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爱玲

作品数:82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3篇蛋白
  • 11篇细胞
  • 11篇小鼠
  • 10篇转运
  • 9篇RDP
  • 6篇胆碱
  • 6篇血脑
  • 6篇血脑屏障
  • 6篇药物
  • 6篇神经系
  • 6篇神经系统
  • 6篇脑屏障
  • 6篇活性
  • 6篇靶向
  • 6篇斑马
  • 6篇穿膜肽
  • 5篇学习记忆
  • 5篇配合物
  • 5篇转导
  • 5篇线粒体

机构

  • 62篇西南大学
  • 27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西藏大学
  • 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通辽市科尔沁...

作者

  • 82篇付爱玲
  • 16篇付琛
  • 15篇孙曼霁
  • 10篇赵宝全
  • 8篇李晓荣
  • 8篇李前
  • 8篇徐兴然
  • 5篇王逸麟
  • 5篇周如梅
  • 5篇张恩齐
  • 4篇陈亨宇
  • 3篇项松涛
  • 3篇董朝辉
  • 3篇王淑豪
  • 3篇蒲韵竹
  • 3篇智庆文
  • 3篇陈利刚
  • 3篇吴静
  • 2篇李春杰
  • 2篇王建

传媒

  • 10篇中国药理学通...
  • 8篇中国药理通讯
  • 5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生命的化学
  • 3篇药学学报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国际药学研究...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药学进展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国外医学(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侵入性基因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非侵入性地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至脑内,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应用适宜的转运载体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使用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已成功进行非侵入性基因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实验性运动神经疾病、脑部肿瘤和帕金森病等。随着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的研究和新型载体的开发,应用非侵入性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将会更为广泛。
付爱玲周如梅赵宝全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纹状体内单侧注射6-羟多巴制备小鼠帕金森病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探讨小鼠纹状体内注射6-OHDA制作PD模型可行性。方法将6-OHDA注射入小鼠单侧纹状体内,使用阿朴吗啡和安非他命诱发的动物单侧旋转进行行为学检测,同位素法检测皮层、左右纹状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活性。结果与结论小鼠纹状体内注射6-OHDA后,可成功制作急性PD模型,成功率为95%,模型持续时间大约4周。
付爱玲王逸麟
关键词: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
外源线粒体抑制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的生长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肿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使肿瘤细胞在其缺氧和酸性的微环境中存活并增殖。然而,正常线粒体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将从安乐死(颈椎快速脱臼处死)后的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线粒体静脉注射到荷黑色素瘤小鼠体内(本动物实验经西南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结果证明外源线粒体可极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别是青年小鼠肝脏中分离的线粒体比老年小鼠中分离的线粒体更具抗黑色素瘤效能,肿瘤平均体积从13.5 cm^3显著降到3.4 cm^3,并且肿瘤平均质量从0.63 g显著降到0.22 g。其抑瘤的机制可能与外源线粒体在黑色素瘤细胞内,诱导线粒体自噬和细胞坏死有关。由于线粒体治疗(mitotherapy)可促进体细胞存活并已应用于临床,因此本研究证明的正常外源线粒体的抗肿瘤作用,有望将外源线粒体治疗作为一种抗肿瘤的治疗方法,还能使人们更深入理解外源线粒体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前景。
王庆华王庆华付琛李晓荣付爱玲
关键词:线粒体黑色素瘤自噬坏死
邻菲啰啉及其衍生物的非金属有机配合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邻菲啰啉及其衍生物的非金属有机配合物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该盐结构如通式I所示,该盐以磷、硅、氢等非金属离子为核心,以邻菲啰啉或其衍生物为配位结构,其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质,不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付爱玲付琛赵梓圳
文献传递
一种半质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质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质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杂烷基有机化合物或杂环有机化合物在铵盐的作用下反应,制备生成含有半质子型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的合...
付爱玲赵梓圳付琛
穿膜肽RDP引导DNA的靶脑转运及跨膜机制研究
<正>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所产生的阻碍诊断剂和治疗剂入脑的作用,为研究者们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一大障碍。为此,研究者们探索了所有可能的方法去跨越这层天然屏障。过去几年,开颅手术...
张恩齐付爱玲
文献传递
靶向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的核酸转运被引量:2
2016年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遗传性突变和缺陷是多种线粒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根本原因。靶向线粒体递送核酸,可从根本上纠正mtDNA突变、挽救mtDNA损伤、阻断疾病进程。哺乳细胞内线粒体的核酸转运途径与细胞核的基因转染大不相同。该文综述了向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递送DNA和RNA(tRNA、rRNA、mRNA和反义RNA)的有效策略,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一阐述。
付爱玲
双花黄栀露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根据方剂的组方原则,对可作为食品保健品的中草药进行组方,制备出"双花黄栀露",实验验证其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的炎症模型,检测该制剂的抗炎作用;测定足肿胀大鼠血清炎症因子PGE2和炎症组织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研究该制剂的抗炎机制。结果双花黄栀露能够有效抑制大鼠的足肿胀率,减少炎性介质PGE2的生成,抑制炎性部位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双花黄栀露具有抗炎作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罗音久张法仁曾忠良付爱玲
关键词:抗炎机制
大分子药物的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几种脑靶向给药载体,如胰岛素受体单抗、转铁蛋白受体单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单抗、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的合成肽Angiopep-2、膜穿透肽以及来源于病毒衣壳糖蛋白中的肽段在外源性大分子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的脑靶向给药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许多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活性物质因其分子质量较大,脂溶性不佳而难以穿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血脑屏障中存在多种分子的受体,若以这些受体的抗体或配体为载体,则有可能实现外源性蛋白质的脑靶向转运。
王逸麟付爱玲
关键词: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
左甲状腺素对淀粉样β蛋白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对淀粉样β蛋白(Aβ)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海马内注射1.0μL的Aβ1-4210mmol·L-1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一次性ip左甲状腺素(T4)5mg·kg-1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分别采用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碱性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小鼠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乙酰胆碱(AC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AD模型组比较,T4治疗组小鼠在第3次到第6次训练中,在水迷宫中找到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105±9)vs(64±18)s;(90±11)vs(44±14)s;(71±14)vs(28±12)s;(65±11)vs(23±12)s〕;ChAT活性升高〔(21.9±6.7)vs(43.9±9.4)μmo.lg-1蛋白〕;SOD活性增高〔(2.40±0.12)vs(3.52±0.24)MU.g-1蛋白〕;ACh含量上升〔(4.74±0.60)vs(7.46±0.91)g.g-1蛋白〕;MDA减少〔(1.37±0.06)vs(0.74±0.09)μmol.g-1蛋白〕。结论T4可明显改善Aβ1-42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关。
付爱玲赵宝全邹呈雨陈向
关键词:甲状腺素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Β蛋白记忆障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