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鹏

作品数:73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9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3篇理学
  • 7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色谱
  • 13篇相色谱
  • 12篇液相
  • 10篇代谢
  • 10篇代谢组学
  • 10篇液相色谱
  • 9篇质谱
  • 6篇质谱联用
  • 6篇细胞
  • 5篇合酶
  • 5篇催化
  • 5篇催化剂
  • 4篇多相催化剂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细菌
  • 4篇酶链反应
  • 4篇聚合酶
  • 4篇聚合酶链反应
  • 4篇胶质
  • 4篇高效液相

机构

  • 55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大连工业大学
  • 6篇大连市中心医...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大连市皮肤病...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轻工业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吉林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73篇高鹏
  • 26篇许国旺
  • 10篇路鑫
  • 8篇田晶
  • 7篇王晓东
  • 7篇王爱琴
  • 7篇张涛
  • 6篇张卓然
  • 5篇王希越
  • 4篇穆兴民
  • 4篇赵欣捷
  • 4篇张凤霞
  • 4篇徐维家
  • 4篇周世航
  • 4篇赵广举
  • 4篇高鹏
  • 4篇李宁
  • 3篇尹佩源
  • 3篇张振国
  • 3篇徐金铭

传媒

  • 5篇色谱
  • 3篇分析化学
  • 3篇泥沙研究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科技促进发展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高通量细胞表型分析方法
2017年
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96孔板培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的高通量细胞表型分析方法。该方法分别以48种物质作为唯一能源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利用GC-MS研究野生型和yfcC基因改造大肠杆菌对各物质的分解代谢情况,实现高通量的细胞表型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和yfcC基因过表达大肠杆菌对14种物质的代谢能力有显著差异,yfcC基因过表达大肠杆菌对甘氨酸和柠檬酸的代谢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大肠杆菌,而对其他物质的代谢能力较弱,我们推测可能是由于yfcC基因促进乙醛酸代谢,导致yfcC过表达菌株对甘氨酸的代谢能力较强;野生型和yfcC基因敲除大肠杆菌间分解有显著差异的共16种物质,其中yfcC基因敲除大肠杆菌对丙氨酸、乳糖、肌醇和柠檬酸的代谢能力较强。该方法简单、高效,可以为未知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更多代谢功能相关的参考数据。
王希越高鹏连丽丽娄大伟许国旺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高通量表型基因功能
毛细管电泳测定乳酸发酵液中有机酸被引量:17
2006年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在磷酸缓冲液中成功地分离了苹果酸、甲酸、乙酸、丙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乳酸、草酸9种有机酸。研究了缓冲液浓度、pH值、电泳电压、检测波长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并对实际发酵液进行分析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5%~107.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于整个发酵过程条件的优化及发酵产物的监控工作。
唐萍田晶苑广志高鹏许国旺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发酵液有机酸乳酸
微生物非培养鉴定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3S 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 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张卓然高鹏李琳周世航詹銮峰
关键词:RDNA
HILIC-LC-IT-TOF MS用于酿酒酵母胞内代谢物分析
张磊周雍进高鹏赵宗宝许国旺
文献传递
54例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孕妇抗病毒短期干预的临床安全性及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孕妇孕中期开始给予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短期干预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孕妇54例,血清HBVDNA≥10^10U/L。孕妇在妊娠第24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至分娩当日停用;新生儿分娩后12h内分别注射乙肝疫苗10μg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U,出生后1和6个月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10μg。于妊娠第12、24、28、32周和产后1、7个月检测HBVDNA(行对数转换)、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婴儿于出生后28~30周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情况。结果54例孕妇各时间点CK、ALT和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第28周、妊娠第32周和产后1个月HBVDNA明显低于妊娠12周(5.7±2.2、5.1±2.3和8.3±1.7比9.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个月与妊娠第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婴儿出生后28~30周检查结果显示,血清HBsAb>109U/L,血清HBsAg<30U/L。结论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孕妇孕中期替比夫定短期干预可明显降低HBVDNA至安全线以下,干预期间孕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停药后HBVDNA均有不同程度反弹,但婴儿病毒学检查结果证实,孕中期替比夫定短期干预后可实现母婴完全阻断。
高庆伟高鹏丁楠李璇刘昕韩光孙艾军
关键词:孕妇
延河流域侵蚀产沙对有效降雨量及植被恢复的响应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河流输沙量减少,降雨及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产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根据延河流域1982-2015年的降雨、植被覆盖度、淤地坝拦沙量和输沙数据资料,采用距平累积等方法划分输沙阶段,分析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和有效降雨量条件下的产沙系数。结果表明:延河流域输沙量呈减少趋势,且以1996年和2005年为输沙量突变点;各阶段生长季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明显,但增长幅度不同,与1982-1995年相比,1996-2004和2005-2015年两个阶段植被覆盖度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9.11%、49.92%;第三阶段较第一阶段流域产沙系数减小79.59%,植被恢复的减沙效益突出。
董贞凯穆兴民赵广举高鹏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减沙效益延河流域
脂质组学的LC-MS分析方法及其在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脂质化合物是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细胞发育、能量储备、信号传导、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脂质代谢的动态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脂质及其代谢物与生物系统诸如细胞、体液、组织、器官及机体的生...
胡春秀赵欣捷杨芹李佳曾珺高鹏孔宏伟许国旺
关键词:高通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生物标志物
文献传递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进行抑郁和过劳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介绍一种新的代谢组学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UFLC/MS—IT-TOF)用于研究抑郁症和过度疲劳对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变化影响。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
张凤霞贾振华高鹏孔宏伟李项路鑫吴以岭许国旺
关键词:代谢组学尿液代谢
金属修饰的有序介孔炭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高鹏
关键词:有序介孔炭自组装贵金属催化剂
PHD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构建PHD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43.1b(+)-PHD2,实现Nus-PHD2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方法用SacⅠ酶切pET-43.1b(+)制备线性化载体,设计与线性化载体两端具有至少15个同源序列的特异性引物,以真核重组质粒pCMV6-Entry-EGLN1为模板,PCR法扩增PHD2目的基因。采用In-Fusion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43.1b(+)-PHD2,并将其导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鉴定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PHD2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结果显示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明融合蛋白可以与PHD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实现了Nus-PHD2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为PHD2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丰旭田晶高鹏许国旺张卓然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