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骨折
  • 7篇引流
  • 7篇封闭引流
  • 7篇负压
  • 7篇负压封闭
  • 7篇负压封闭引流
  • 6篇跟骨
  • 5篇跟骨骨折
  • 4篇内固定
  • 3篇软组织
  • 3篇切口
  • 3篇脱位
  • 3篇微创
  • 3篇骨折脱位
  • 2篇引流技术
  • 2篇植皮
  • 2篇植皮治疗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手术
  • 2篇腿损伤

机构

  • 19篇唐山市第二医...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21篇马海东
  • 16篇曲家富
  • 15篇曹立海
  • 14篇杜晓健
  • 12篇李绍光
  • 9篇刘洪达
  • 9篇赵国志
  • 7篇彭义
  • 7篇吴俊
  • 7篇王良
  • 6篇闫荣亮
  • 5篇高建华
  • 3篇孙开艳
  • 3篇高岩
  • 2篇张玲
  • 2篇梁卫东
  • 2篇李建军
  • 2篇马靖华
  • 1篇刘宏达
  • 1篇王晶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传统微创技术治疗外翻常出现第1、2趾骨间皮肤溃烂、行走不适、术后截骨端再移位、第1跖趾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目的:研究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微创技术、三维手法矫正加克氏针有限固定术治疗外翻151例281足,其中132例245足获得随访,男8例,女124例;年龄16~76岁,平均(50.2±10.3)岁;113例双侧226足,19例单侧19足。按Mann外翻分类:轻度98足,中度122足,重度25足。对比手术前后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趾骨间角(IPA)、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跖楔角(MCA)、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AOFAS)评分及前足底压力。结果:随访时间为2~6.25年,平均3.9年。236足外翻畸形完全矫正无复发,6足复发,3足第一跖趾关节炎行关节融合术。前足第2、3跖骨头底部胼胝体的疼痛早期均获得缓解,后期233足的胼胝体疼痛逐渐完全消失,12足未完全消失。囊炎疼痛完全消失;6足趾背内感觉麻木;15足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受限4°~9°。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一例出现感染、骨不愈合、跖骨头坏死和克氏针断裂。术后245足X线片均示HVA<20°,IMA<10°。手术前后各角度变化、AOF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前足底压力由术前第2、3、1、4、5跖骨头依次递减改善为术后第1~5跖骨头依次递减。结论:微创三维矫正有限固定治疗外翻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痛苦少、下地早康复快、矫正彻底不易复发的治疗方法,疗效理想,但亦存在一定弊端如畸形纠正力度不强、转移性跖骨痛等,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孙洋曲家富曹立海赵国志高建华彭义李绍光杜晓健王良吴俊马海东
关键词:微创技术外翻
粉碎性跟骨骨折手术切口的选择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和U形切口入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9例(141足)跟骨粉碎骨折采用外侧改良L形切口或U形切口显露,复位后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后对跟骨进行放射学评估。结果 119例平均随访15.4个月。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22%。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疗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58足,良71足,可10足,差2足,优良率91.5%。结论应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和U形切口入路均可以充分显露术野,保证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固定,减少切口并发症。
陈杰曹立海李绍光梁卫东马海东
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L形切口
微型网状钛板“捆扎式”固定治疗跟骨前结节骨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采用微型网状钛板"捆扎式"固定治疗跟骨前结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3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微型网状钛板"捆扎式"固定治疗跟骨前结节骨折13例(13足)。男8例,女5例;年龄20~53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扭伤9例,高处坠落伤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8 d,平均5.5 d。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5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均未发生骨不连,随访期间无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1例患者行走时跟骰关节偶感疼痛。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部评分标准,获优11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2.3%。结论采用微型网状钛板"捆扎式"固定跟骨前结节骨折,避免了跨跟骰关节固定,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刘洪达李绍光曲平艳曲家富马海东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且获完整随访的15例瘢痕性足踝部畸形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年龄24~56岁,平均38.5岁;左侧6例,右侧9例。均为僵硬型瘢痕挛缩足踝部挛缩畸形。4例跟行足样背屈畸形患者背屈范围为20°-30°,平均24.3°;11例马蹄足样跖屈畸形患者跖屈范围为20°-50°,平均30.2°。个体化设计、组装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器,5例结合有限软组织松解术,3例行踝关节融合术。术后牵伸速度≤1mm/d,分4—6次完成。足踝部畸形完全矫正后保留外固定支架6~8周。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8个月至6年(平均28.0个月)随访。15例患者足踝部畸形矫正后达到踝关节中立位(0°位),较术前平均改善29.4°,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15.1°。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行走功能明显改善。2例患者足踝部畸形完全矫正后部分复发。3例患者踝关节融合术后获骨性愈合。按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结论利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牵伸微创治疗瘢痕性足踝部畸形,不仅能够有效矫正足踝部复杂、多样畸形,而且可避免切开松解延长术后出现的瘢痕皮肤缺损、坏死、伤口不愈合及感染等问题。
曲家富闫荣亮马海东赵国志曹立海
关键词:畸形足伊利扎罗夫技术瘢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52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24~66岁,平均38.9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cm×15cm~35cm×30cm,骨外露面积:6cm×4cm~10cm×5cm。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ⅢA型17例,ⅢB型35例。急诊清创后利用邻近肌瓣转移最大限度覆盖骨外露,缩小骨外露范围,裸露骨质钻数个小孔后使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采用游离植皮术联合持续VSD技术修复创面。小腿及足踝部功能按Lowa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结果52例患者应用VSD技术治疗1~4次,骨外露被完全覆盖时间为6~29d,平均18.2d。所有患者术后获6个月至5年(平均为2年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软组织缺损区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快、质地好,骨外露被快速生长的肉芽组织所覆盖,创面游离植皮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5例发生跟腱挛缩致马蹄足畸形,后期行矫正术。无合并感染、骨坏死和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小腿及足踝部功能按Lowa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33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0.8%。结论VSD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可避免截肢和复杂手术,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曲家富闫荣亮王良吴俊曹立海赵国志孙开艳张玲杜晓健彭义李绍光马海东高建华刘洪达
关键词:引流术腿损伤
距骨外侧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距骨外侧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2月-2009年3月,收治21例距骨外侧突骨折男性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33.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摔伤2例,扭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至就诊时间为2h~26d。骨折根据Hawkins分型:Ⅰ型4例,Ⅱ型15例,Ⅲ型2例。根据术前CT检查,骨折块≥1cm×1cm×1cm以及移位≥1mm者,采用切开复位AO中空钛钉固定14例,自制门形钉固定1例,可吸收螺钉固定2例;4例骨折块≤0.6cm×0.5cm×0.5cm以及移位≤1mm者,采用骨块摘除2例,克氏针固定1例,石膏固定、保守治疗1例。对损伤韧带同时行修复重建。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5个月~8年。术后患肢踝部无明显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X线片示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周。采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获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24%。结论对于距骨外侧突骨折,应根据骨折块大小及骨折移位程度选择治疗方法 ;对同时伴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应积极修复,避免慢性外踝不稳定的发生。
高建华曲家富闫荣亮杜晓健曹立海赵国志吴俊彭义王良李绍光王洪涛马海东
关键词:韧带损伤
单纯第一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治疗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单纯第1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治疗9例(9足)单纯第1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男7例,女2例;年龄22—65岁,平均38.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例,扭伤3例。根据Myerson跗跖关节骨折脱位分型,均为B1型。其中3例骨折端骨质压缩。受伤至手术时间2。4d,平均2.7d。结果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1个月一3年,平均1年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0~12周,平均10.8周。术后5例固定接骨板靠近关节侧的螺钉断裂,未作特殊处理;9例均于术后6个月~2年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标准评分为80。95分,平均88.4分。结论微型接骨板跨关节桥式支撑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减少关节面损伤、断钉易取出等优点,是治疗第1跖骨基底部闭合性粉碎骨折脱位理想方法之一。
杜晓健吴俊马海东曲家富曹立海赵国志
关键词:微型接骨板
Cedell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Ce,dell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10-04-2013-11诊治Cedell骨折14例(14足),利用X线片及冠状位CT明确诊断,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螺丝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按照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OFAS)的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足功能。结果11例术后获随访15个月-5年,术后6个月疗效按AOFAS评分标准:优5例,良6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是治疗移位Cedell骨折的良好方法。
杜晓健吴俊马海东曲家富王良刘洪达
关键词:距骨内固定
负压封闭引流在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辅助治疗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病例108例。受伤机制为压砸伤、挤压伤、车祸伤。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VSD组56例及对照组52例,伤足消肿后分别行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关节融合术。VSD组应用VSD技术覆盖伤口及创面,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适度缝合伤口,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定期换药治疗。结果VSD组与对照组术前住院时间(16d比28d)、总住院时间(33d比53d)、伤口一期愈合(29例比12例)、延长换药后愈合(16例比13例)、植皮后愈合(9例比17例)、皮瓣转移术后愈合(2例比10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足部Maryland评分,VSD组均值88.8(55~98,中值:91.5)分;对照组均值:84.9(38-97,中值:91.00)分,应用中值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5,P〈0.05。后期恢复效果评级:VSD组:优39例,良12例,可5例,差0例;对照组:优29例,良8例,可11例,差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辅助治疗足部闭合复杂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术前等待及总住院时间,提高了伤口的直接愈合率,降低了后期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替代治疗率,减少了副损伤,增加了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概率,降低了关节融合率。
马海东高岩李绍光白洁杜晓健刘洪达李建军梁卫东曹立海曲家富
关键词:跗关节引流封闭敷料脱位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应用VSD联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
曲家富李绍光马海东高建华刘洪达闫荣亮吴俊王良曹立海赵国志孙开艳杜晓健彭义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腿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