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垚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电子电信更多>>
-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7例报告
- 目的 探讨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完成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19~63岁,平均38.1岁.手术指...
- 何垚陈湘陈志戴鹏洋卢淼龙文治强方小龙
- 经腹腔经膀胱内途径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
- 陈志李冰晟何垚王朝晖陈湘
- 单孔经脐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切除术1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单孔经脐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2月,经脐入路实施单孔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切除术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21~60岁,平均43.4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腰或腹部疼痛,其中1名患者曾行囊肿穿刺吸引术后复发。结果 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3(85~172)min,平均估计失血量35(20~8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5)d。无严重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仅1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短暂的发热,经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25个月,平均11个月,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对于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单孔经脐入路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评估其技术局限性和相对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 何垚王桂林陈湘陈志
-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肾盂旁囊肿经脐入路
- 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其他类型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09年1月,该院同一术者所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37例。根据病检结果分为非嗜铬细胞瘤组102例与嗜铬细胞瘤组35例。应用t检验、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术后以及随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转开放手术,其余病例均于腹腔镜下成功完成,两组之间中转开放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手术时间(P〉0.05)及术中血压﹑心率剧烈波动例数(P〉0.05)差异无显著性。嗜铬细胞瘤组术中估计失血量较多(P〈0.05)。并发症发生率:嗜铬细胞瘤组8.6%,非嗜铬细胞瘤组7.8%,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嗜铬细胞瘤组术后住院时间(P〈0.01),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1)及术后禁食时间(P〈0.05)较长。随访7~36个月,失访4例,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死于肝转移,1例嗜铬细胞瘤复发,其余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复查B超、CT未见复发。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术者,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其他类型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 何垚陈湘彭阳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嗜铬细胞瘤
- 双倍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 评价双倍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根据患者前列腺按摩液检查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筛选出12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并应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分为单倍剂量组和双倍剂量组,各60例.单倍剂量组和双倍剂量组治疗前NIH-CPSI总分分别为26.91 ±4.08和27.31 ±4.98,疼痛评分分别为10.64 ±2.23和11.47 ±3.00,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6.52±2.24和6.41±2.97,生命质量影响评分分别为9.68±1.81和9.45±1.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剂量组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1片(0.2 mg)+安慰剂(淀粉片)l片,口服,1次/d;双倍剂量组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2片(0.4 mg),口服,1次/d;两组均服药12周,比较治疗前后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命质量影响评分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单倍剂量组失访4例,双倍剂量组失访2例.单倍剂量组和双倍剂量组治疗后的NIH-CPSI总分分别为12.11±3.60和9.90±4.15,疼痛评分分别为3.57±1.67和3.21±2.21,排尿症状评分分别为2.88±1.70和2.21±2.11,生命质量影响评分分别为5.59±2.06和4.50±1.97,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倍剂量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单倍剂量组(P<0.05).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单倍剂量组2例(3.6%),包括头晕1例,头痛1例;双倍剂量组4例(6.9%),包括头晕3例,鼻炎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倍剂量相比,双倍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更好,安全性相当.
- 方小龙陈湘陈志何垚戴鹏洋卢淼龙
- 关键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
- 单孔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的初步体会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单孔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8月,对16例无功能肾患者实施单孔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术中在腋中线第12肋下缘作一约3cm的横行切口,自制气囊扩张后腹膜腔,置入国产单孔多通道套管,使用10mm一体式电子腹腔镜、可弯抓钳、可弯分离钳或传统腹腔镜器械完成操作。结果成功完成15例单孔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手术,手术时间75~140min,平均85min,出血量20~110mL,平均56mL,术后住院时间3~5d,平均4d,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腰部仅留一约3cm大小的手术疤痕。另外1例结核肾患者因肾周严重粘连而改为开放手术。结论单孔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切除术难度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但在熟练掌握传统后腹腔镜肾切除技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病例、适应可弯器械的操作后是安全和可行的。
- 陈志陈湘罗延诚何垚李南南谢超群赖晨
- 关键词:后腹腔途径腹腔镜单孔肾切除术
- 经腹腔微型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辅助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附1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经腹腔微型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联合输尿管镜辅助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3年12月,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患者术前行B超、KU...
- 陈志陈湘杨中青李扬何垚戴鹏洋卢淼龙文治强方小龙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联合术中输尿管镜辅助技术治疗中上段输尿管良性狭窄(附1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联合术中输尿管镜辅助技术治疗中上段良性输尿管狭窄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 13例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8例上段输尿管狭窄、5例中段狭...
- 陈志陈湘唐正严杨中青何垚戴鹏洋卢淼龙文治强方小龙
- 3D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3D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行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的65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重建37例,常规CT检查28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参数、肿瘤位置和围手术期结果。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体重指数(BMI)和肿瘤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重建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失血量明显减少(P <0.05)。结论 3D可视化技术是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前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其能准确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外科医生了解手术区的解剖结构,为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失血量。
- 刘建巩昱辰张波甘宇李冰晟何垚陈志
- 关键词:腹腔镜
- 梗阻性肾病肾组织中磷酸化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 2018年
-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肾组织中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复制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UU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3 d、14 d模型组共3组,收集大鼠肾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新鲜标本行WB,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FA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整合素β_1(CD29)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肾组织pFAK表达量低,3 d模型组肾组织pFAK表达升高,14 d模型组较3 d模型组升高。α-SMA、整合素β_1的表达与pFAK一致。pFAK的表达分别与α-SMA及整合素β_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FAK在大鼠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表达升高,FAK可能在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并可能是作为整合素β_1的下游,通过促进形成肌成纤维细胞而实现。
- 陈志李冰晟何垚王朝晖张波杜勇超刘雨杭陈湘
- 关键词:肾纤维化纤维化整合素Β1黏着斑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