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海民

作品数:374 被引量:1,550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7篇期刊文章
  • 121篇会议论文
  • 3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8篇医药卫生
  • 34篇理学
  • 17篇文化科学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3篇中药
  • 51篇活性
  • 50篇学成
  • 47篇化学成分
  • 41篇药理
  • 37篇化合物
  • 32篇色谱
  • 28篇相色谱
  • 25篇药物
  • 24篇液相色谱
  • 24篇黄酮
  • 23篇高效液相
  • 23篇高效液相色谱
  • 19篇液相
  • 19篇肿瘤
  • 18篇药理作用
  • 18篇细胞
  • 17篇抗肿瘤
  • 16篇分子
  • 12篇药学

机构

  • 36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7篇中国检验检疫...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7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北京美德森医...
  • 4篇西安医科大学
  • 4篇西藏藏医学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374篇雷海民
  • 140篇王鹏龙
  • 99篇李强
  • 50篇徐冰
  • 32篇褚福浩
  • 25篇张旗
  • 24篇绪扩
  • 23篇马强
  • 23篇闫萌萌
  • 22篇毕葳
  • 20篇汤明杰
  • 19篇周燊
  • 19篇李强
  • 18篇程亚涛
  • 17篇周玉新
  • 17篇王艳慧
  • 17篇徐昕
  • 17篇徐士勋
  • 15篇张宇忠
  • 15篇李国梁

传媒

  • 27篇西北药学杂志
  • 2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7篇中草药
  • 16篇中国中药杂志
  • 1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药学学报
  • 8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6篇分析测试学报
  • 6篇现代药物与临...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中成药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药学教育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医药信息

年份

  • 28篇2023
  • 33篇2022
  • 19篇2021
  • 13篇2020
  • 15篇2019
  • 13篇2018
  • 20篇2017
  • 27篇2016
  • 11篇2015
  • 22篇2014
  • 33篇2013
  • 16篇2012
  • 27篇2011
  • 16篇2010
  • 3篇2009
  • 13篇2008
  • 6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3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药用槟榔“毒性”的误区被引量:1
2020年
槟榔“有毒”,此认知主要源于食用槟榔致癌报道。且现代研究确认槟榔中含毒性成分,毒性因果关系得到揭示。药用槟榔同样存在有毒的生物碱与鞣质,但历代医家均认为药用槟榔“无毒”,临床用药不良反应鲜见。仅凭单体化学成分研究似乎无法准确判断药用槟榔是否有害。针对现今单体成分毒理数据与临床用药认知出现的矛盾,本文通过综述槟榔相关毒性研究,结合近年来有毒中药的研究思路,从化学成分出发,逐步推论至复方,以期探究造成毒性研究差异的深层原因,并为药用槟榔毒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项嘉伟刘小靖田学浩徐冰李菲菲王鹏龙雷海民
关键词:中药毒性
异叶败酱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对异叶败酱的来源、生药性状、显微组织结构、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指出该植物与同属其它种植物的主要区别点,为进一步开发抗癌中药异叶败酱的准确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雷海民朱蓉吕居娴李映丽
关键词:异叶败酱生药性状
超分子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他克莫司含量
2023年
该文建立了血浆中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的超分子溶剂(SUPRAS)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对超分子溶剂组成、用量及涡旋萃取时间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后,血浆样本以正戊醇、四氢呋喃和水形成的超分子溶剂进行高效萃取。萃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他克莫司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他克莫司在0.5~3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 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1、0.5 ng/m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n=3)为91.9%~99.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5.7%。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稳定,适用于血浆中他克莫司的准确测定。
谢以清吕悦广孟宪双雷海民马强
关键词:他克莫司血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基于需求分析探索中药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学
2017年
目的探索中药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思路。方法对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关于专业英语教学的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实际需求,针对统计结果设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结果 92%的研究生认为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且66%的学生希望能重点提高SCI论文的写作能力,因此,中药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课程需要选择近期发表的SCI论文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模拟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并且引入学生互评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考核环节。结论中药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SCI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
曾祖平常珊珊彭冰刘斌雷海民高增平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鉴定白茶和普洱生茶中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HRMS)技术,建立了白茶和普洱生茶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白茶和普洱生茶提取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150 mm×2.1 mm,1.7μm)分离,进入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在电喷雾正、负电离模式下同时进行全扫描以及数据依赖型二级质谱扫描并采集数据信息。通过一级质谱分析和二级碎片的精确质量数信息及在线数据库匹配,在白茶和普洱生茶样本中共鉴定出64种活性成分、32种共有活性成分。在白茶和普洱生茶样本中各单独鉴定出16种活性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以及核苷类等六大类别化合物。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已检出的64种活性成分的相对含量。该方法可系统分析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研究白茶和普洱生茶的保健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刘艺静吕悦广胡琪王光敏马涛王鹏龙马强雷海民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白茶普洱生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多甲氧基黄酮部位中三种黄酮的的含量
目的建立陈皮多甲氧基黄酮部位中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川陈皮素(nobiletin)和Natusdaidai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检测波长下各成分的响应因子,建立以3,5,6,7,8,3...
吴宏伟雷海民李强毕葳
关键词:陈皮高效液相色谱
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物化学实验课程设计被引量:4
2017年
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人才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开展药学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目前中医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修课程药物化学实验实施现状,探索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符合中医药药学人才培养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发展的有机统一。
王鹏龙李碧梁淼刘永刚李博雷海民
关键词:中医药药学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齐墩果酸水溶性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一种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形成皂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炎、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
褚福浩王鹏龙徐昕李国梁周燊叶永山汤明杰李强雷海民
关键词:齐墩果酸水溶性衍生物结构修饰药理活性
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对HepG2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对Hep G2细胞体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药物对肝癌细胞Hep G2、宫颈癌细胞He La、结肠癌细胞HT-29、心肌细胞H9C2、犬肾上皮细胞MDCK和血管内皮细胞HY926的细胞毒性,利用细胞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对Hep G2细胞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评价该化合物诱导Hep G2细胞的凋亡。结果 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具有较好的抑制Hep G2细胞增殖活性作用,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8.28μmol/L,明显强于甘草次酸的活性(IC50>50μmol/L)。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及其合成原料甘草次酸、3-甲氧基肉桂酸对非肿瘤细胞MDCK、HY926、H9C2细胞毒性较弱(IC50>24μmol/L)。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浓度在12.5μmol/L时,对MDCK、HY926、H9C2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7.05%、16.08%、4.66%,与对Hep G2细胞的抑制效果相比差异明显。不同浓度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对Hep G2细胞Giemsa染色、H33342染色的细胞形态有明显差异。随着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浓度的升高,早期凋亡率逐渐增加,而晚期凋亡率无明显变化,提示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可以有效地诱导细胞早期凋亡,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3-O-(3-甲氧基肉桂酰)-甘草次酸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对Hep G2细胞抑制效果最好,对非癌细胞MDCK、HY926、H9C2没有明显抑制效果,该作用主要通过诱导Hep G2细胞凋亡,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闫萌萌郭文博褚福浩徐冰王伟贾晓慧韩耀天张宇忠王鹏龙雷海民
关键词:甘草次酸HEPG2细胞细胞凋亡
中药全蝎药效及应用研究进展
全蝎,在我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十五余种,味咸、辛,性平,有毒,入肝经,除风湿痹痛,风疹疮肿之要药.但其为有毒中药,需炮制尤其关键,其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对其功效有较大影响.现在市场上主要有成全蝎和淡全蝎两种,现对这两种炮...
李碧毕思玲楮福浩徐冰闫文强张晨泽赵蕊谢添昕王鹏龙雷海民
关键词:全蝎药效评价
文献传递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