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翎健

作品数:115 被引量:440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7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1篇小麦
  • 59篇不育
  • 50篇不育系
  • 44篇雄性不育
  • 34篇雄性不育系
  • 28篇育性
  • 20篇基因
  • 18篇小麦雄性不育
  • 18篇小麦雄性不育...
  • 11篇杂交
  • 11篇细胞
  • 10篇幼穗
  • 10篇育性转换
  • 10篇温敏雄性不育
  • 10篇K型小麦
  • 9篇性状
  • 9篇温敏雄性不育...
  • 9篇细胞质
  • 9篇1B/1R
  • 8篇羊草

机构

  • 10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西北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宝鸡职业技术...
  • 2篇河南黄泛区地...
  • 2篇贵州珍酒酿酒...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济宁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驻马店市农业...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12篇马翎健
  • 73篇何蓓如
  • 61篇宋喜悦
  • 55篇胡银岗
  • 24篇李宏斌
  • 19篇奚亚军
  • 12篇刘曙东
  • 9篇董普辉
  • 8篇余玲
  • 8篇张增艳
  • 8篇丁勤
  • 7篇刘曙东
  • 7篇马小飞
  • 7篇靳凤
  • 6篇杜丽璞
  • 6篇刘菲
  • 6篇王震
  • 6篇范晓静
  • 6篇张淼
  • 5篇胡银刚

传媒

  • 26篇麦类作物学报
  • 10篇西北农业学报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作物学报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6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湖北农学院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宁夏农学院学...
  • 2篇麦类作物
  • 2篇传播力研究
  • 2篇现代农业科学
  • 2篇全国作物遗传...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8篇2003
  • 7篇2002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riticum 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花粉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非1B/1R与1B/1R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对2类K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发育过程中丙二醛含量、花粉细胞膜透性、SOD活性、花粉发育形态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类型小麦不育系花粉丙二醛含量和花粉提取液电导率从减裂期到散粉成熟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上升趋势,而保持系在花粉发育全过程中2项指标都基本保持平稳。2类型不育系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三核期都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保持系相比,2类不育系的SOD活性从单核期到二核期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三核期均低于其相应的保持系,且呈继续下降趋势。推断2类不育系的败育过程和败育时期基本一致,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均为单核期到三核期。但花粉发育形态的染色观察表明,非1B/1R不育系从二核期出现花粉形态异常,而1B/1R不育系到三核期才出现,似乎又反映出非1B/1R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稍早于1B/1RK型不育系。
马翎健龚宏伟何蓓如宋喜悦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TRITICUMSPELTA花粉败育
2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以2种不同类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研究花粉发育过程中倒2叶和花药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整个发育期呈下降趋势,二核期后下降更快,丙二醛含量在二核期后明显高于保持系;不育系叶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相应的保持系相比差异显著,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在整个发育期变化与花药中丙二醛含量变化一致;2类不育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差异明显。小麦花粉败育关键时期是二核期。
龚宏伟马翎健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
两个育性相关基因在BNS和YS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中的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雄性不育相关基因TA1和TA2在BNS和YS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732A花粉发育时期的表达特点,探讨这2个育性相关基因与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的联系,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在BNS和YS型不育系732A花药发育四分体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定量检测基因TA1和TA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在732A和BNS花粉发育四分体时期至二核期,基因TA1相对表达量上调,在三核期相对表达量下降;(2)基因TA2相对表达量在BNS花粉发育的四分体时期至二核期逐渐下降,三核期上升;在732A花粉发育4个时期中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刚好相反;(3)在BNS和732A花粉发育二核期,基因TA1和TA2均表现极值,推测二核期可能为BNS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花粉发育最敏感时期;(4)在不育系BNS和732A花粉发育过程中,基因TA1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比TA2的高。推测TA1对不育系BNS和732A花粉败育影响程度强于TA2;(5)基因TA1和TA2相对表达量在BNS的花粉发育时期表达趋势相反,推测其对BNS花粉败育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且2个基因不连锁;在732A花粉发育时期表达趋势相同,推测其对不育系732A花粉败育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张芳凝李桂冬范晓静王震张淼马翎健
关键词:小麦TA1TA2荧光实时定量PCR
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的创制与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TaLTP5是从小麦中分离到的一个脂质转移蛋白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TaLTP5表达载体pA25-TaLTP5转入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扬麦18(含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旨在选育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种质。对转基因小麦T0~T3代植株中引入的TaLTP5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和抗病性鉴定。PCR检测、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外源TaLTP5基因已转入、整合到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的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荧光定量RT-PCR分析以及全蚀病菌的接种与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小麦扬麦18相比,这3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TaLTP5表达量显著提高,其对全蚀病的抗性也明显增强。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Pm21分子标记和白粉病抗性鉴定表明,外源TaLTP5基因的导入没有影响受体小麦对白粉病抗性。本研究获得了兼抗全蚀病和白粉病小麦新种质。
祝秀亮李钊杜丽璞徐惠君杨丽华庄洪涛马翎健张增艳
关键词:转基因小麦全蚀病白粉病抗性
人工合成抗纹枯病小麦新种质的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小麦纹枯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土传病害。培育、推广抗纹枯病小麦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普通小麦中抗源匮乏,严重制约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进展。为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纹枯病新抗源,本试验通过人工接种、抗病鉴定方法,在江苏省和北京市两地,对来源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102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品系,进行4年的纹枯病抗性的多环境鉴定。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品系间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存在差异,在其中进行小麦纹枯病抗源的筛选是有效的。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2相比,这102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大部分对纹枯病的抗性表现抗或中抗水平,其中一些品系在多年多点鉴定中表现稳定抗性,如ZC93、ZC111、ZC112、ZC123、ZC172、ZC206和ZC221表现为抗病水平,病情指数低于目前最好的普通小麦抗源,可作为抗纹枯病小麦育种的新抗源。
魏学宁任丽娟张淼张巧凤刘欣周淼平马鸿翔吴继中马翎健张增艳
关键词: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小麦纹枯病抗性病情指数
小麦新型Avenin-like type b基因克隆、功能预测及品质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进一步明确Avenin-like type b基因的功能特性,以小麦品种西农188为材料,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克隆小麦Avenin-like type b基因,对克隆得到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结合系统发育树、亚细胞定位预测及结构域分析探讨其可能具有的功能特性,同时对该基因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及品质功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西农188克隆得到4条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794919~KY794922,其中KY794922在信号肽区段碱基缺失导致移码突变。KY794919~KY794921序列与Aveninlike type b家族中大麦、柱穗山羊草、二穗短柄草及节节麦的同源性较高。蛋白序列分析表明,Avenin-like type b编码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Cys的数目及位置也较为保守,具有两个典型的AAI结构域,推测其可能为一类具有α-淀粉酶抑制剂活性的蛋白。亚细胞定位显示,该类蛋白可能在合成加工后通过运输小泡转运至细胞外行使功能。SDS-PAGE分析表明,KY794919~KY794921体外原核表达成功。通过纯化表达产物及掺粉试验表明,KY794919~KY794921编码蛋白对小麦面粉品质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但仅有KY794919可显著提高面粉吸水量进而延长面筋扩展时间,说明其可能在品质功能研究资源中更具有优越性。
赵丹阳王卫东张嘉程马翎健
关键词:TYPE克隆原核表达
几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2009年
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对采用丙酮沉淀法提取的K型,C49S型和YS型小麦不育系和保持系旗叶小穗发育的单核期和二核期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后发现,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在小穗发育的单核期比同时期相应保持系732B少1条分子量为17 kD的多肽,在小穗发育的二核期比同时期相应保持系732B多1条分子量为17 kD的多肽。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发现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和YS光温敏不育小麦A3017在小穗发育的二核期均多1条分子量大小为17 kD的多肽。该研究选取的两个发育时期均为育性发育的敏感时期,在该时期检测到特异蛋白的存在,说明该特异蛋白极有可能是与育性相关的或者是育性发育所必须的。
武晗马翎健何蓓如李薇靳凤王爱芳
关键词:小麦SDS-PAGE雄性不育系蛋白质
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育性转换过程中叶片和幼穗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9
2009年
为研究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机制,在不同育性条件下,测定了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A3314及其原同型保持系TSP3314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和幼穗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育性条件下,A3314幼穗中酶的变化较叶片对其育性影响大;同一发育时期SOD、POD、CAT活性基本呈现不育条件下比可育条件下低的趋势,特别是在减数分裂期后表现更加明显。MDA含量与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这些结果说明YS型小麦温敏不育系中酶活性与花粉育性密切相关。
宋喜悦胡银岗马翎健李宏斌何蓓如
关键词: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活性氧代谢
三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F_1代穗部性状的效应被引量:3
2003年
为了研究3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以普通小麦品系303,706及利用其回交转育的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瓦维洛夫山羊草(Ae.vavilovii)和牡山羊草(Ae.juvenal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3个普通小麦品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瓦维洛夫山羊草、粘果山羊草、牡山羊草三种细胞质对普通小麦F_1代穗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细胞质相比,三种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有效小穗数和无效小穗数不产生正向和负向的细胞质效应。
余玲董普辉陈小燕马翎健宋喜悦何蓓如
关键词:山羊草细胞质效应普通小麦F1代穗部性状
九二0在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经常遇到的保持系抽穗过晚而产生的花期不遇及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对杂交小麦“901”保持系用“九二0”(赤霉酸钾盐)喷施处理。试验表明,适量喷施“九二0”使保持系株高增加,抽穗期提前,从而使不育系结实率增加.喷施量有效范围为15—90g/hm ̄2、其中以喷施15g/hm ̄2效果最佳,喷施量太大会产生负效应.
奚亚军马翎健何蓓如刘曙东杨存义
关键词: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