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艳芳

作品数:31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1篇单克隆
  • 11篇克隆
  • 10篇单克隆抗体
  • 10篇抗体
  • 9篇细胞
  • 8篇化疗
  • 6篇升白
  • 6篇双黄
  • 6篇肿瘤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肺癌
  • 5篇骨髓
  • 5篇骨髓抑制
  • 4篇升白冲剂
  • 4篇双黄升白冲剂
  • 4篇线粒体

机构

  • 1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7篇北京蛋白质组...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鞠艳芳
  • 10篇焦顺昌
  • 10篇孙启鸿
  • 9篇高建恩
  • 7篇杨金菊
  • 7篇柳晓兰
  • 7篇刘蓉
  • 5篇李方
  • 5篇徐振晔
  • 5篇高媛
  • 4篇吴继
  • 4篇朱晏伟
  • 4篇周卫东
  • 4篇张晖
  • 4篇杨俊兰
  • 4篇刘莉
  • 3篇燕翔
  • 3篇邓海滨
  • 3篇杜雪梅
  • 3篇陈志成

传媒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2007亚太...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2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克隆抗体识别PDC-E2表位的鉴定
<正>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肝硬化是PBC的晚期结果。近年来国外及我国对本病的报道均有上升趋势。迄今为止本...
刘莉高媛鞠艳芳杨金菊何湘吴琼李戬宋颖博陈勇杜雪梅徐菡柳晓兰高建恩孙启鸿
文献传递
烯脂酰辅酶A水解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烯脂酰辅酶A水解酶(enoyl CoA hydratase,ECHS1)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正常成人肝组织匀浆离心并分离线粒体,用线粒体总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并通过间接ELISA、Western blot、免疫沉淀、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对mAb进行特异性鉴定,通过Uni-ZAP XR正常成人肝脏cDNA表达文库筛选鉴定抗原。结果: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人ECHS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BGB095。该mAb的Ig亚类(型)为IgG1(κ),可用于ELISA检测、Western blot、免疫沉淀、免疫组化等实验。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ECHS1的mAb,为代谢疾病和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刘蓉鞠艳芳杨金菊杜雪梅陈勇刘莹高建恩孙启鸿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线粒体
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人类肝脏线粒体蛋白质组中的抗原优势蛋白
2010年
对线粒体蛋白质组的鉴定和分析有助于理解线粒体的功能和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能量代谢、凋亡、自由基产生、产热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等.本实验旨在鉴定人类肝脏线粒体蛋白质组中的抗原优势蛋白.用线粒体蛋白质作为免疫原,经过细胞融合、筛选和克隆,制备了240多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单克隆抗体识别的线粒体蛋白抗原通过人类肝脏cDNA表达文库筛选方法鉴定,相应的线粒体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通过免疫组化证实.发现了肝脏线粒体中6个抗原优势蛋白,分别被至少两种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这6个蛋白分别是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线粒体3-酮酯酰辅酶A硫解酶)2、醛脱氢酶1家族A1、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二氢硫辛酰胺S乙酰转移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E2组分)、烯酰辅酶A水合酶1和羟基类固醇(11β)脱氢酶1.这些单克隆抗体有望应用于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相关研究,如去除优势蛋白、蛋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和验证等.
鞠艳芳杨金菊刘蓉柳晓兰杜雪梅刘莉陈志成迟俊刘淑娥高媛高建恩贺福初孙启鸿
关键词:线粒体单克隆抗体肝脏
性腺外内胚窦瘤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鞠艳芳李方焦顺昌杨俊兰
关键词:内胚窦瘤
双黄升白冲剂防治化疗骨髓抑制临床与实验研究
双黄升白冲剂用于临床防治化疗骨髓抑制,其升高白细胞作用较好.为探讨其升白机理,并进一步向临床推广作用,该课题进行了严格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双黄升白冲剂具有良好的防治化疗骨髓抑制,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作用...
鞠艳芳
关键词:双黄升白冲剂骨髓抑制临床与实验研究
Ⅰ、Ⅱ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25例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原因,寻找降低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5例乳腺癌(Ⅰ、Ⅱ期)术后胸壁复发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期的复发者分别占总复发人数的32%和68%,T1、T2的复发者分别占32%和68%,Her-2表达阳性与Her-2表达阴性的复发者分别占71%和29%,术后接受放疗的患者胸壁复发者为24%,低于未接受放疗者。结论原发灶大、分期晚以及Her-2过表达,可能是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后放射治疗可能是预防和治疗胸壁复发的有效措施。
鞠艳芳杨俊兰焦顺昌
关键词:乳腺肿瘤胸壁复发局部肿瘤放射疗法
依维莫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依维莫司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晚期 NSCLC 患者18例,给予依维莫司口服或者联合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难以耐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0例,稳定10例,进展2例,疾病控制率为55.5%,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炎、咳嗽、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7.7%、16.6%、16.6%。结论依维莫司口服或者联合化疗可用于治疗晚期 NSCLC,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鞠艳芳焦顺昌
关键词:依维莫司非小细胞肺癌
抗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2
2007年
本研究制备抗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2(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2)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将正常成人肝组织匀浆离心并分离肝脏胞浆总蛋白,用肝脏胞浆总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特性鉴定,通过Uni-ZAP XR肝脏cDNA表达文库筛选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通过间接ELISA筛选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人UGP2mAb的杂交瘤细胞系BAD062,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型)为IgG2b(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地识别分子量为56kD的蛋白;应用单克隆抗体BAD062对人肝脏cDNA表达文库(Uni-ZAPXR)进行筛选,阳性噬菌斑测序结果显示2个阳性克隆插入序列均为UGP2。结论:单克隆抗体BAD062特异地识别抗原UGP2,该抗体可用于ELISA检测、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为UGP2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王婉高媛杨金菊柳晓兰鞠艳芳刘莉陈志成刘蓉迟俊邢维贤高建恩安立国孙启鸿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CDNA表达文库
抗二羰基/L-木酮糖还原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制备抗人二羰基/L-木酮糖还原酶(Dicarbon-yl/L-xylulosereductase,DCXR)的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正常成人肝组织匀浆离心并分离线粒体,用线粒体总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并通过间接ELISA法、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的方法对mAb进行特性鉴定,通过免疫沉淀联合质谱、Uni-ZAPXR表达文库筛选鉴定抗原。结果获得1株可稳定分泌抗人DCXRmAb的杂交瘤细胞系。mAb的Ig亚类(型)为IgG1(κ),该mAb可用于ELISA检测、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免疫沉淀实验。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DCXR的mAb,为DCXR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鞠艳芳杨金菊刘蓉高媛柳晓兰高建恩孙启鸿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双黄升白冲剂对肿瘤化疗患者升白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徐振晔朱晏伟周卫东张晖鞠艳芳赵丽红邓海斌吴继沈德义刘全海
该课题观察肿瘤化疗患者112例,主要为复治的肺癌及乳腺癌、胃癌、肠癌,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双黄升白冲剂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较茜草双酯组改善明显。实验研究采用C57BL/6J纯...
关键词:
关键词:双黄升白冲剂肿瘤化疗白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