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的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后鞍底重建的方法与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60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患者按是否给予鞍底重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治疗中联合鞍底重建。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0±2.68)mL比(14.34±2.53)mL,t=0.208 1,P=0.835 9];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良好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0.0%比56.7%,χ~2=6.472 8,P=0.010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6.7%比20.0%,χ~2=7.471 3,P=0.006 2)。结论对垂体腺瘤应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联合鞍底重建,可提高患者日常工作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较少,而鞍底重建可根据有无脑脊液漏进行选择。
- 马俊伟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沈李奎向海涛
- 关键词: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临床疗效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前交通动脉及其周围区域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complex,ACoAC)周围区域是颅内病变常见的发病区域,了解此区域内镜下的解剖关系对进行相关病变的手术有很大的帮助。
- 李盛善蔡恩源肖瑞霞李环廷马俊伟张亚召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周围区相关病变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的98例患者,其病理结果均为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分别行内分泌学检查,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垂体MRI。结果肿瘤全切除率78.6%(77例),次全切除率16.3%(16例),部分切除率5.1%(5例)。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者18例,激素水平较术前下降或完全恢复至正常者35例;发生脑脊液漏6例,其中4例经腰大池置管后治愈,另外2例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治愈,暂时性尿崩5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马俊伟蒋栋毅陈寒春周强杨德宝沈李逵费喜峰向海涛王之敏
- 关键词:神经内镜垂体肿瘤手术经鼻蝶入路
- 鼻内镜下鼻中隔正中入路治疗额窦病变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正中入路治疗额窦病变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上对鼻中隔与额窦相邻解剖结构分别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中鼻甲垂直部与水平部交接点与鼻中隔相对应的点称为M点,M点到鼻骨的水平距离为(20.07±6.21)mm,M点到额窦底内侧最前端距离为(27.59±7.71)mm,M点到额窦底内侧最后端距离为(25.35±6.69)mm,中鼻甲根部颅底附着处到第一嗅丝的距离为(5.53±1.41)mm,额窦底前后径为(7.62±2.45)mm,额窦底左右径为(9.41±3.37)mm,额窦间隔上下径为(16.97±3.23)mm,额窦间隔前后径为(12.34±2.23)mm。中鼻甲根部颅底附着处与第一嗅丝的连线与鼻颅底呈65°角。结论鼻中隔顶端前份和额窦底相连,中鼻甲垂直部和水平部交接点与鼻中隔相对应的点即M点以及中鼻甲根部颅底附着处与鼻中隔夹角处的第一嗅丝是鼻内镜下鼻中隔正中入路治疗额窦病变手术的重要安全标志,通过尸头解剖模拟鼻中隔正中入路和解剖学测量,认为鼻中隔手术入路是可行的。
- 马俊伟刘婷婷张念凯
- 关键词:额窦鼻内镜检查
- 鼻内镜下鼻中隔正中进路行额窦底壁切除的可行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额窦底壁鼻中隔正中进路的可行性。方法:①对60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进行CT扫描,并进行三维CT重建。②取30例尸头紧贴一侧鼻中隔沿矢状线锯开,对重要解剖标志进行相关解剖学观测。③结合CT和解剖学数据,在30例尸头上,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正中入路额窦模拟手术。记录模拟手术时间、手术步骤、手术过程中手术标记的寻找、鼻内镜度数的视野影响、视野中额窦各壁的可视度、手术器械的影响、鼻中隔以及嗅丝的损伤程度等等。结果:①额窦底后缘均在中鼻甲根部的前端,中鼻甲根部均附着于筛顶与筛板交界处。②中鼻甲垂直部与水平部交接点与鼻中隔相对应的点称为M点,M点到鼻骨的水平距离为(20.07±6.21)mm,M点到第一对嗅丝距离为(24.38±7.68)mm,第一对嗅丝到额窦底后缘距离为(9.57±2.73)mm,中鼻甲根部附着缘到额窦底后缘距离为(5.38±1.23)mm,额窦底壁前后径为(7.62±2.45)mm,额窦底壁左右径为(9.41±3.37)mm,额窦间隔上下径为(16.97±3.23)mm,额窦间隔前后径为(12.34±2.23)mm。③结合CT和解剖学测量,在鼻内镜下完成鼻中隔正中入路的额窦手术,模拟手术平均时间为1h45min。鼻内镜0°镜下的视野可以观察到部分额窦内侧壁、后壁和顶壁,30°镜下完成鼻中隔切除,0°镜下暴露额窦底壁并将其切除,70°镜下3例不能观测到额窦外侧壁,30例均能观测到部分额窦顶壁、内侧壁、前壁以及后壁,鼻中隔损伤范围约为2.23cm×2.59cm,嗅丝未见损伤。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正中径路容易寻找额窦,以此进路进行额窦底壁切除是可行的。
- 马俊伟刘婷婷李薇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张念凯
- 关键词:额窦内镜检查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