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宝昌

作品数:77 被引量:1,01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经济管理
  • 60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人口
  • 19篇生育率
  • 16篇计划生育
  • 15篇生育政策
  • 11篇人口学
  • 10篇性别比
  • 9篇人口问题
  • 9篇出生性别
  • 9篇出生性别比
  • 8篇低生育
  • 8篇生育
  • 8篇生育水平
  • 7篇低生育率
  • 7篇生育意愿
  • 7篇总和生育率
  • 6篇人口控制
  • 6篇人口普查
  • 6篇生育率下降
  • 6篇城市
  • 5篇人口结构

机构

  • 50篇中国人民大学
  • 15篇中国人口情报...
  • 8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人口信息...
  • 4篇中央财经大学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山西省社会科...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人口计生...
  • 1篇上海市人口与...

作者

  • 76篇顾宝昌
  • 4篇解振明
  • 3篇张银锋
  • 3篇祁静
  • 3篇朱晓
  • 2篇彭希哲
  • 2篇王涤
  • 2篇徐毅
  • 1篇姚远
  • 1篇茅倬彦
  • 1篇王丰
  • 1篇于学军
  • 1篇刘鸿雁
  • 1篇穆光宗
  • 1篇曾毅
  • 1篇杨书章
  • 1篇薛永玲
  • 1篇陆杰华
  • 1篇谭克俭
  • 1篇陈友华

传媒

  • 10篇人口研究
  • 9篇中国人口科学
  • 7篇人口与经济
  • 7篇人口与计划生...
  • 4篇市场与人口分...
  • 4篇人口与发展
  • 4篇人口与社会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方人口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青年探索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农村工作通讯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中国改革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你一生工作多少年?——关于退休年龄的人口学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在法定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及预期寿命的不断变化,不仅个人生命历程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期压缩和退休期延长,而且也影响到整个人口代际之间的供给变化。显然,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已经滞后于我国人口的实际变动。本研究主要采用联合国《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的预测数据,以人生三个时期(成长期、工作期和退休期)的相互变动来反映个人生命历程各阶段及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展示退休年龄的适当推延是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有助于释放因教育程度提高而挤压的工作时间,延长劳动人口自我积累的时间,同时也能够缓解代际之间的供给压力。
顾宝昌朱晓祁静
关键词:退休年龄生命历程人口年龄结构抚养比
关于退休年龄的人口学分析
2017年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退休年龄调整的判断离不开对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探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只是以退休年龄调整对人口产生的影响作为背景来加以评述,并未详细展开和探讨。此外,目前对于退休年龄调整的研究多聚焦于城镇人口,从城镇赡养负担水平及养老金支出的角度进行论证未免显得有点拘泥,主要原因是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已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界限,使社会养老保险向着城乡一体化转变。
顾宝昌朱晓朱晓
关键词:退休年龄城乡二元化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城镇人口
生育意愿:是确定值还是区间被引量:7
2017年
本文以2015年先后在北京和天津开展的"居民生育意愿和行为研究"为例,探讨个体生育意愿存在区间范围的现象。研究证实,在数量方面,两成以上的人计划生育1到2个孩子,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育了1个或者2个。在性别方面,"儿女双全"是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但是可能仅有不到一成的人会为了实现"儿女双全"而坚持生育两个孩子。有性别偏好并不意味着就会人为选择子女性别,只有拥有强烈性别偏好的人群规模才会与出生性别比升高密切相关。在年龄方面,实际生育子女的年龄在理想生育年龄3岁左右的范围内,都被认为是满意的。充分认识到个体生育意愿并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存在一个区间范围,这对于生育水平的预测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张银锋侯佳伟顾宝昌
关键词:子女数量生育年龄
中国的特大城市:主导性和一体化
1988年
引言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人口大约为3.3亿,几乎占全国人口的32%。近年来,中国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尽管1983年至1984年间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1984年有400多个地方由农村改划为城市所致,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
D.L.鲍思顿顾宝昌
关键词:一体化城市人口城市化统计年鉴农村
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孕产保健需求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孕产保健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根据"2015年北京市育龄妇女孕产卫生保健需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分析纳入人群的基本特征、孕产情况、孕产保健需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产保健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生育二孩妇女中,70.0%以上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近75%妇女有工作,50%以上妇女的家庭年收入<10万元,≥35岁生育二孩的妇女比例超过25%,二孩意外妊娠比例约占40%。正妊娠二孩(OR=1.43,95%CI=1.00~2.04)、夫妻双方均是北京市户籍(OR=0.60,95%CI=0.40~0.89)和孕前有准备(OR=0.67,95%CI=0.47~0.97)的妇女更需要孕期的营养指导。家庭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OR=1.89,95%CI=1.28~2.78)、第一孩是男孩(OR=0.67,95%CI=0.47~0.96)和经历过人工流产(OR=1.68,95%CI=1.07~2.62)的妇女更需要产后处理两个孩子关系的指导。结论:未来需要特别关注高龄产妇生育安全和意外二孩妊娠。孕产妇对不同阶段孕产保健需求存在差异。
祁静茅倬彦顾宝昌
关键词:人口学特征
谈谈计划生育中的人权和生殖权利问题
1995年
谈谈计划生育中的人权和生殖权利问题顾宝昌如何认识计划生育中的人权和生殖权利的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考虑,这在国际上也还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是,就我国而言,我想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对这个问题要从总体上有一个把握,这包括三点,即:...
顾宝昌
关键词:计划生育人口控制人权生理素质生殖
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被引量:134
2011年
1生育意愿的概念与现实意义 生育意愿是出于个人或家庭对子女的偏好、考虑到各种限制条件后的生育愿望表达,包括期望生育的子女数量、性别、生育时间和间隔。理想子女数量和性别结构反映的是普遍可接受的社会价值和生育观念,从概念上和测量上都与生育意愿有差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全国性问卷调查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更接近理想子女的概念,如1997年、2001年和2006年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
顾宝昌
关键词:生育意愿问卷调查生育行为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子女数量
我对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认识
2007年
当我在八十年代初由北京大学选派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奖学金到美国攻读人口学的时候,我一心想的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多又增长快,解决之途就是通过降低生育率减少人口增长。为此,我用心研读各种关于生育问题的理论、学说和方法以加强自己对生育问题的认识。尽管我打算以中国生育问题作博士论文并没有如愿,中国生育率下降还是成为我在国内外发表的第一篇人口学论文的主题。
顾宝昌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联合国人口基金低生育率生育率下降人口学
生育政策应从控制人口转向服务群众
2013年
在人口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生育政策应从以数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控制人口转向服务群众,积极应对低生育率和高迁移率对社会的影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研究成果不断发表。其中颇为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既看到四川、贵州、湖北等地由于人口大量外流而造成的“外流型”人口负增长,也看到广东、上海、苏南等地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而造成的实际人口的猛烈正增长。这一切表明,我国正进入由人口迁移和流动主导人口态势的时期:、这一人口新时期的出现,对于传统的人口思路和人口观念提出巨大挑战。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人口思维习惯,即人口形势主要取决于生育形势,认为只要了解了一个地方的生育形势,也就把握了一个地方的人口形势。当前的人口形势表明,这种以生育为中心的人口思路已经远远滞后于变化了的人口现实。
顾宝昌
关键词:控制人口生育政策服务群众人口形势全国人口普查人口负增长
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看农村人口生育转变的异常现象被引量:1
1991年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会看到有些地区人口生育水平的转变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而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的现象,我们称这种现象为人口生育转变的异常现象。 本文拟从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的实地调查中得到的资料,论述产生人口生育水平异常转变的原因及其启示。
顾宝昌于学军
关键词:人口生育生育转变生育水平人口增长农村人口人口控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