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世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X线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骨折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磁共振
  • 2篇血管
  • 2篇眼眶
  • 2篇眼外伤
  • 2篇医院整体
  • 2篇细胞
  • 2篇螺旋CT
  • 2篇眶壁
  • 2篇眶壁骨折
  • 2篇减影
  • 2篇放射科
  • 2篇服务水平
  • 2篇爆裂性眶壁骨...
  • 2篇CT

机构

  • 15篇沈阳市第四人...
  • 5篇沈阳市第六人...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 1篇沈阳市红十字...
  • 1篇沈阳市苏家屯...

作者

  • 21篇丁世斌
  • 7篇黄立新
  • 3篇朱越
  • 2篇赵旭波
  • 2篇李家栋
  • 2篇杨本强
  • 2篇王丽杰
  • 2篇马红丽
  • 2篇孟繁晨
  • 2篇段阳
  • 2篇王晓峰
  • 2篇赖树盛
  • 1篇安奇
  • 1篇应晨江
  • 1篇刘学
  • 1篇王岩
  • 1篇刘文源
  • 1篇宋彦华
  • 1篇闫玉光
  • 1篇张明香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七届全国临...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心理干预与临床疗效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心理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将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95例抗病毒治疗AIDS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分别100例和95例,使用SCL-90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实施为期24个月的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对完成本研究的195例AIDS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CL-90量表各因子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SCL-90量表中的抑郁、焦虑、强迫、敌对性、阳性总分因子分数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24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某些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效果越好。
王静波丁世斌颜迎春李佰君马亚楠张明香
关键词:心理干预HAARTSCL-90量表免疫功能
GPER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激活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促增殖作用,探讨其在心血管和肿瘤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检测GPER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采用GPER特异性激动剂G1(10nM)和阻断剂G15(1μM)以及ERK信号阻断剂PD98059(1μM)干预血管内皮细胞,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试剂盒、Hanging Cell Culture Inserts小室测定G1对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迁移的作用。结果 GPER在牛主动脉内皮细胞中有所表达,GPER的激活对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在G15和PD98059作用下这种促增殖作用消失(P<0.05)。结论 GPER通过ERK1/2信号通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
金鑫左学志田翀丁世斌范瑛应晨江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血管内皮细胞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多层CT、MRI诊断在临床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运用多层CT、低场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分析,为临床手术提供最大的帮助。方法对3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CT、MRI及动态增强检查。对病变进行三维重建。结果CT及MRI均可反映肿瘤的良性特征,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对大多数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作出定性诊断。两种方法均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随着多层的三维应用,CT对肿瘤与眶壁的关系诊断准确,MRI可明确肿瘤与视神经的关系。增强扫描均可反映血管瘤病理特性。结论CT及MRI对本病的定位诊断均有重要作用,强化特点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作用。为临床术前提供准确诊断,为手术提供三维模拟路径。
周军丁世斌印万庆李丹
关键词:眼眶海绵状血管瘤CTMRI
分析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减影图像的一致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不同年限读片经验)对转移病灶数目和解读时间的差异,评价其一致性。结果对于3DCE HR MRSI,阅片者A、B和C的准确率分别为96.86%(185/191)、91.62%(175/191)和98.95%(189/191),每例的平均解读时间分别为(46.00±6.34)s、(33.80±6.78)s和(32.70±5.7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阅片者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83~0.891)。结论不同阅片者解读3D HR CE MRSI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段阳马红丽丁世斌孟繁晨赖树盛杨本强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转移减影技术
HRCT诊断眼眶底壁骨折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CT(HRCT)诊断眼眶底壁骨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0 5例眼钝力伤患者进行横断+冠状高分辨力CT扫描 ,进行图像对比分析。结论 :10 5例患者中 41例有眼眶底壁骨折 ,其中眶内下壁骨折 15例 ,眶下沟骨折 16例 ,眶底前缘骨折 10例。合并眶内容物疝出 2 5例 ,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 4例 ,眶下神经管或眶下孔骨折 5例 ,鼻泪管骨折 2例。结论 :HRCT冠状扫描显示眼眶底壁骨折优于横断扫描。眼眶底壁骨折HRCT诊断除应仔细观察骨折类型以外 ,还应充分估计眶下神经、窦口—鼻道复合体及鼻泪管的损伤情况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提供有利依据。
黄立新丁世斌
关键词:HRCT
眼异物螺旋CT空间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眼内异物螺旋CT空间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水平扫描115例眼异物伤病人,同时行X线检查,其中男92例,女23例,年龄6~65岁,平均32岁。受伤原因:工业伤51例,农业伤15例,生活意外伤49例。检出异物83例并应用多角度多断面二次重建测量确定异物的空间位置,与手术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115例病人中发现异物83例,其中金属异物81例,非金属异物2例,球内异物78例,球外异物5例。眼球破裂25例,眶骨骨折11例。经CT精确定位球内异物全部取出,球外异物取出1例。螺旋CT眼内异物的检出率及空间定位准确率高于X线。结论:螺旋CT具有大范围采集、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等功能,使眼内异物的检出及空间定位更准确,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立新丁世斌王晓峰
关键词:眼异物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HRCT对眼眶骨折的综合评估被引量:5
2004年
丁世斌何巨兰赵旭波
关键词:眼眶骨折X线计算机
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认识概况被引量:8
2013年
近年来随着NAFLD发病率的增高,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中医学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安逸少动,情志失调为主要病因,肝失疏泄,脾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浊、瘀血是主要病理因素,但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影响了对疗效的评价,现就祖国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作一概述。
王岩卢秉久丁世斌闫玉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病因病机
加快放射科检查速度,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放射科作为临床影像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综合医院的整体服务环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辐射,加快检查速度,备受医生、患者和放射科同行的关注。近两年来我们科室承担了沈阳市临床质控中心的任务,在...
丁世斌
关键词:放射科影像科室
文献传递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CT表现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及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43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及CT表现。结果:143例行MRI扫描,检出椎体炎32例,表现为椎体内大片状异常信号影24例,8例椎体边缘小斑片影;椎间盘炎及终板炎10例;2例骶髂关节面异常信号;23例合并有椎旁受累。219例行CT检查,其中椎体破坏11例,表现为椎体周缘小破坏灶、边角缺如、大片状缺损等,病灶周边增生硬化;椎间盘炎伴膨出8例;合并椎小关节面增生硬化4例,骶髂关节炎1例。3累及单个椎体5例(11.6%),2个及2个以上椎体受累30例(69.8%);腰椎病变32例,以L_4、L_5椎体发病率最高(53.1%)。结论:布氏杆菌感染致脊柱炎有较为特征的CT及MRI表现,对于侵及椎体的早期病变,MRI检出率优于CT。
张鹏杨军妍丁世斌宋继业
关键词:脊柱炎磁共振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