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勇

作品数:37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结肠
  • 6篇胃癌
  • 6篇镜检
  • 5篇肿瘤
  • 5篇免疫
  • 5篇溃疡
  • 5篇肠镜
  • 5篇肠镜检查
  • 4篇蛋白
  • 4篇幽门螺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免疫组织
  • 4篇结肠镜
  • 4篇结肠镜检
  • 4篇结肠镜检查
  • 3篇幽门螺旋杆菌
  • 3篇食管
  • 3篇细胞
  • 3篇消化性溃疡
  • 3篇螺旋杆菌

机构

  • 36篇武警陕西总队...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空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武警部队后勤...
  • 1篇西安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37篇顾勇
  • 18篇段炜
  • 13篇笪晨星
  • 12篇李娜
  • 10篇吴秀华
  • 8篇孟宏涛
  • 8篇杨艳
  • 7篇杨姝洁
  • 5篇何利红
  • 3篇冯塘
  • 3篇杨爱华
  • 2篇沙素梅
  • 2篇吕韶敏
  • 2篇郑清莲
  • 2篇惠增骞
  • 2篇王淑英
  • 2篇杨艳
  • 2篇田秋梅
  • 2篇王兰
  • 1篇谈昀

传媒

  • 14篇武警医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新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四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42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标准四联组(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新四联组(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环丙沙星),A、B两组用药疗程14d。C组序贯治疗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5 d,随后埃索美拉唑+环丙沙星+替硝唑再治疗5 d)。比较3组患者Hp根除率,随访3、6个月的Hp再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C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9%、95.7%,优于A组的85.0%(P<0.05),随访3个月A、B、C组再感染率分别为10.1%、6.2%、7.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A组Hp再感染率为26.9%,显著高于B、C两组的13.8%、11.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环丙沙星为基础的新四联及10d序贯疗法高效、复发率低、安全、患者依从性好,可推荐作为抗Hp治疗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顾勇杨艳王兰李娜惠增骞段炜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序贯疗法
肝细胞癌ZI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ZI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集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武警陕西总队医院6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细胞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IC1 mRNA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I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ZIC1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ZIC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频发甲基化(P<0.05),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分级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启动子区甲基化是ZIC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ZIC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笪晨星顾勇段炜
关键词:甲基化肝细胞癌
图示法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索和研究图示法宣教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2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图示组和常规组,各130例,采用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图示组将涉及的复杂医学专业知识(肠道准备操作步骤及正确的粪水性状等)用形象简单的图示直观地告知患者,常规组则应用传统的宣教模式交代肠道准备事项,比较两种方法对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结果图示组的肠道准备合格率高于常规组(88.5%vs 75.4%,P=0.006),按Boston肠道清洁度评分准则,图示组总评分及左、右侧结肠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 <0.05),但中间结肠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进镜时间无差别,但图示组的退镜时间低于常规组(P=0.008)。息肉检出率比较,图示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6)。图示组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 <0.05),且睡眠质量更好(72.3%vs 59.2%,P=0.026)。结论图示法宣教可以提高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并可以明显增加息肉检出率及患者舒适度。
顾勇杨艳孟宏涛李娜杨姝洁任艳芳马婉容
关键词:结肠镜肠道准备
2种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常规药物治疗原则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粘膜,疗程4~6周。我院消化科对2种用药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旨在从中找出较佳的治疗方案和疗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吴秀华马勇智李娜冯塘顾勇杨姝洁张荣利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成本-效果分析用药方案
肝源性溃疡与肝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的发生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吲哚青绿负荷试验15 min潴留率(indocynine green race 15 ICGR15)之间的关系。【方法】377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应用Child-pugh分级及ICGR15评价肝功能。【结果】377例肝硬化患者发生HU128例(34%);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A、B、C三级HU的发生率分别为17.64%、34.4%、47.96%(P〈0.05)I;CGR15值〈10%、10%-20%、〉20%三组HU的发生率分别为11.94%、31.29%、68.75%(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ICGR15值越高HU的发生率越高,联合Child-pugh分级及ICGR15能更好的评估肝硬化患者发生HU的风险。
段炜潘社棉孟宏涛杨爱华顾勇
关键词:肝硬化肝源性溃疡肝功能吲哚青绿
部队官兵消化性溃疡两种治疗方案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在部队官兵中更为多发。为此,笔者根据武警部队官兵的患病特征而设计了一种新的治疗PU的方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PU的常规药物治疗原则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疗程为4—6周。笔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比较了两种用药方案治疗PU的疗效,旨在从中找出较佳的治疗方案,与常规用药相比较,泮托拉唑注射粉针治疗缩短了疗程,对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吴秀华冯塘顾勇李娜杨姝洁笪晨星何利红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胃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大乳头时透明帽的辅助观察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胃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大乳头时透明帽的辅助观察效果。方法选取72例拟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透明帽辅助进行检查,对照组为单纯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完整观察和其他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中,33/36(91.7%)的患者完成了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完整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36(52.8%)(P<0.001)。从食管插管到观察大乳头的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有更高的十二指肠疾病检出率(16.7%vs 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明帽辅助胃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大乳头更便于观察,成功率更高,且可以缩短观察时间。
顾勇杨艳段炜李娜笪晨星邢娜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透明帽
血清CA19-9,β2-MG和CA242联合检测诊断结肠癌
2007年
顾勇杨艳杨姝洁王陵
关键词:结肠肿瘤CA19-9Β2-微球蛋白CA242
早期胃癌内镜、病理检查特征及其浸润深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病理检查特征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胃镜下诊断+活组织病理检查及手术后病理确诊为EGC的72例患者资料,分析内镜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EGC的内镜、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浸润深度相关性。结果 EGC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分化程度、内镜下形态学分型均与浸润深度无相关性。病灶大小直径≥2 cm者,15例侵及黏膜下层,占60.0%,病灶大小与浸润深度存在统计学关联(χ2=22.273,P=0.000,Cramer’s V=0.556);病灶部位与浸润深度存在统计学关联(χ2=17.743,P=0.000,Cramer’s V=0.496),上部侵及黏膜下层占77.78%,而中部及下部仅12例侵及黏膜下层(19.05%)。结论 EGC的病灶部位、病变大小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探索EGC浸润深度相关的内镜及病理表现规律,可为EGC的检出、治疗与预后判断提供进一步指导依据。
顾勇田秋梅何利红王淑英段炜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病理特征
胃食管连接部/贲门癌根治术术式选择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连接部/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及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分析2004-10至2013-05行胃食管连接部/贲门癌根治切除术患者89例资料,其中26例为近端胃切除术后食管残胃吻合重建(食管胃吻合组),42例为全胃切除术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重建(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21例行近端胃切除术后限制性双通道折叠空肠间置重建(西京术式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营养状态以及术后生存率。结果食管胃吻合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另两组(均P<0.05);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另两组,但营养指标方面不如另两组(均P<0.05);3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均P<0.05);3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40,P=0.803;χ2=0.234,P=0.890;χ2=0.045,P=0.978)。结论三种胃食管连接部/贲门癌手术生存率相似,近端胃切除术加食管残胃吻合创伤性小,近端胃切除术加限制性双通道折叠空肠间置重建术后生活质量更高,临床应根据医师手术技巧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方案。
卢翔李向阳段炜顾勇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