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莉莉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护理对策探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探讨复杂性眼外伤儿童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4-01~2014-12之间收治的66例复杂性眼外伤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做好系统的护理配合工作,保证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手术器械的齐全等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儿的视力水平能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复杂性眼外伤儿童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病情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谢荣荣顾莉莉
- 关键词: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护理对策
- 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58例88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眼底吲哚青绿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和OCT检查,以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后给予驱梅治疗并随访。结果本研究中87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针尖样、锯齿样突起,86眼视网膜外界膜及肌样体带、椭圆体带结构不清、消失,68眼玻璃体内高反射点,16眼视网膜浅脱离。驱梅治疗后,87眼中79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针尖样、锯齿样突起完全恢复,86眼中62眼视网膜外界膜及肌样体带、椭圆体带部分显示,16眼视网膜浅脱离均恢复。结论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底OCT主要特征为受累视网膜色素上皮针尖样、锯齿样突起,外界膜及肌样体带、椭圆体带显示不清或消失以及视网膜浅脱离,早期正规治疗后上述特征恢复良好。
- 顾莉莉王彦荣高凡李海辉李梅王琦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角膜内皮炎临床诊治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炎临床表现以眼红、疼痛,急性视力降低为主,个别患者可以出现高眼压,经抗病毒及抗炎治疗后角膜水肿减轻,眼压降低,视力提高。结论:角膜内皮炎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后,应用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满意。
- 封慧顾莉莉
- 关键词:角膜内皮炎临床症状诊治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3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愈合及局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90眼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毕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A组(研究组)术毕立即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次日给予3g/L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1次/晚),术后7d取下角膜接触镜;B组(常规用药组)常规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1次/晚);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3g/L玻璃酸钠滴眼液(4次/d)。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的眼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A组术后6h,1、3d疼痛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d,三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d,三组均无完全愈合者;术后2d,A组的角膜上皮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P=0.015),而A组和C组及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A组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早期应用3g/L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加快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减轻局部疼痛,显著改善患眼局部舒适度。
- 高凡顾莉莉王彦荣王琦
- 关键词:翼状胬肉软性角膜接触镜
- 连续全遮盖法治疗双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连续q全遮盖法治疗双眼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双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阿托品组60例与遮盖组66例,遮盖组采用连续全遮盖法治疗,阿托品组给予阿托品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最佳矫正视力、电位潜伏期、波幅。结果:两组治疗期间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遮盖组与阿托品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和88.3%,遮盖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品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都高于治疗前,且遮盖组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也明显高于阿托品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电位潜伏期都较治疗前明显缩短,而波幅明显增强(P<0.05),且遮盖组治疗后的潜伏期明显短于阿托品组,而波幅显著强于阿托品组(P<0.05)。结论:连续全遮盖法治疗双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视力,促进神经元的兴奋性。
- 王琦郭长梅孙炜王彦荣顾莉莉李梅张俊霞高凡
- 关键词:阿托品安全性有效性
- 局限性脉络膜骨瘤合并脉络膜凹陷继发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雷珠单抗治疗一例
- 2017年
- 患者男,39岁。因“左眼视物变形1周”入院。患者自幼左眼视力差,未引起重视。1周前无诱因出现左眼视物变形,于2015年11月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其他疾病等,全身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2,验光:右-0.50DS/-0.50×90°→1.0;左-2.50DS/-1.50×65°→0.3,眼压:右眼13mmHg,左眼12mmHg,左眼前节(-),眼底:视盘圆,边界清,颞上方视网膜青灰色改变约6PD边界欠清楚,黄斑区灰黄色病灶、外围出血,黄斑中心凹反射不见;右眼未见异常。
- 钟文金顾莉莉李海辉高凡王彦荣谢晶
- 关键词:脉络膜骨瘤继发凹陷全身体格检查视物变形
- 改良Parks切口联合直肌线状折叠术治疗共同性斜视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改良Parks切口联合直肌线状折叠术治疗共同性斜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对我院2010-06/2012-12采用显微镜下改良Parks切口联合直肌线状折叠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105例157眼进行研究,分析其术后1wk;1,3,6mo的斜视度数变化。结果: 术后1wk;1,3,6mo斜视度与术前斜视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与6mo斜视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无眼前节缺血、结膜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Parks切口联合直肌线状折叠术治疗共同性斜视,术后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 王琦顾莉莉王彦荣
- 关键词:共同性斜视手术
- 不同方法拆除10/0眼结膜缝线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2. 5mL注射器针尖拆除结膜缝线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对比研究的方法,对166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传统组与实验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拆除结膜缝线后,观察患者当时出血程度,并调查患者满意度以及疼痛度。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Z=4. 654,P <0. 001);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Z=6. 755,P <0. 001);两组患者出血程度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Z=3. 718,P <0. 001)。结论采用2. 5ml注射器针头斜面挑割方法直接割断10/0眼科缝线,此方法简单实用,减轻拆线过程中患者痛苦程度,减少出血,患者满意度高。
- 刘彩金王彦荣顾莉莉
- 关键词:结膜拆线注射器
- 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梅毒性后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6例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确诊的梅毒性后葡萄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26例(40只眼)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双眼发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1~58岁,平均40岁。患者均以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为主诉。眼底检查可见22只眼的视乳头轻度充血,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8只眼的后极部有黄白色病灶;6只眼的视乳头充血肿胀;其余4只眼的眼底改变不明显。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显示40只眼的视乳头有荧光素着染或呈强荧光,26只眼的视网膜静脉有荧光素渗漏灶,6只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有荧光素积存,6只眼出现黄斑囊样水肿。40只眼均行脉络膜吲哚氰绿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眼底后极部有鳞状或播散性的弱荧光改变。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类药物,病情严重者辅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期口服治疗,32只眼视力提高,眼底病变消退。结论梅毒性后葡萄膜炎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正规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 顾莉莉路磊吴栋李梅
- 关键词:梅毒葡萄膜炎
-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临床特征、分型及眼底血管造影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7只眼)外伤性脉络膜破裂患者临床资料。17例(17只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8只眼同时行脉络膜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FFA检查,17只眼中9只眼FFA早期病损部位呈条状或弯月形透见荧光或弱荧光,晚期呈现强、弱荧光或着染,或由于出血遮蔽难以显示破裂部位、大小及形态。ICGA检查,5只眼视网膜出血不多,早期表现为破裂灶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破裂处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断裂,大血管连续性良好,或者大血管亦断裂,晚期可清晰显示脉络膜破裂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多少。3只眼合并浓厚的出血,造影早期亦看不到明显改变,晚期则可见破裂灶。结论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如果合并眼底出血时,ICGA检查优于FFA,并可以根据ICGA检查将其分为脉络膜全层破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CBRC)断裂。
- 顾莉莉王琦吴栋杜秀梅刘洋秦曦
- 关键词: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眼底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