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江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生长板
  • 2篇生长板软骨
  • 2篇生长板软骨细...
  • 2篇骨细胞
  • 2篇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因子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期
  • 1篇融合术
  • 1篇他汀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 1篇缺锌
  • 1篇中西医治疗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茂伟
  • 4篇于江
  • 3篇初立伟
  • 2篇王铜浩
  • 2篇李亚伦
  • 1篇梁单
  • 1篇郭宝磊
  • 1篇屠冠军
  • 1篇郑洪新
  • 1篇曹军军
  • 1篇王岩峰
  • 1篇朱悦
  • 1篇黄涛

传媒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缺锌对增殖期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锌缺乏对增殖期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RGC)凋亡的影响,为阐明锌对骨骼生长发育影响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RGC,用0,5,10及20μmol/L的锌螯合剂N-N-N′-N′-4(2-吡啶甲基)乙二胺(TPEN)分别处理细胞12h。采用流式双染试剂盒研究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以5μmol/LTPEN作用6,12,24h,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中凋亡诱导因子(AIF)的定位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TPEN浓度的增高,RGC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加,各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大,AIF的表达水平也逐渐升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TPEN作用6h后,AIF已从线粒体迁出,12h及24h后,大部分AIF已从线粒体迁至细胞核。结论锌缺乏可以诱导RGC细胞凋亡,在凋亡的过程中AIF发挥着关键作用。
初立伟杨茂伟于江王铜浩李亚伦
关键词:生长板软骨细胞凋亡凋亡诱导因子
锌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ZnT-7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研究锌对大鼠生长板软骨细胞锌转移体-7(ZnT-7)表达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原代培养Wistar大鼠肋生长板软骨细胞,不同浓度的锌螯合剂TPEN分别处理培养生长板软骨细胞12h。免疫组化检测生长板软骨细胞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免疫荧光技术对ZnT-7进行定位研究,实时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ZnT-7表达。结果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阳性。ZnT-7在生长板软骨细胞中定位于高尔基体上;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5μmol/L(TPEN)组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增高,而10μmol/L、20μmol/L组与对照组相比逐渐降低。结论ZnT-7定位于高尔基体上,同时在缺锌的条件下其对锌离子稳定有一定的代偿作用。
初立伟杨茂伟于江王铜浩李亚伦
关键词:生长板软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的系列研究
杨茂伟郑洪新屠冠军于永铎王岩峰王权杨金秋朱悦黄涛初立伟于江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了日益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预防和治疗尚有困难。骨的代谢是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过程,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活动不断进...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氟伐他汀纳米钙补肾中药
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比较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所有比较Lisfranc损伤关节融合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和临床对照实验(CCT),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篇RCT文献和3篇CCT文献进行meta分析。6项研究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低于关节融合术(RR=0.53,95%CI0.34~0.83,P=0.005);2种术式在需再次手术及再次手术矫形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1.16,95%CI0.57~2.37,P=0.68;RR=2.30,95%CI0.73~7.22,P=0.16);关节融合术在内固定物取出方面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RR=6.07,95%CI3.01~12.23,P<0.00001)。治疗效果评分因不同研究采用的评分系统不同,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于关节融合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在再次手术和再次手术矫形方面并无差异。在内固定物取出方面,关节融合术要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杨茂伟梁单郭宝磊曹军军于江
关键词: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融合术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