词创作的热情绝非"双重人格"的表现,而与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 何蕾胡林贵
- 关键词:艳情词女性观双重人格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古代文学史教学工作的再认识和新思考
- 2012年
-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存在刻板化、程式化倾向。厘清古代文学史课程特点、教学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此课程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也是创新教学方式的前提条件。为创新此课程教学方式,提出以走出教室、走入自然,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为主的"不拘格套"的授课方式;以品读经典、怡情悦性,区分个体、不立标准为主的"独抒性灵"的引导方式。
- 何蕾
-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教学模式授课方式
- 胡部新声与唐代边塞诗创作被引量:3
- 2013年
- 唐代边塞诗创作繁盛的原因众多,但学界对音乐对边塞诗创作的推动作用一直缺乏深入探讨。"胡部新声"是胡地乐器奏出的有着浓烈异域风情的乐曲,由于受到官方的追捧和推崇,风靡一时,隆盛于唐。唐代边塞诗多旧题乐府和近体,形制短小,适于传唱,娱乐功能显著,内容与胡乐的风格恰相适应,是与"胡部新声"相配的最佳歌词。"胡部新声"的传入与流行从艺术消费和传播的角度推动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与边塞诗创作的繁荣之间有着不可分割、不容忽视的联系。
- 何蕾
- 关键词:繁盛
- 佛乐俗变对唐代新题乐府诗的影响——以梵曲《摩多楼子》为例
- 2012年
- 《摩多楼子》本为西域传入佛曲,为"梵竺四曲"之一。李白与李贺分别作有乐府诗《摩多楼子》,均为边塞题材,内容与佛法无涉,与题名完全不符,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奇特现象。《摩多楼子》由佛教乐曲演变为极富时代特色的边塞诗,与佛教乐曲的世俗化演变以及唐代燕乐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佛教乐曲《摩多楼子》成为边塞诗的演变过程呈现出如下脉络:在唐代文化环境、尚武精神的浸润和影响下,为了迎合新的审美需要,逐渐摈弃了原先的佛教因素,与胡乐新声、道教乐曲和燕乐等逐步融合,融入世俗社会,装入新的内容,娱乐功能突出,时代印记鲜明。
- 何蕾
- 关键词:新题乐府边塞诗娱乐
- 浅议新晋本科院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以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实验室为例
- 2014年
- 文科实验室在现代文科教学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地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大趋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文科试验室建设。但新晋地方本科院校在人员配备、试验场地、培训力度、专业软件、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认识不到位、规划不合理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从抓紧引进实验技术人员,制定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扩充实验场地等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 何蕾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实验室
- 中唐传奇中男性形象与士人价值观的分化
- 2013年
- 中唐爱情传奇在对男性形象的塑造上虽笔力有所不及,但也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特征迥异的男性形象,反映出中唐士人以婚姻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差异。表明门阀相矜的价值观已经发生动摇,世族势力日渐削弱,市民阶层日益兴起,中唐社会士人群体价值体系开始分化,这种分化伴随着唐代社会的转型而逐步显露。
- 何蕾
- 关键词:唐传奇士人价值观
- 从逃禄归耕到儒道同调——“诗意地栖居”语境下晋唐隐士心态演变
- 2012年
- 陶渊明与孟浩然俱有隐士之称,又同是田园诗人,热爱田园乡土,以之为安放灵魂的所在,毕生追求诗意地栖居。然而,晋唐时代背景的差异也导致二人对"隐"有着不同的看法。陶渊明身处乱世,历经人生变故之后坚决抗拒诱惑,躬耕陇亩,隔绝红尘。孟浩然生活于盛唐,以一种较为通达的态度对待仕与隐,不似陶渊明那般决绝。
- 何蕾
- 关键词:诗意栖居隐士心态
- 论古典诗歌对尚武精神的抒写与传承
- 2013年
- 尚武精神是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因在宋以后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不明显,故易为人所忽略。在宋代之前,古典诗歌对尚武精神的抒写与传承一直绵延不绝,《诗经》肇其始,经汉魏,至盛唐而臻于极境。唐以及唐以前的古典诗歌对尚武精神的传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汉民族文化在诗人心中的投射和沉淀是文化渊源;社会风气的潜在影响和塑造是社会基础;对建功报国、守土开疆的追求和崇尚是时代氛围。
- 何蕾
- 关键词:古典诗歌尚武精神社会风气时代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