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耀峰

作品数:467 被引量:6,271H指数:4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4篇经济管理
  • 23篇天文地球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80篇旅游
  • 136篇入境旅游
  • 99篇游客
  • 77篇旅游流
  • 57篇入境旅游流
  • 44篇入境游
  • 44篇入境游客
  • 31篇城市
  • 27篇实证
  • 24篇旅游市场
  • 21篇实证研究
  • 21篇旅游业
  • 20篇目的地
  • 18篇客源
  • 17篇旅游者
  • 16篇协调度
  • 15篇耦合协调度
  • 15篇旅游产业
  • 15篇客源市场
  • 12篇旅游资源

机构

  • 46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4篇青海师范大学
  • 16篇西安外国语大...
  • 13篇榆林学院
  • 10篇青海民族大学
  • 10篇西安财经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北京大学
  • 8篇长安大学
  • 7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山西财经大学
  • 6篇新疆师范大学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5篇新疆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陕西职业技术...
  • 4篇商洛学院
  • 3篇吉首大学
  • 3篇四川民族学院

作者

  • 463篇马耀峰
  • 49篇李天顺
  • 38篇张佑印
  • 35篇李创新
  • 35篇白凯
  • 32篇刘军胜
  • 23篇李君轶
  • 22篇高楠
  • 19篇郑鹏
  • 19篇高军
  • 18篇刘宏盈
  • 12篇李振亭
  • 12篇张春晖
  • 12篇梁雪松
  • 11篇杨敏
  • 10篇唐仲霞
  • 10篇薛华菊
  • 10篇孙根年
  • 10篇王永明
  • 9篇赵现红

传媒

  • 48篇干旱区资源与...
  • 43篇资源开发与市...
  • 3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6篇旅游学刊
  • 18篇西北大学学报...
  • 17篇人文地理
  • 17篇旅游论坛
  • 14篇河南科学
  • 12篇经济地理
  • 11篇资源科学
  • 11篇统计与决策
  • 9篇旅游科学
  • 9篇地域研究与开...
  • 9篇社会科学家
  • 9篇江西农业学报
  • 7篇商业研究
  • 6篇软科学
  • 5篇地理研究
  • 5篇生态经济
  • 5篇城市问题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23篇2016
  • 15篇2015
  • 34篇2014
  • 35篇2013
  • 39篇2012
  • 34篇2011
  • 41篇2010
  • 60篇2009
  • 48篇2008
  • 25篇2007
  • 28篇2006
  • 22篇2005
  • 11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4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构想—以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10
2005年
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 ,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 ,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本文在阐明了生态旅游的定义、特征和意义后 ,以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论述了其多方面的开发优势 ,提出了应该重点开发的生态旅游系列产品的构想及进一步开发建议 ,可供西部其它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旅游开发参考和借鉴。
訾永成马耀峰
关键词:生态旅游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
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评述被引量:3
2008年
在简述我国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制度变迁,对其进行了评述,并用路径依赖理论对其管理制度的变迁进行解释,得出:我国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制度变迁过程较为复杂,其路径依赖的起点在于对风景名胜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约束性控制,而路径依赖的来源则在于各利益集团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利益的诉求,并在路径强化的效应下进一步复杂化。我国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了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的复杂性,所存在的问题均需要通过改变路径依赖的来源即协调影响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管理的各种关系来解决。
杨静马耀峰陈志钢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土地管理
贫困型山地旅游区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其旅游开发现状不容乐观。作者在分析贫困型山地旅游区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可持续旅游开发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六个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发模式:(1)旅游开发主导模式—政府主导;(2)旅游景区经营模式—企业化经营管理;(3)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以生态旅游为基础,开发系列旅游产品;(4)客源市场开发模式—改善交通可进入性,树立特色旅游形象;(5)增强竞争力模式—加强旅游合作,形成区域联动;(6)旅游扶贫模式—社区参与。
冯灿飞马耀峰
关键词: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基于旅游市场调查的旅游形象传播研究——以桂林市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21世纪,中国旅游市场进入到形象竞争时代。旅游形象具有对内形成目标共识,对外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的功能。本文以旅游热点城市桂林为例,在社会学、旅游地理学、传播学、文化学、市场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桂林旅游形象影响因素及旅游形象感知与评价,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以期对旅游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杨舒丹马耀峰
关键词:旅游形象
中国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响应被引量:1
2013年
依据1980—2011年中国边境9省区入境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数据,分析其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与区域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可分为1980—1991年的缓慢增长期、1992—2003年的快速增长期和2004—2011年的加速增长期3个发展阶段;边境9省区入境旅游的增长变化、波动周期大致相同,但相关系数较低;各边境省区入境旅游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依据基准年数值划分边境各省区各阶段入境旅游发展的起点,依据平均增速划分边境各省区各阶段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可动态地刻画不同省区不同阶段入境旅游的发展态势,揭示各省区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响应,并为各省区入境旅游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和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世巧马耀峰李天顺
关键词:入境旅游入境旅游收入旅游环境
陕粤两省入境旅游市场动态演变对比研究
2014年
运用位序度和竞争态分析方法,研究2001—2011年陕西和广东两省16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变.结果表明:陕、粤两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增长趋势明显.两省客源市场位序度存在较大差异,陕西更受欧美客源市场偏爱,广东更受亚洲客源市场偏爱.两省客源市场竞争态分析表明:陕西11年间市场态势主要集中在金牛市场和瘦狗市场.广东2002—2003年主要集中在幼童和瘦狗市场,2004—2007年主要集中在明星和金牛市场,2008年以后瘦狗市场客源国数急剧增加.在此基础上对两省拓展客源市场提出对策建议.
王红艳赵进国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旅游
基于西安、深圳旅游对比的西安入境旅游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基于对2004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的第一手调查资料,通过西安旅游与深圳旅游的对比,分析了西安入境旅游收入、入境游客人数增长缓慢、游客停留天数递减等问题的根源。指出西安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未充分挖掘、客主文化交流较少等原因,是制约西安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西安旅游产品需要升级换代;要深入挖掘现有景区点的文化内涵;积极组织节庆、会展活动;鼓励市民热心与旅游者交流等建议,以期丰富西安的旅游活动类型,延长游客在西安的停留时间。
张瑜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旅游
我国假日旅游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为中国假日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结果通过对其动因、特点、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建立了基于GIS的中长期假日旅游预测系统。结论假日旅游的信息化建设,是其发展的关键。
王晓峰马耀峰
关键词:假日旅游信息化
北京间接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通过对旅游流研究进展分析,引入物理学理论方法,文章提出了旅游流流势概念,依据权威部门多年统计数据分析了1999~2007年间北京15条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北京聚集流流势在时空演化规律方面存在明显的经济导向性和区位导向性。从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北京15条聚集流可总体分为4大股聚集流,分别是以环渤海典型旅游区、长三角典型旅游区、珠三角典型旅游区为核心的三大股聚集流和福建贵州自成一组的聚集流。
张佑印马耀峰顾静
基于主客群体调查的城市旅游供给评价研究——以西安入境旅游为例
2016年
以西安为案例地,构建了关于入境旅游供给评价的6个一级指标、47个二级指标问卷,对入境游客、社区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等主客群体进行了调研,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主客群体对西安入境旅游供给的评价按李克特7级量表计算,整体趋近于5,还有很多指标低于5,说明西安的旅游供给水平介于基本满足和一般满足之间。西安的旅游吸引物、食宿购娱服务与设施和旅游交通能较好地满足入境旅游的需求,而在城市旅游环境、旅游信息服务方面与入境旅游的需求差异较大。
李艳花马耀峰
关键词:入境旅游旅游供给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