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宁祖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夜蛾
  • 2篇杀虫
  • 2篇施药
  • 2篇斜纹夜蛾
  • 2篇抗性
  • 2篇抗性测定
  • 2篇氟虫双酰胺
  • 1篇滴灌
  • 1篇毒效
  • 1篇新型杀虫剂
  • 1篇悬浮剂
  • 1篇植物
  • 1篇杀虫剂
  • 1篇杀虫双
  • 1篇施药方法
  • 1篇施药防治
  • 1篇施药时间
  • 1篇田间
  • 1篇田间种群
  • 1篇氰氟虫腙

机构

  • 6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何宁祖
  • 4篇曾东强
  • 3篇唐文伟
  • 3篇刘晓亮
  • 2篇谭辉华
  • 2篇梁育喆
  • 1篇贤振华
  • 1篇付步礼
  • 1篇唐良德
  • 1篇李伟群
  • 1篇贾道田
  • 1篇李强

传媒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检疫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滴灌施药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滴灌施药防治香蕉黄胸蓟马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施药前通过滴灌系统进行土壤润湿,约5min,取吡虫啉通过与水混溶成一定浓度的均匀药液于施药容器中备用,然后用现有的滴灌系统对香蕉根部周围进行滴灌施药;待药...
唐文伟李强曾东强付步礼何宁祖刘晓亮
文献传递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杀虫双对斜纹夜蛾毒力最佳配比筛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最佳配比,为其混剂研发及现场桶混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为70:30和60:40即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4:243.00和0.12:324.00时毒效比分别为1.34和1.45,表现出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25.93和151.08。【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与杀虫双按有效成分质量比为0.12:324.00混配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增效作用最明显,为防治斜纹夜蛾的最佳配比。
何宁祖梁育喆黄树生曾东强谭辉华
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杀虫双斜纹夜蛾共毒系数
20%丁氟螨酯悬浮剂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效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明确20%丁氟螨酯悬浮剂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使用技术及安全性,为柑橘全爪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20%丁氟螨酯悬浮剂2500、2000、1500和1000倍液4个浓度处理,与两个常用化学药剂73%炔螨特乳油和240g/L螺螨酯悬浮剂推荐剂量及空白处理进行比较,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7、15、30d调查防治效果,两年重复试验。【结果】20%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处理,药后30d的防效为98.80%~100.00%,显著高于对照药剂73%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和240g/L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且对柑橘安全,对其他非标靶生物无不良影响。【结论】20%丁氟螨酯悬浮剂对柑橘全爪螨有很好的防效,建议在柑橘全爪螨发生高峰前期,田间全爪螨种群密度为5头/叶左右时施药,推荐使用浓度为1500~2000倍液。
李伟群曾东强刘晓亮何宁祖贾道田贤振华
关键词:柑橘全爪螨施药时间施药方法
螺旋粉虱室内种群建立试验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建立螺旋粉虱室内种群,对该虫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粉虱的最嗜寄主是木薯,其次是番石榴;直接法和套网法是较好的接虫方法;25±2℃最适宜其生长繁育。在自然大棚内利用盆栽番石榴苗,采用直接法接虫,可形成螺旋粉虱稳定种群。
刘晓亮唐文伟何宁祖唐良德曾东强
关键词:螺旋粉虱寄主植物
斜纹夜蛾对氟虫双酰胺及其混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性农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发生为害日趋严重,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使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氟虫双酰胺是一种作用机理独特,对斜纹夜蛾效果显...
何宁祖
关键词:斜纹夜蛾氟虫双酰胺抗性测定抗药性
广西不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3种新型杀虫剂的抗性测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测定广西6个蔬菜产区的小菜蛾田间种群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氰氟虫腙等3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为3种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各种群对3种药剂的抗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小菜蛾敏感品系和6个小菜蛾田间种群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氰氟虫腙的敏感性,比较田间种群和敏感品系的LC50,计算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抗性倍数。【结果】小菜蛾荔浦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最敏感,其LC50为0.000735mg/L,抗性倍数为1.32倍,田东种群的敏感性最低,其LC50为0.004230mg/L,抗性倍数达7.61倍;对于氟虫双酰胺,柳江种群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LC50为0.366mg/L,抗性倍数为2.27倍,南宁安吉种群最敏感,其LC50为0.168mg/L,抗性倍数为1.04倍;对于氰氟虫腙,柳江种群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LC50为4.692mg/L,抗性倍数为2.96倍,荔浦种群最敏感,其LC50为1.622mg/L,抗性倍数为1.02倍。【结论】小菜蛾田东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为7.61倍,已达低水平抗性,应给予高度重视。其余地区的小菜蛾种群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均低于5倍,仍处于敏感期,应加强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以延缓小菜蛾抗性的形成与发展。
梁育喆何宁祖谭辉华唐文伟
关键词:小菜蛾氟虫双酰胺氰氟虫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