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树新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油田
  • 6篇胜坨油田
  • 4篇储层
  • 3篇沙二段
  • 3篇非均质
  • 3篇非均质性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压力
  • 2篇断块
  • 2篇油藏
  • 2篇油层
  • 2篇油层保护
  • 2篇三角洲
  • 2篇剩余油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平面非均质性
  • 2篇微相
  • 2篇层压
  • 2篇沉积微相
  • 2篇储层非均质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1篇高树新
  • 4篇杨少春
  • 2篇王风华
  • 2篇李荣权
  • 1篇任怀强
  • 1篇孙孟茹
  • 1篇马先平
  • 1篇谭滨田
  • 1篇任腾云
  • 1篇冯建伟
  • 1篇胡红波
  • 1篇王小兵
  • 1篇王志欣
  • 1篇纪朝凤
  • 1篇蒋官澄
  • 1篇李开菊
  • 1篇郭勇军
  • 1篇赵嘉陵
  • 1篇张宏军
  • 1篇曹来庆

传媒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应用化学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油气采收率技...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套管加压器的研制与应用
2002年
介绍了套管加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并以 3口井为例 。
任腾云王小兵张宏军李开菊高树新
关键词:固井质量地层压力胜利油田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敏感性评价被引量:4
2000年
从储层基本特征入手 ,对胜坨油田胜二区沙河街组沙二段岩石矿物特征、储层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储层的五项敏感性进行了评价 ,得出了敏感性伤害程度及分布 ,并结合储层岩矿等性质分析了产生敏感性的原因。最后 。
高树新赵嘉陵刘津
关键词:油层保护储层特征胜坨油田
油田开发阶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变化特征:以胜坨油田二区东营组三段为例被引量:14
2006年
以胜坨油田二区东营组三段(以下简称东三段)为例,提出以非均质综合指数为表征参数,以其平面等值图为依据,研究目的层不同开发时期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分析了开发初期、开发中期和开发后期的非均质特征,得到了不同时期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东三段储层的平面非均质程度随注水开发而变化;开发初期以中等—较强非均质性为主,开发中期非均质性增强,开发后期以较强非均质性为主;中部非均质性相对较强,西北部相对较弱;沉积微相主体部位的非均质性变弱,侧缘部位的非均质性变强;平面非均质性增强的趋势仍将持续下去。约75%的剩余油分布在较强非均质性的储层中。
杨少春王瑞丽王改云高树新
关键词:胜坨油田平面非均质性
胜坨油田坨21断块沙二段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被引量:13
2004年
论述了运用非线性映射方法计算非均质综合指数,并定量表征了胜坨油田坨21断块沙二段储层非均质特征。结果表明,非均质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克服了单因素非均质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解决了各种参数对储层非均质性的贡献及其权重较难确定的难题;研究区目的层各小层及韵律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差异中等,层间非均质性呈较强一中等,平面非均质性则以中等一较强为主,而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呈中等程度。研究成果在研究区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树新杨少春胡红波郭勇军
关键词:胜坨油田沙二段储层非均质性断块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
广谱“油膜”暂堵剂在油层保护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孔径分布范围较宽、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常规屏蔽暂堵技术几乎无法实现对整个油层井段的保护、油层保护效果差等特点,设计了广谱“油膜”暂堵型保护油层钻井完井液体系,并进行了室内系统评价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当广谱“油膜”暂堵剂GPJ的加量达到3%时,可在近井壁处形成很好的屏蔽暂堵“油膜”带,渗透率堵塞率和恢复率皆大于90%,与常规屏蔽暂堵技术相比,可使油层损害程度降低7.4—10倍,产量提高1.82—2.96倍,而且与油层渗透率和温度无关。
蒋官澄马先平纪朝凤高树新
关键词:油膜广谱暂堵油层保护钻井完井液
沉积约束油藏勘探技术在胜坨地区的应用
2003年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大的地层和岩性隐蔽油藏成为目前勘探首要选择。为了有效勘探该类油藏,提出并发展了沉积约束油藏勘探技术。构建了研究地区古地貌、构造演化、沉积演化、沉积相等地质模型,并在其约束下,开展了沉积相带、储集带研究,分析和解剖了沉积物源、输导体系,有效地预测了油藏分布并指导油藏勘探。该技术应用于生产。
李荣权王风华高树新曹来庆
关键词:目标识别古地貌油藏勘探沉积相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地层压力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选择声波时差资料,根据等效深度法计算了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地层压力,结合实测压力分析了该层段地层压力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胜坨地区沙四段埋深大于3000m的地层普遍存在超压,压力系数为1.2~1.8。在平面上,胜北断层上升盘沙四段为正常压力,超压主要分布在胜北断层下降盘,并且向凹陷中心压力系数逐渐增大。胜坨地区沙四段超压对储层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超压抑制了压实作用,有利于原生孔隙和已形成的次生孔隙的保存;超压形成过程中有机质演化和粘土矿物转化释放的大量有机酸和二氧化碳促进了不稳定矿物的溶解,形成了次生孔隙;由于超压作用,胜坨地区沙四段储层中普遍发育网络状、炸裂状超压裂缝,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的渗透能力。
高建岗高树新王风华李荣权谭滨田
关键词:地层压力储层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油源特征及成藏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的油源主要来自沾化凹陷,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渤南、孤南、富林洼陷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其中沙三段时期为典型的淡—微咸水还原的湖泊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主要以水生浮游动植物为主。烃源岩特征分析及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垦68、垦69井的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岩,油气主要通过断层、砂体、不整合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型运移通道运聚到盆地边缘圈闭成藏。
高树新任怀强杨少春
关键词:不整合面油源对比陈家庄凸起渤海湾盆地
胜坨油田二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被引量:20
2003年
以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为依据 ,对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沉积微相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发育典型的河控三角洲沉积 ,其中 7砂层组为三角洲平原沉积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微相 ,各小层及韵律层网状河道特征明显 ;8砂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发育河口砂坝、远砂坝微相 ,每个韵律层从岸向盆地依次出现坝顶部、坝主体和坝侧缘及远砂坝。在本区 ,沙河街组二段沉积微相控制了油藏的剩余油分布 :在纵向上 ,剩余油主要富集在分流河道的中上部、河间薄层砂体和河口砂坝中下部 ;平面上 ,剩余油富集在河道边缘、坝侧缘。
孙孟茹高树新
关键词:沉积微相特征剩余油分布沙河街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
胜坨油田二区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胜坨油田二区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宏观影响因素主要有7种,其中有4种因素影响较大。侧缘微相带由于注水状况差,易于形成剩余油;小鼻状微型构造高部位剩余油相对富集,且向上驱油对油井生产有利;靠近断层的地带封闭性好,剩余油相对富集;注水井网不完善易于形成相对富集的平面剩余油潜力区。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原油性质和注水压差,剩余油主要是在多孔隙网络体系条件下形成,其形态多以油珠、油丝、小油块和孤岛状分布。剩余油形成过程中,宏观因素对微观因素有4个方面的控制作用,它们决定油层孔喉结构及润湿性,提供水驱油动力,控制水驱油过程,影响水驱油的速度。此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区的剩余油挖潜。
高树新杨少春王志欣冯建伟
关键词:胜坨油田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