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明
- 作品数:18 被引量:3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感宁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采用TLC法对抗感宁冲剂中鱼腥草、大黄和片姜黄进行了鉴别试验;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冲剂中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重视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袁珊琴董剑英杨振生顾国明
- 关键词:薄层扫描法
- T-2毒素提取分离方法的改进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报道从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M-20大米培养物中提取分离T-2毒素的新方法.用70%乙醇渗漉得到粗毒素,经一次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用苯:石油醚结晶和丙酮:正己烷重结晶,即可得到白色针状结晶.根据熔点、红外、质谱(FD-MS,EI-MS)H核磁共振谱及高效薄层等分析,确证此结晶为T-2毒素.气相色谱分析纯度为98.34~99.59%.本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 马其云顾国明
- 关键词:T-2毒素
- 缬草属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 1992年
- 本文全面综述了缬草属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对镇静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植物组织培养作了概述。
- 袁珊琴顾国明
- 关键词:生物活性化学成分药理学
- 地黄低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与高血糖大鼠糖代谢的调节作用被引量:91
- 1996年
- 地黄低聚糖(100mg/kg×15dip)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高血糖水平,增加肝糖原含量,减低肝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地黄低聚糖对正常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预防葡萄糖及肾上腺素引起之高血糖症。切除肾上腺后,地黄低聚糖对葡萄糖性高血糖的预防作用消失。上述结果表明地黄低聚糖不仅可以调节实验性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亦可调节生理性高血糖状态。
- 张汝学顾国明张永祥周金黄
- 关键词:高血糖实验性糖尿病地黄糖代谢低聚糖
- 地黄寡糖的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5
- 2000年
- 目的:研究地黄寡糖在小鼠及大鼠体内的吸收和吸收部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荧光衍生化法测定小鼠口服和静脉注射水苏糖后的血药浓度;大鼠原位肠灌流模型研究水苏糖的吸收和吸收部位;肠抑菌实验观察水苏糖在肠道内的代谢。结果:口服吸收快但很少,生物利用度为3.82%。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率分别为6.03%、13.80%、8.33%和0.53%,在大肠内不吸收。正常组及卡那霉素抑菌组的小鼠灌服水苏糖3h后,两组肠内的水苏糖残存量分别为8.6%和93.4%。结论:水苏糖口服吸收少,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上部,未吸收的水苏糖在肠内被细菌破坏。
- 郑年新阮金秀张永祥葛召恒顾国明
- 关键词:地黄寡糖水苏糖肠内细菌吸收动力学
- 枸杞多糖体外对正常及衰老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7
- 1999年
-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 对免疫细胞功能的直接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淋巴细胞增殖、溶血空斑和Fura2AM 双波长荧光测定等方法。结果:LBP体外应用对正常小鼠及快速老化模型SAMP8 和抗快速老化模型SAMR1 脾细胞增殖反应具有直接促增殖作用,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脾抗体形成细胞(PFC) 数目,迅速诱导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内[Ca2 + ]i 的增加,并有一定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枸杞多糖对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有直接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其增加细胞[Ca2 + ]i 有关。
- 齐春会张永祥陈保文顾国明
- 关键词:枸杞多糖抗体形成细胞游离CA^2+
- 地黄多糖对正常小鼠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及外周血像的影响被引量:57
- 1996年
- 本文采用实验血液学研究造血系统功能的常规方法,研究了地黄多糖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祖细胞及外周血像的作用。结果表明,地黄多糖20mg/kg·d×6dip可促进正常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CFU-S)的增殖,10~40mg/kg·d×6dip可明显促进粒单系祖细胞(CFU-CM)和早期、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BFU-E)的增殖分化,并在外周血像中有一定的反映。
- 刘福君程军平赵修南汤建芳茹祥斌冯杏婉顾国明
- 关键词:外周血地黄血像多糖祖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小鼠
- 蛇足石杉生物碱成分的研究(Ⅲ)被引量:15
- 1995年
- 从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中分得4个生物碱(Ⅰ~Ⅳ).经光谱鉴定,分别为去-N-甲基-β-obscurine(Ⅰ),lycopodine(Ⅱ),lycodoline(Ⅲ)和6-α-羟基-lycopodine(Ⅳ)。其中碱Ⅰ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袁珊琴冯锐顾国明
- 关键词:蛇足石杉生物碱化学结构
- 菊叶三七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9
- 1990年
- 从菊科蒂叶三七植物中分离出六个生物碱,对其中四个进行了鉴定。光谱数据证明:生物碱Ⅰ和Ⅱ分别为已知的千里光碱(senecionine,Ⅰ)和千里光菲灵碱(seneciphylline,Ⅱ),生物碱Ⅲ和Ⅳ为新成分,分别命名为菊三七碱甲(sineciphyllinine,Ⅲ)和菊三七碱乙[(E)-seneciphylline,Ⅳ]。
- 袁珊琴顾国明魏同泰
- 关键词:菊叶三七
- 菲类生物碱的1HNMR研究
- 菲类生物碱是1-(2-胺基乙基)菲的衍生物,虽然其分子结构中没有含氮杂环,但是由于这类化合物常与阿朴菲类生物碱共存于同一科属植物中,并且从生源关系角度讲,二者关系密切,即菲类生物碱是阿朴菲类生物碱的盐经过Hoffmann...
- 屈会化顾国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