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金辉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股骨
  • 6篇骨头
  • 6篇股骨头
  • 6篇关节
  • 5篇坏死
  • 5篇假体
  • 4篇头坏死
  • 4篇全膝关节
  • 4篇膝关节
  • 4篇骨头坏死
  • 4篇股骨头坏死
  • 4篇关节置换
  • 3篇植入
  • 3篇植入物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人工假体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氨甲环酸
  • 2篇血管
  • 2篇隐性失血

机构

  • 12篇中日友好医院
  • 8篇北京大学中日...
  • 5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中日友好...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17篇马金辉
  • 12篇孙伟
  • 12篇李子荣
  • 9篇岳德波
  • 8篇高福强
  • 7篇郭万首
  • 7篇王卫国
  • 6篇王佰亮
  • 3篇王云亭
  • 3篇史振才
  • 2篇刘朝晖
  • 2篇程立明
  • 2篇张念非
  • 2篇左伟
  • 2篇毛天立
  • 1篇程立明
  • 1篇马军
  • 1篇马路遥

传媒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双膦酸盐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实验显示双膦酸盐对预防股骨头塌陷起到积极作用,但临床应用结果存在一定争议,且由于系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近期对局部应用的研究逐渐增多。目的:综述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由2位共同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为"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bisphosphonates,systemic therapy,topical therapy,osteogenesis,bone destruction,bone remodeling",中文检索词为"股骨头坏死、双膦酸盐、系统、局部、成骨、破骨、骨重塑",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62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双膦酸盐对成骨细胞既有抑制作用也有激活作用,目前存在一定争议。目前研究显示低浓度双膦酸盐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而高浓度起到抑制作用。长期系统应用双膦酸盐会有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而局部应用双膦酸盐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仍停留在实验阶段,且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佳浓度及药效持续时间都尚未确定,在临床应用前仍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实验研究来阐明。
葛均成马金辉王佰亮岳德波孙伟王卫国郭万首李子荣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双膦酸盐系统用药局部用药骨重塑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者的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随机对照被引量:37
2014年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13年3至10月收治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男19例,女71例;其中氨甲环酸组30例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关节囊缝合后局部关节腔注射浓度为3%氨甲环酸稀释溶液50 mL,60例患者局部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前诊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测量术前及术后术侧膝上10 cm肢体周径,术后连续复查血常规。结果与结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手术总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与术侧肢体周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氨甲环酸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2.683,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且不影响置换后肢体周径变化。
马金辉孙伟高福强王云亭李子荣
关键词: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氨甲环酸关节内隐性失血
人股骨头不同区域骨微血管内皮细胞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表达的差异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人股骨头内不同区域骨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基因表达水平及活化差异。方法:选用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切除的人新鲜股骨头组织标本,分别对人股骨头松质骨区与软骨下骨区的BMECs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培养,用一系列低浓度梯度氢化可的松(0、0.03、0.06、0.10 mg/ml)分别对两个区域BMECs进行干预,观察股骨头不同区域的BMECs的细胞表型与功能状态,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观察血管生成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比较不同部位BMECs内11β-HSD1、11β-HSD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11β-HSD1、11β-HSD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氢化可的松浓度升高,股骨头松质骨区和软骨下骨区BMECs 11β-HS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软骨下骨区BMECs 11β-HS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松质骨区(均P<0.05)。11β-HS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在股骨头松质骨区BMECs表现为先缓慢减少,然后在0.10 mg/ml时略微增加,而在软骨下骨区表现与之相反,软骨下骨区11β-HSD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比值略高于松质骨区(均P<0.05),但在0.10 mg/ml时两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3±0.018比0.126±0.021、0.577±0.231比0.609±0.174,t=1.380、0.409,均P>0.05)。0.06 mg/ml氢化可的松处理后不同时间,股骨头不同区域BMECs划痕闭合率、管腔数、出芽数和小管分支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股骨头不同区域BMECs 11β-HSD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松质骨区BMECs 11β-HSD1高度表达而11β-HSD2却低表达,软骨下骨区则表现相反,这有助于解释激素性骨坏死的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
高福强韩钧张庆宇马金辉孙伟程立明李子荣马军
关键词:股骨头糖皮质激素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股骨头坏死钽棒植入后中期随访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的生存率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分析其转归至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钽金属棒联合自体骨植入的101例患者(117髋)进行评价。纳入标准: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先前接受过任何其他类型治疗的病例、髋关节继发骨关节炎病例。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Ⅱ期49髋,Ⅲ期68髋;根据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L1型15髋,L2型59髋,L3型40髋,C型3髋。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手术前后及术后各组间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采用分类变量的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影响影像学进展及转归至THA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有无骨髓水肿、单双侧、病因、ARCO分期、CJFH分型等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造成转归至THA和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90例患者(104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6±21)个月,平均年龄为(39±8)岁。终末随访时,Harris评分自术前(76±13)分降至术后(69±1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9,P<0.01),最终49髋转归至THA,根据多因素Cox风险比列模型分析年龄,CJFH分型和ARCO分期是全髋关节置换和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欠佳,影响其临床结局的因素包括年龄(>40岁),CJFH分型(L3型),ARCO分期(Ⅲ期),应严格把握该手术适应证。
马金辉孙伟郭万首李子荣王佰亮王卫国史振才岳德波刘朝晖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假体和植入物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干预、个体化治疗的系统研究与应用
孙伟李子荣高福强史振才张念非王佰亮程立明刘朝晖岳德波时利军王卫国郭万首马金辉刘立华张庆宇
该项目属于骨外科学领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由于局部血运障碍引起骨细胞坏死、骨小梁断裂,进而发生股骨头塌陷,最终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改变。...
关键词: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诊断康复治疗
白细胞介素33介导的骨免疫
2023年
背景:骨免疫学是近年来骨代谢疾病机制研究的热点。白细胞介素33是骨免疫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新型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多种骨代谢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传导通路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目的:综述白细胞介素33在骨代谢过程中的骨免疫调节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6月收录的白细胞介素33和骨代谢及骨免疫学研究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7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①白细胞介素33介导骨免疫对骨代谢具有调节作用。②白细胞介素33对骨代谢的调节可通过降低硬化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成骨细胞Wnt/β-catenin通路,该途径通过多种机制增加骨量,包括干细胞更新、刺激成骨细胞前复制、诱导成骨细胞生成、抑制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白细胞介素33可通过刺激Bcl6、MafB、Irf-8等抗破骨细胞基因的表达,下调破骨细胞活性T细胞核因子c1的表达,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并且可诱导凋亡分子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凋亡。③白细胞介素33可下调2型天然淋巴细胞RANKL的表达,促进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产生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白细胞介素33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通过抑制Th1、CD8+T细胞和M1巨噬细胞,以支持成骨前体细胞的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导致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受到抑制。白细胞介素33可激活幼稚T细胞向Th2型表型分化,产生Th2型细胞因子,可诱导破骨细胞在局部的募集,造成局部骨吸收增加,软骨退化。④白细胞介素33可诱导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形态分化,促进血管形成,对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⑤白细胞介素33对骨代谢的调节具有双向性,造成骨代谢紊乱的病因多样,并且体内不同部位微
沈梦然任岩松周宇岳德波马金辉王佰亮
关键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固定角度外翻截骨会影响置换后下肢力线吗?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来说,股骨远端截骨的髓内定位往往选用固定外翻角度截骨,由于股骨解剖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固定外翻角度截骨会对术后下肢力线产生影响吗?目的:分析国人股骨外翻角的情况,探讨其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角度及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纳入2组医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例109例148膝,A组56例76膝选择固定5°外翻截骨,B组53例72膝根据术前膝关节畸形情况选择截骨角度(严重内翻6°,轻度内翻及中立位5°,轻度外翻4°,严重外翻3°)。术前测量患者髋膝踝角、股骨外翻角;术后测量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度及胫骨假体角度。术后177°<髋膝踝角<183°认为是力线良好,股骨及胫骨假体角度在88°-92°为良好。结果与结论:(1)A组术后髋膝踝角为(178.78±3.57)°,优良率为62%;B组术后髋膝踝角为(178.23±2.78)°,优良率为65%,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2);(2)所有患者术前股骨外翻角平均(6.70±1.34)°,根据7°分组,股骨外翻角<7°组术后髋膝踝角良好率为69%,≥7°组术后髋膝踝角良好率为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8);股骨外翻角<7°组股骨假体对线良好率为76%,≥7°组仅为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术前股骨外翻角与术后髋膝踝角存在中度负相关(r=-0.42,P<0.01),术前股骨外翻角与术后股骨假体角度也存在中度负相关(r=-0.58,P<0.01);(4)结果表明,术前股骨外翻角对术后股骨假体角度及髋膝踝角会有一定影响,常规所选外翻截骨角度小于股骨外翻角时,易引起股骨假体内翻,从而影响下肢力线。因此对于股骨外翻角较大的患者,建议根据术前测量结果适当增加外翻截骨角度。
马路遥郭万首马金辉岳德波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
氨甲环酸在人工关节外科领域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关节外科手术失血量一般较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失血量可达到1000~1790 ml[1],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失血量更大,平均可达到1944ml[2],脊柱外科手术亦有大量出血的风险。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例如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minimal incision THA,MIS-THA)等骨科微创手术,以及自体血回输、术后引流血回输、急性等溶性血液稀释。
马金辉孙伟高福强王云亭李子荣
关键词:HEMOSTATICS
马栗种子提取物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隐性失血量与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有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后肢体肿胀主要还是与隐性失血有关。马栗种子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七叶皂苷,有保护血管,增加血管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水肿,抗炎、抗渗出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目的:探讨马栗种子提取物对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量与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及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至9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的15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85例置换后当日开始口服消肿药物马栗种子提取物0.3 g,3次/d,共14 d;对照组65例并未给予消肿药物。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及体质量指数等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置换后1-3 d复查血常规。记录术中及置换后失血量和输血量,应用Gross方程计算置换后隐性失血量。观察并测量患者围手术期患膝髌上10 cm大腿周径的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和对照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590.6±214.2),(821.2±457.3)m 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38,P=0.021)。试验组置换后失血总量、置换后第2,3天膝上10 cm大腿周径变化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置换后第1天膝上10 cm大腿周径变化和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早期应用马栗种子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隐性失血,明显缓解置换后肢体肿胀,有利于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其消肿的机制可能是减少置换后隐性失血,促进静脉回流。
高福强孙伟马金辉李子荣
关键词:人工假体全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肿胀马栗种子提取物肢体功能
可降解锌基合金在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及研究热点和不足
2025年
背景:锌基合金医用植入材料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完全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用于骨科植入物、心血管支架、胆管支架、气管支架、神经导管等。目的:综述可降解锌基合金应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展望锌基材料可期研究方向与成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选择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收录的各类可降解锌基合金用于骨植入材料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生物可降解锌基合金的基本特性进行概述,对锌基合金促进骨组织修复作用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讨论当前的研究热点与不足。结果与结论:①锌基合金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锌基合金为基体材料,借助支架结构构建技术和涂层优化工艺将有效提高锌基合金的骨传导性,并且使其降解产物具备高效骨诱导性,以调控成骨、破骨细胞的基因表达,促进骨缺损后的修复重建;②然而在锌基合金优化的研究中,涂层工艺相对不足,增材负载技术尚缺乏;③锌基合金拥有良好的机械、生物特性,通过特殊工艺可增加材料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以有效提高其促进骨修复重建能力,并有望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移植材料的研发。优化涂层与增材负载等技术融合于锌基合金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刘浩洋谢强沈梦然任岩松马金辉王佰亮岳德波王卫国
关键词:锌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材料骨移植骨缺损骨再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