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德英

作品数:16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主题

  • 7篇翻译
  • 5篇文化
  • 4篇语言
  • 4篇归化
  • 3篇对话互动
  • 3篇译本
  • 3篇异化
  • 3篇互动
  • 2篇性别歧视
  • 2篇译论
  • 2篇语言层面
  • 2篇苔丝
  • 2篇歧视
  • 2篇文化层面
  • 2篇化境
  • 2篇《苔丝》
  • 1篇形式主义
  • 1篇研究范式
  • 1篇眼睛
  • 1篇译本比较

机构

  • 11篇鲁东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2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6篇于德英
  • 4篇崔新广
  • 1篇王东海

传媒

  • 2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中国翻译
  • 1篇外语教学
  • 1篇辞书研究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语研究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高校文科应用型人才语言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以鲁东大学国家级“语言文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多侧重于应用型,体现产业需求、职业需求导向,实验室平台相应要转变运作机制,及时跟进。本文以鲁东大学国家级"语言文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以职业语言能力培养为解剖对象,探讨文科应用型人才"产业导向,实验支撑"的培养思路,以及"产业需求+实验平台+职业语言微技能(群)"的具体操作模式。
王东海于德英
关键词:语言能力
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本文以多元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俄国形式主义为着眼点,对多元系统论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梳理分析,探究了多元系统论三个方面的局限性:(1)强调系统运作的超然客观性,因而存在译者主体性缺场的问题;(2)深陷陌生化诗学的窠臼,因而暗含心理主义主观性的因素;(3)过于强调系统的自律性,因而对社会文化因素关注不足。
于德英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俄国形式主义
《苔丝》两个中译本的异化与归化分析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译界名著复译蓬勃发展.在不同译本间、从宏观与微观上进行系统全面的比较与分析,将对中国的文学翻译批评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旨在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分析比较《德伯家的苔丝》两个中译本(张谷若译本与孙法理译本),...
于德英
关键词:译本比较异化归化句法层面
文献传递
中西译论比较:在异同间寻求文化对话互动的空间——兼论勒菲弗尔的“中西翻译思想”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中,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相互交织、紧密结合。中西翻译理论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迫切需要以对方为参照,重新认识和评估翻译中的重大问题和核心观念。目前中西译论比较在中国和西方都处于初始阶段。国内的研...
于德英
关键词:和而不同对话互动
翻译的性别化隐喻:哲学的阐释与解构被引量:4
2007年
西方翻译史中存在大量关于翻译的性别化隐喻,可将其归类为原作与译作的性别化隐喻、作者与译者的性别化隐喻、翻译过程的性别暴力隐喻、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性别化隐喻。揭开翻译性别化隐喻的面纱,性别歧视、权力暴力的文化价值观念昭然若揭。西方哲学对二元对立等级模式和同一性的痴迷是这一现象的文化哲学根源。解构主义思潮的差异观对超越翻译的性别化隐喻作了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乌托邦性。
于德英崔新广
关键词:性别歧视同一性解构乌托邦
“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锺书“化境”论的再阐释
本论文选题属于翻译思想史中的翻译家翻译思想研究。翻译家研究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趣在于以人为本,通过历时性的古今融合和共时性的中外参照,探索翻译思想的演变,促进翻译理论的现代阐发,从而为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和人文研...
于德英
关键词:文学翻译哲学阐释学中西译论
语言·阐释:张柏然辩证圆览的翻译美学思想探究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当下译学研究相对割裂和学科边界模糊的问题,本文采用历史化的阐释路径,参照中西译学传统和趋势,重释翻译理论家和词典编纂家张柏然的语言观,阐发其翻译美学思想。张柏然的语言观呈现出语言的工具性和"人化"性、语言和文化历史的辩证圆览特征。基于这一辩证圆览的语言观,其翻译美学思想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翻译学科思想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二是其翻译观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将翻译活动的参与者、文本和世界等多维要素在跨文化对话中融为一体。
于德英
关键词:语言观翻译美学
翻译中汉语四字结构的异化与归化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异化与归化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考察译文在源语文化、源语语文规范与目的语文化、目的语语文规范的翻译取向 ,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崭新视角。本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 ,分析探讨了在翻译中如何把握汉语四字结构运用的度 ,提出在语言层面上四字结构归化的度可稍大一些 。
于德英
关键词:异化归化语言层面文化层面翻译
浅谈《诗经》情爱诗的民俗文化观和情爱民俗
2007年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文从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其中情爱诗的民俗文化观和民俗问题。
崔新广于德英
关键词:情爱诗文化观民俗
翻译之喻的历史化:钱锺书的“人化”译文观被引量:6
2019年
钱锺书所称引的“投胎转世”、“灵魂转生”的翻译之喻是其翻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翻译之喻置于钱锺书诗学思想、中国“人化”文评和译论传统的历史化语境,可以发现钱锺书的译文观具有浓厚的“人化”色彩,即将译文视为相对独立的生命体。译文的生命观既是中国“人化”文评、译论传统的承继,又蕴含着超越传统的当代翻译思想。译文作为有生命力的个体打破了传统文论、译论中形式与内容的分割,消解了传统翻译观中原文与译文的二元对立,突破了传统译论重语言层面、轻社会文化的局限性。
于德英
关键词:历史化译论化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