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宜庆

作品数:144 被引量:1,016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0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4篇金融
  • 23篇金融集聚
  • 22篇实证
  • 15篇实证分析
  • 14篇生态效率
  • 14篇城市
  • 9篇企业
  • 9篇资本
  • 8篇中部六省
  • 8篇生态
  • 8篇耦合协调度
  • 8篇系统动力学
  • 8篇协调度
  • 8篇经济发展
  • 8篇供应链
  • 8篇长江
  • 7篇实体经济
  • 7篇实证研究
  • 7篇面板数据
  • 7篇经济增长

机构

  • 133篇南昌大学
  • 20篇南昌航空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华东交通大学
  • 3篇南昌工程学院
  • 3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江西警察学院
  • 1篇广州科技贸易...
  • 1篇江西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江西省信息中...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143篇何宜庆
  • 14篇陈林心
  • 9篇白彩全
  • 9篇谢江林
  • 8篇王浣尘
  • 7篇陈涛
  • 5篇万媛媛
  • 5篇王芸
  • 5篇潘兴侠
  • 4篇陈华强
  • 4篇曹慧红
  • 4篇胡俊南
  • 4篇周德才
  • 4篇文静
  • 3篇周小刚
  • 3篇曾斌
  • 3篇张艺
  • 3篇田婷婷
  • 3篇涂强楠
  • 3篇袁莹莹

传媒

  • 13篇统计与决策
  • 12篇南昌大学学报...
  • 7篇金融与经济
  • 5篇南昌大学学报...
  • 5篇华东经济管理
  • 5篇企业经济
  • 3篇数学的实践与...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科技经济市场
  • 3篇财会月刊(下...
  • 2篇财会通讯(上...
  • 2篇系统工程
  • 2篇预测
  • 2篇发展研究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江西教育学院...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2篇生态经济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商业时代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集聚、区域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实证研究——以三大经济圈为例被引量:36
2015年
基于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的现状,以2002-2012年统计数据,运用物理学中的三者耦合模型,将金融要素集聚、区域产业结构和生态效率三个系统相结合,进行了耦合协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经济圈三者耦合协调程度明显高于另外两个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三者耦合协调程度稍优于环渤海经济圈;然后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三大经济圈金融要素集聚、区域产业结构和生态效率三者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了预测分析,给出了促进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何宜庆王耀宇周依仿周紫薇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灰色预测
中部六省生态效率评价及其与产业结构的时空关联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文章针对区域生态效率评价问题,从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一种参数前沿分析方法。以2002~2011中国中部六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价中部六省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潘兴侠何宜庆
关键词:生态效率产业结构随机前沿函数灰色关联分析法
创新、创业与生态效率提升研究——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空间面板模型被引量:13
2016年
文章探讨创新、创业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采用投影寻踪算法为评价指标赋权,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检验了生态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创新和创业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面板模型。主要结论有:生态效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消费、创新和创业对生态效率提升的贡献度分别为52.16%、32.13%和18.9%,房地产投资、外资利用、人口密度和工业总产值与生态效率负相关。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陈林心何宜庆程家鼎
关键词:生态效率投影寻踪长江中游城市群
中国碳税征收设计与资金使用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的动力源泉。碳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常被认为是成本有效的减排工具。在合理构建碳税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合理有效分配与使用碳税资金,建议将碳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提出了碳税税额返还、建立专项支出、保持税收中性等资金使用模式,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何宜庆文静袁莹莹
关键词:碳税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度测量及其与京、沪的对比被引量:9
2014年
金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融通,一个好的金融体系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中部城市崛起的大潮中,金融的集聚能带来多大的推动力是值得深究的。本文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其区位熵、赫芬达尔-赫尔曼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来综合衡量这六个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在此基础上,将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金融集聚状况与北京和上海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都存在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但是这种集聚效应不是很明显,没有形成金融产业集聚规模效益;二是六省省会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在2008年以后出现下降趋势,这充分说明了金融危机对金融产业集聚造成的负面效应;三是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效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六省省会城市要采取措施,加强金融集聚程度,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金融集聚区。
白彩全姚旭悦何宜庆李敖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中部六省
基于SD的消费者行为因素系统及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文章从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入手,建立了消费者行为的流率基本入树SD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不同阈限值的仿真分析,揭示了消费者行为因素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变化规律。
陈涛何宜庆谢江林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基于SCP范式的银行产业组织分析——以江西为例
2011年
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CP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国内外众多学者在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方面利用SCP分析框架做出了诸多有益的研究,SCP分析框架也逐渐成为了学界分析银行业产业组织的共同范式。
陈华强何宜庆
关键词:SCP银行结构银行绩效
中部六省核心城市金融辐射效应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在众多关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金融辐射力的研究基础上,以中部六省核心的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赋权法与隶属度函数法计算出各城市2009-2011年3年金融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以对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再采取威尔逊模型,计算出具有辐射效应的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以定量分析其对周边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实证得出,六大省会城市具有金融辐射效应,尤以武汉的金融辐射半径最大,金融竞争力最强。
何宜庆毛华张艺唯罗子嫄
关键词:中部六省威尔逊模型
供应链资金约束成长上限基模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所产生的供应链资金约束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给出了供应链资金约束成长上限基模。从资金链的角度分析供应链增长的制约因素,并利用供应链金融作为杠杆解给出相应的对策基模,以消除模型中资金制约因素对供应链的成长限制,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谢江林何宜庆何耀光
关键词:供应链系统动力学供应链金融
华东地区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SD仿真预测被引量:3
2019年
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本文基于2003-2016年面板数据,建立华东地区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赋权法测算各综合指标值,并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构建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流率基本入树仿真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财政支持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受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作用较为明显,税收收入和居民储蓄存款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作用各异,后者表现得更为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
张艺张艺何宜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政支持金融支持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