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喜霞

作品数:42 被引量:13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语言文字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汉语
  • 8篇常用词
  • 7篇用词
  • 7篇词语
  • 4篇词义
  • 3篇语言
  • 3篇同义
  • 3篇古今
  • 3篇词汇
  • 3篇词汇史
  • 2篇训诂
  • 2篇用法
  • 2篇语词
  • 2篇语料
  • 2篇正字
  • 2篇中古
  • 2篇中古汉语
  • 2篇数据库
  • 2篇双音
  • 2篇助词

机构

  • 25篇河南大学
  • 13篇洛阳师范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2篇丁喜霞

传媒

  • 8篇洛阳师范学院...
  • 4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语言研究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2篇古汉语研究
  • 2篇语言教学与研...
  • 2篇中国语文
  • 2篇古籍整理研究...
  • 2篇励耘语言学刊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辞书研究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文字研究
  • 1篇民俗典籍文字...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被引量:14
2013年
以概念场为背景,把汉语不同历史时期的常用词各自分解为义位,置于不同的概念域中,全面考察其中的常用词成员及其分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就可以对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做出比较清晰的描写和比较深入的解释。概念域中常用词成员的演变及其分布的演变,具有相互依存的共变关系,是常用词演变研究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内容。而现有常用词演变研究,多偏重于考察显性的常用词成员的衍生和新旧替换,对隐性的常用词分布的演变缺少关注。因此,探讨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不仅要关注常用词成员的演变,更要关注常用词分布的演变。常用词的演变模式主要有常用词成员的衍生、更替、消减、存续,以及常用词分布的扩张、萎缩、置换。现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格局,是其所处概念域中主要成员及其覆盖域历经多次重新分配和调整的结果。
丁喜霞
关键词:汉语常用词概念域
“知道”的来源和成词途径
2024年
动词“知道”产生于唐代后期,是在“道”由“言说”义引申出“知晓”义后,通过并列构词法将同表“知晓”义的“知”和“道”复合而成的。“知道”的成词是同义并列构词法的结果,而非源于动宾短语的词汇化。“知道”的成词途径是“知_(动)+道_(动)(言说→知晓)→知道动”,成词动因有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和并列构词法发展的促动作用,根本原因是语用和韵律的需求。讨论“知道”是源于词汇化还是来自构词法,有助于厘清汉语双音词来源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完善词汇化理论、促进汉语词汇史研究和历史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丁喜霞张凯潞
关键词:常用词汉语词汇史
关于《训世评话》中的“非汉语用法”被引量:4
2018年
15世纪的朝鲜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语料,但其语言成分比较复杂,既反映了明代前期汉语北方话口语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可能受编者母语影响或元白话影响而产生的非汉语成分,还有一些南方方言成分和文言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入考察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认真鉴别,既要避免误将非汉语成分当作当时汉语的特点,也要避免误将汉语固有的用法当作"非汉语用法",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训世评话》白话中"妖怪""感动""谢拜""晨早"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同时期或较早的汉语文献中已有使用,"妖怪"和"晨早"在现代汉语南方方言中仍有使用,不宜将其视为"非汉语用法"。
丁喜霞
关键词:《训世评话》语言成分
“死亡”非偏义复词说被引量:9
2003年
“亡”在先秦已由本义“逃亡”引申出“死”义,“死亡”不是在“亡”的“逃亡”义脱落后形成的偏义复词,而是在“亡”引申出“死”义之后与“死”同义并联形成的并列复合词。
丁喜霞
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被引量:11
2013年
"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提出这一命题的前提以及"常用词"的界定却值得进一步讨论。目前常用词演变研究主要着眼于现代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探讨其产生、发展及其对历史上的同义形式的替换,常用词分布的演变以及双音常用词的演变研究有待深入。
丁喜霞
关键词:常用词命题
试论《古今正字》的价值
2013年
《古今正字》是初唐时张戬所著的一部《说文》系的字书,因其早佚,故少有人着意。兹据相关史籍与此书的佚文,对其在文字学、词汇学和辞书学等方面的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丁喜霞王方
关键词:文字学词汇学辞书学
“汉英夹杂”与汉民族文化心理被引量:5
2003年
“汉英夹杂”这种语言现象的大量出现 ,客观上是由于不同民族的频繁接触和文化交流为之提供了必要的语言环境 ,更重要的原因却是 ,汉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在新时期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有所改变 ,趋新求异和洋化的心态得以释放所至。但是 ,汉民族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用夏变夷”的文化心理对其强大的规约作用也不可忽视。
丁喜霞
关键词:文化心理民族规约
“一整个X住”构式探析
2023年
新兴网络流行语构式“一整个X住”由常项“一整个”“住”和变项“X”组成,构式义为说话人对某事某物的高程度量主观评价。“一整个X住”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起到增强语气和突出重点等作用。语言的类推机制、网友的求异心理和网络上的高频使用是其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张秋艳丁喜霞
关键词:主观评价
略论《古今正字》的文字学研究价值
2014年
《古今正字》是初唐时张戬所著的一部《说文》系的字书,因其早佚,故少有人着意。兹据此书的佚文,对其在《说文》学、俗文字学、字体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丁喜霞王方
关键词:《说文》学
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常用词演变研究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基本上都限于常用单音词的历时更替性研究.双音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核心与关键,其中有许多属于常用词.如果对常用词的研究只集中于单音词的替换...
丁喜霞
关键词:中古汉语汉语词汇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