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劲夫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电机
  • 5篇永磁
  • 5篇永磁同步
  • 5篇永磁同步电机
  • 5篇同步电机
  • 5篇无轴承
  • 5篇无轴承电机
  • 5篇无轴承永磁同...
  • 2篇转子
  • 2篇控制策略
  • 1篇电机结构
  • 1篇电流
  • 1篇指令电流
  • 1篇软件设计
  • 1篇转子初始位置
  • 1篇转子磁场
  • 1篇转子磁场定向
  • 1篇转子结构
  • 1篇模块化
  • 1篇控制软件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作者

  • 5篇魏劲夫
  • 5篇朱熀秋
  • 2篇周剑
  • 2篇成秋良
  • 2篇左文全
  • 1篇于晶
  • 1篇潘伟
  • 1篇吕艳博
  • 1篇付向东

传媒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微电机
  • 1篇电气传动
  • 1篇2009年微...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原理及研究发展趋势
阐述了转矩绕组极对数pM=2、悬浮力绕组极对数pB=3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悬浮力产生原理;总结了目前国际国内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在结构方面与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结构改进与控制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分析了...
朱熀秋周剑魏劲夫成秋良
关键词:无轴承电机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结构控制策略
文献传递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启动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良好的启动是实现电机稳定运行的基础。首先给出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矩绕组数学模型,通过转子初始位置粗测和二分搜索法完成对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精确定位后,提出了基于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的启动方法。然后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LF2812为核心,采用霍耳位置传感器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等主要器件,构建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启动控制实验平台,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初始位置,电机能够平稳、快速启动。
魏劲夫朱熀秋于晶
关键词:无轴承电机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转子磁场定向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定位策略被引量:4
2012年
为解决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快速稳定启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令电流控制的转子初始定位方法.给出了BPMSM悬浮原理;分析了BPMSM实现准确转子初始定位的充要条件,初始定位中定位步距角的确定,初始定位的定位相序优化,同时确定了120°→240°→0°的BPMSM初始定位相序,并在BPMSM数字试验平台上进行了空载三步定位试验,给出了试验波形.结果表明:基于指令电流控制的初始定位方法可使定位精度控制在-1°~1°范围内,定位角度值最小分辨率为0.2°,电机转子的径向位移被控制在200μm之内,能准确地完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初始定位,确保电机快速稳定启动.
潘伟左文全朱熀秋魏劲夫
关键词:无轴承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初始定位指令电流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原理及研究发展趋势被引量:4
2010年
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是采用了无轴承技术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同时具备永磁同步电机的优良特性与磁悬浮轴承的优点。阐述了转矩绕组极对数为2,悬浮力绕组极对数为3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悬浮力产生原理,总结了目前国际国内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在结构方面与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结构改进与控制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分析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研究发展趋势,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朱熀秋周剑魏劲夫成秋良
关键词:无轴承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电机结构控制策略
基于模块化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软件设计被引量:1
2011年
为使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BPMSM)控制和调试更方便,设计了模块化的控制系统软件程序.在阐述BPMSM转子悬浮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其电磁转矩方程和悬浮力方程.在论述BPMSM数字控制系统功能框图的基础上,提出模块化设计的控制系统软件结构,并给出其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给出DSP中的2种临界资源管理机制,以确保整个软件系统的快速、稳定运行.搭建了BPMSM数字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对样机转子进行了悬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块化软件编程思想及相应的实现方法与管理机制,可以很好地实现BPMSM转矩控制、悬浮力控制与人机交互各部分控制功能,满足BPMSM的控制要求.该软件结构及其相应各实现方法与管理机制为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朱熀秋付向东左文全吕艳博魏劲夫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无轴承电机软件设计模块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