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继新

作品数:55 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储层
  • 10篇地质
  • 9篇油砂
  • 9篇测井
  • 8篇岩心
  • 8篇油田
  • 6篇油藏
  • 6篇SAGD
  • 5篇非均质
  • 5篇粗化
  • 4篇地质建模
  • 4篇盐岩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4篇区块
  • 4篇取心
  • 4篇加拿大油砂
  • 3篇遗迹化石
  • 3篇双水平

机构

  • 4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长江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国石油国际...

作者

  • 55篇黄继新
  • 18篇刘尚奇
  • 15篇刘洋
  • 11篇韩彬
  • 9篇张克鑫
  • 9篇徐芳
  • 8篇郭松伟
  • 8篇彭仕宓
  • 6篇齐梅
  • 6篇陈浩
  • 6篇武军昌
  • 5篇穆龙新
  • 4篇陈和平
  • 4篇黄文松
  • 4篇尹艳树
  • 4篇唐明明
  • 3篇陈和平
  • 3篇王玉生
  • 3篇李星民
  • 3篇余一欣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海相油气地质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9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萨巴斯卡油砂下白垩统McMurray组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综合钻井、岩心照片、露头和测井曲线,基于前人关于区域地质研究成果,重点研究了加拿大阿萨巴斯卡油砂下白垩统McMurray组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油砂储层内发育以砂岩为主的9种岩石相;目的层下、中、上3段地层的发育体现了由河流相过渡到三角洲平原亚相再到河口湾相的完整海侵沉积序列。地层纵向上,中、下部层序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东部。河流汇入盆地后沿盆地长轴南北向发育,成为区块北部的长物源;上部层序受西北方向北海海侵影响,自南向北发育河流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河口湾相沉积。在分析储层沉积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阿萨巴斯卡油砂下白垩统McMurray组不同层段的沉积模式。研究成果既能为油砂储层的井位部署提供合理的地质依据,也能为沉积环境类似的油气聚集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陈浩黄继新刘尚奇武军昌孙天建
关键词:加拿大油砂下白垩统
夹层影响下垂向渗透率粗化等效计算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层影响下垂向渗透率粗化等效计算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含:根据夹层地质数据建立反应夹层空间分布的地质网格模型;根据所述地质网格模型获得粗化网格及其对应的细网格数目,通过连通体计算方法追踪获得所述粗化网格内...
黄继新穆龙新尹艳树刘尚奇陈和平王立鑫罗艳艳陈浩刘洋武军昌
文献传递
河流相储层建模中测井和地震资料整合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对于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的河流相储层来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探讨了一种综合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方法,并以大港油田某区块为例建立了基于地质统计和地震反演的定量储层地质模型.首先通过对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分析,提取三维空间变异函数,利用具外部漂移的泛克里金模拟方法建立出砂体的分布模型;然后以此砂体模型为相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经过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现象,从而获得与地质认识一致的结论.
黄继新彭仕宓黄述旺
关键词:地震反演储层建模储层物性
潍北油田孔一段储层随机建模被引量:6
2005年
在潍北地区孔一段油藏描述中,应用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技术对孔一段储层物性参数进行了研 究,建立了能够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模型。潍北地区孔一段主要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相变快,沉积 环境不稳定,储层非均质性很强。通过对该地区地层、测井和沉积特征的深入研究,划分出精细的小层 单元,并结合储层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研究,选择出合适的建模方法,建立砂体分布及储层参数模型,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校验。
黄继新彭仕宓肖昆卢春慧
一种模型建立、检验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建立、检验方法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抽检比例,通过样本数据集得到检验数据和建模数据,根据建模数据建立模型;根据模型、检验数据和卡方表确定卡方概率,根据卡方概率与当前抽检比例确定模型的检验统计量...
张克鑫张超前郭松伟徐芳夏朝辉黄继新刘剑孟征刘雪琦王玉生武军昌孙天建
加拿大麦凯河油砂SAGD开发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及应用
2020年
中石油在加拿大拥有麦凯河、多佛和麦凯III共3个油砂区块,位于加拿大阿尔伯达省阿萨巴斯卡油砂区北部,原始地质资源量20.8亿吨(油层厚度大于10,m),地质储量和开发潜力巨大,能否有效开发直接关系到中石油"做特美洲,将美洲地区建成海外非常规和深海油气高效开发特色合作区"战略目标的实现.先期开发的麦凯河油砂区块储层埋藏浅(180~200,m)、欠压(400,kPa)、储层非均质性强,发育厚度为毫米至厘米级泥质纹层,地下原油粘度高达数百万厘泊.2017年采用双水平井SAGD技术投产(水平段大于850,m),但储层复杂性制约着SAGD开发效果,国内外现有技术措施不能完全适应,提高复杂储层油砂SAGD效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技术挑战.
刘尚奇聂志泉刘洋黄继新李兆文郭兴海梁光跃韩彬余地云包宇周久宁武军昌郭松伟
关键词:深海油气SAGD油层厚度地质储量
基于全岩心CT的遗迹化石定量表征新方法:以加拿大麦凯Ⅲ油砂区块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根据高分辨率岩心照片、全岩心CT扫描和测井资料,以加拿大麦凯Ⅲ油砂区块下白垩统McMurray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遗迹化石属种识别、定量表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在划分目的层岩相类型的基础上,综合生物扰动指数(BI)、遗迹尺寸多样性指数(SDI)和围岩平均粒径,提出了生物扰动综合指数(BCI),并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建立了目的层BCI三维地质模型。结果表明:目的层发育9种碎屑岩岩相和9属遗迹化石。岩相以富含油块状中粒砂岩相、富生物扰动细粒砂岩相和富生物扰动泥质粉砂岩相为主,遗迹化石以Skoliths、Palaeophycus和Planolites为主。根据BCI模型,可将全区划分为Ⅰ类弱生物扰动(BCI<1.5),Ⅱ类中等生物扰动(1.53)区域。本研究为定量表征遗迹化石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陈浩黄继新黄继新周久宁史晓星
关键词:加拿大油砂CT扫描遗迹化石
加拿大巴肯组“致密油”测井解释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致密油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油,通常指赋存于烃源岩内部碳酸盐、碎屑岩夹层或者紧邻烃源岩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石油。加拿大巴肯组为目前北美地区致密油主要的储层,该储层具有超低的孔隙度(5%~16%)、超低的渗透率(0.007~2mD)、异常高的伽马值及较低的油层电阻率等不同于常规油层的特点,若利用常规的测井解释方法对致密油进行测井评价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巴肯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造成巴肯组特殊测井曲线形态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响应的储层参数计算模型:针对储层高伽马值的特点提出了利用钍伽马或者补偿中子~密度交会计算泥质含量,针对造成储层低阻的黄铁矿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并结合西门度模型对储层的含油饱和度进行准确计算。用该模型对18口井资料进行了解释处理,测井解释储层参数与岩心分析结果较为匹配,应用效果较好,同时也为其他地区致密油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郭松伟高霞张克鑫黄继新程中疆
关键词:测井解释
异常高压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异常高压气藏开采过程中,由于流体的产出,使储层岩石受力发生改变并使储层岩石发生弹塑性变形;而弹塑性变形反过来又影响到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因此,研究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推导出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变形规律及变形方程,以此理论推导指导试验,将理论研究与实验规律相结合,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对实际岩心样品进行了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能精确的描述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完全吻合,进一步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进而探讨了异常高压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对气藏开发的影响.
黄继新彭仕宓黄述旺肖昆余一欣
关键词:异常高压岩石应力敏感性体积应变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评价方法探讨
2022年
通过实验室测得的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对于缝洞型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岩心的取样偏差导致实验分析数据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其无法体现储层物性的全貌及非均质性;对于发育裂缝的碳酸盐岩样品,常规测井和核磁测井的测量结果也难以体现出裂缝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岩心CT扫描图像处理直接获取孔隙、裂缝和溶洞的信息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二维图像上的孔隙、裂缝和溶洞的面积来估算孔隙度和渗透率,并进一步评价储层非均质性。利用岩心分析、核磁测井以及CT扫描图像解释3套数据集计算的变异系数和洛伦兹系数,以及不同采样间隔的CT扫描图像获得的物性差异分析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并对比了各种方法的异同点和有效性。认为从二维岩心CT扫描图像中提取的岩石物性数据集是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分析的一种有用的、可靠的资料来源。
徐芳黄继新齐梅张克鑫郭松伟张超前孟征王玉生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岩心分析核磁测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