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晨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诱导
  • 1篇性细胞
  • 1篇炎性
  • 1篇炎性介质
  • 1篇抑制剂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损伤
  • 1篇制剂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细胞死亡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体外实验研究

机构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5篇于晨
  • 3篇孙天胜
  • 2篇刘钢
  • 2篇刘佳
  • 1篇侯晓峰
  • 1篇宋耀宗
  • 1篇刘刚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1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综合治疗后的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总生存率,分析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
于晨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病理类型
和厚朴酚抑制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作用及和厚朴酚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空白对照组(control)、线粒体可溶蛋白组(MDP)、和厚朴酚干预组(HNK)。ELISA检测不同浓度线粒体可溶蛋白(MSP)刺激不同时间的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RT-PCR半定量法测定各组转录因子Klf4的表达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结果:1.ELISA:MSP(10μg/ml,100μg/ml)处理7h时,IL-6和TNF-α含量与control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100μg/ml MSP处理1、3、5、7h时,IL-6和TNF-α表达与control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7h时HNK组含量明显低于MDP组(P<0.05)。2.RT-PCR结果显示MDP组KLP4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HNK组(P<0.05)。3.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空白组胶质细胞形态呈静息状态;MDP组小胶质细胞的胞体变圆或者椭圆,突起消失,呈"阿米巴"状;HNK组活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线粒体可溶蛋白可以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白细胞介素IL-6和TNF-α的释放,和厚朴酚能够有效地抑制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Klf4的表达发挥作用。
刘钢侯晓峰于晨刘佳孙天胜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厚朴酚
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后大鼠肺脏炎性介质与SP-A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后对肺脏表面活性蛋白A(SP-A)与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08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股骨干骨折组(32只)、脑损伤组(32只)、股骨干骨折合并脑损伤组(32只)。各组分别于1、6、12、24 h取材,取材部位为右肺下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P-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水平。结果 6 h时骨折组、脑损伤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SP-A水平均升高,24 h时骨折合并脑损伤组SP-A降至对照组以下(P<0.05)。创伤后肺脏TNF-α、IL-6、IL-10均升高,骨折组、脑损伤组、骨折合并脑损伤组TNF-α、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折合并脑损伤组最高,与骨折组、脑损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肺脏组织炎性介质及SP-A水平发生变化,与创伤程度密切相关。较轻的创伤会出现炎性介质升高,SP-A代偿性升高,严重创伤时SP-A失代偿性下降。
刘钢宋耀宗于晨刘佳孙天胜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脑损伤炎性介质表面活性蛋白A
Necrostatin-1对大鼠脊髓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Necroptosis(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rostatin-1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1.选择90只雌性SD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Sham组(假手术组,n=21);SCI组(脊髓损...
于晨
关键词:脊髓损伤程序性坏死
文献传递
脊髓损伤中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脊髓损伤( SCI)是一种可逆性差、致残比率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其治疗也一直是医学界的难点问题。脊髓损伤后伴随的运动功能障碍归因于直接的外力损伤以及随后的病理生理学损伤机制,即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这些机制参与SCI前期的广泛出血和神经细胞的死亡丢失等。原发性损伤是外力作用于脊髓造成的不可逆损伤,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继发性损伤是由原发性损伤引起的复杂的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是一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主动调节过程,属可控性损伤,故目前对于脊髓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继发性损伤方面[1]。而在脊髓继发性损伤后以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神经细胞死亡并非源于脊髓直接损伤,而目前认为至少有三种细胞死亡方式参与了神经组织损伤:细胞凋亡、自噬性细胞死亡和细胞坏死三种类型[2]。关于脊髓损伤后的的细胞凋亡研究较多、也较透彻,细胞坏死则被认为是无序不受调控的被动细胞死亡,而有关脊髓损伤后细胞自噬的研究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自噬作为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基本生命现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自噬的两面性与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伤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自噬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及自噬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于晨刘刚刘佳孙天胜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自噬脊髓继发性损伤神经细胞死亡原发性损伤自噬性细胞死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