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海同

作品数:397 被引量:2,149H指数:21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3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36篇会议论文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6篇医药卫生
  • 34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8篇缺血
  • 67篇脑缺血
  • 44篇血性
  • 42篇再灌注
  • 42篇灌注
  • 40篇养阴
  • 40篇注射
  • 39篇细胞
  • 37篇中医
  • 36篇缺血再灌注
  • 35篇中药
  • 35篇脑缺血再灌注
  • 33篇再灌注损伤
  • 30篇配伍
  • 30篇教学
  • 28篇丹红
  • 28篇红花
  • 26篇脑缺血再灌注...
  • 25篇中风
  • 22篇血管

机构

  • 355篇浙江中医药大...
  • 25篇浙江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医学...
  • 1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4篇浙江中医学院
  • 8篇山东步长制药...
  • 7篇陕西中医药大...
  • 6篇山东步长制药...
  • 5篇浙江省新华医...
  • 5篇浙江省中医院
  • 5篇南昌大学第一...
  • 5篇浙江省疾病预...
  • 4篇浙江万里学院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杭州北斗生物...
  • 2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南京中医学院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94篇万海同
  • 125篇张宇燕
  • 118篇何昱
  • 115篇周惠芬
  • 48篇虞立
  • 38篇韩进
  • 35篇郭莹
  • 33篇余勤
  • 32篇朱振洪
  • 31篇葛立军
  • 29篇王玉
  • 27篇刘文洪
  • 25篇李金辉
  • 24篇万浩芳
  • 22篇赵伟春
  • 16篇别晓东
  • 14篇金伟锋
  • 13篇杨进
  • 12篇潘远江
  • 11篇丁志山

传媒

  • 2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3篇中草药
  • 2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0篇中国中医急症
  • 16篇中华中医药学...
  • 16篇中国科教创新...
  • 11篇中医杂志
  • 9篇浙江中医药大...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8篇中成药
  • 8篇新中医
  • 8篇世界中西医结...
  • 7篇中国中医基础...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浙江中医杂志
  • 4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年份

  • 12篇2023
  • 18篇2022
  • 13篇2021
  • 23篇2020
  • 24篇2019
  • 32篇2018
  • 26篇2017
  • 20篇2016
  • 22篇2015
  • 26篇2014
  • 25篇2013
  • 26篇2012
  • 17篇2011
  • 39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1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3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防治外感热病的颗粒药物的智能化混合装置以及混合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外感热病的颗粒药物的智能化混合装置以及混合工艺,包括混合底座、多个混合罐,所述混合底座呈圆盘状,所述多个混合罐沿着混合底座的边沿分布半圈以内,所述混合底座的一侧设置有智能物料传送结构,智能物料传送...
陈京万海同易秀秀周蕙芬杜海霞蒋飘艺
一种利用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葛根素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葛根素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葛根粉末加入天然低共熔溶剂水溶液中,于20‑75℃、200W下超声提取15‑75min,离心,取上清液,即得含有葛根素的葛根提取物;所...
李畅万海同万浩芳黄雁
文献传递
高等中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课程结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理论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方案。并根据工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中医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材培养模式提出有益的探索。
朱振洪马重阳余勤万海同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整合实践教学
基于滨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化工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对我国独立学院办学现状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以生化工程课程为例,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如何围绕滨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郭莹马重阳万海同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生化工程教学模式
益气通络解毒胶囊抗脑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观察了益气通络解毒胶囊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通络解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观察对大鼠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脑梗死体积,缺血侧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NO含量和NOS活力,Bcl-2和Bax蛋白表达,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以及缺血侧脑组织IL-1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气通络解毒胶囊可显著地减轻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显著地缩小大鼠MCAO后脑组织梗死体积,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显著地提高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NO含量和NOS活力,减轻自由基对脑的损伤;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含量以及缺血侧脑组织IL-1βmRNA表达水平。益气通络解毒胶囊具有明显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张宇燕万海同来丽丽杨洁红陈伟燕周惠芬朱振洪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脑缺血再灌注
补阳还五汤方中红花黄芪配伍总黄酮的制备工艺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红花黄芪配伍总黄酮制备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的含量,对补阳还五汤中红花黄芪配伍总黄酮类的提取工艺进行系统研究,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料液比和浸提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部位进行精制纯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16倍量水,60℃,提取3次,每次2 h。AB-8树脂纯化后,黄酮纯度达78.26%,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10.07%。结论:该工艺简便,合理,对红花黄芪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较好。
李鹏张宇燕李金辉邢攀科万海同杨洁红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总黄酮
一种利用低共熔溶剂制备丹参提取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共熔溶剂制备丹参提取物的方法,将丹参粉末加入低共熔溶剂水溶液中,于25‑75℃、50‑200W下超声提取15‑60min,离心,取上清液,即为丹参提取物;所述低共熔溶剂水溶液中低共熔溶剂由氢键供体与...
李畅何新平石文钦虞立万海同
文献传递
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特点,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用、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学生满意度、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提高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探讨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韩进张宇燕万海同
关键词:酶工程教学模式
鲍曼不动杆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联合调节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非发酵致病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且已经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和暴发流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有研究表明,细菌Ⅵ型分泌系统与细菌的致病性相关。本文综述了鲍曼不动杆菌Ⅵ型分泌系统及主要功能蛋白(溶血素-联合调节蛋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基础。
程彤彤万海同余道军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体外血脑屏障的构建及川芎嗪与葛根素合用对P-gp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葛根素合用对糖氧剥夺诱导的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通透性增高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葛根素组、葛根素...
李金辉朱振洪葛立军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
关键词:血脑屏障川芎嗪葛根素P-糖蛋白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