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雄

作品数:13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北太平洋
  • 3篇瞬变
  • 3篇瞬变扰动
  • 3篇平均环流
  • 3篇环流
  • 3篇环流影响
  • 3篇MJO
  • 3篇大尺度
  • 2篇灾害
  • 2篇灾害天气
  • 2篇热带
  • 2篇西太平洋
  • 2篇结构特征
  • 2篇季风
  • 2篇降水
  • 2篇ENSO
  • 1篇东亚冬季风
  • 1篇冬季风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亚洲季风

机构

  • 12篇解放军理工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陈雄
  • 9篇李崇银
  • 8篇谭言科
  • 5篇郭文华
  • 2篇潘静
  • 2篇郑崇伟
  • 2篇凌健
  • 1篇宋洁
  • 1篇芮震峰
  • 1篇袁媛
  • 1篇田华
  • 1篇付敏
  • 1篇贾小龙
  • 1篇黎鑫
  • 1篇杨艳
  • 1篇桂发银
  • 1篇于坤
  • 1篇刘明洋

传媒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气象学报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MJO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被引量:5
2016年
就MJO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进行简要归纳分析,主要包括:MJO对流的形成机制;MJO与ENSO的相互作用;MJO对天气气候的影响;MJO的数值模拟和预报等。在论述中更多地给出了中国学者的研究工作及其主要结果。在MJO的影响方面主要论及其对西太平洋台风、亚洲季风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目的在于能对中国的相关研究及其预报应用有所帮助。
李崇银凌健袁媛潘静贾小龙陈雄
关键词:MJO亚洲季风西太平洋台风中国东部降水
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特大冰雹暴雨灾害天气诊断分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对2012年5月10日傍晚发生在甘肃岷县的冰雹暴雨灾害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的诊断,并探讨了一些强对流参数对此次冰雹暴雨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两脊一槽"的大气环流背景...
陈雄李崇银谭言科郭文华
关键词:干侵入湿位涡
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特大冰雹暴雨灾害天气诊断分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对2012年5月10日傍晚发生在甘肃岷县的冰雹暴雨灾害进行了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的诊断,并探讨了一些强对流参数对此次冰雹暴雨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两脊一槽”的大气环流背景...
陈雄李崇银谭言科郭文华
关键词: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
文献传递
冬季热带西太平洋MJO活动强弱年的环境场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1948—2011年NCEP等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冬季(冬半年)热带西太平洋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活动强、弱年的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冬季热带西太平洋MJO的活动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MJO活动强年,对流层低层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空有异常气旋式环流,赤道东太平洋上空为较强的东风距平,赤道印度洋到赤道西太平洋上空是异常西风,西太平洋地区有较强辐合,从而导致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积云对流活动显著加强;而MJO活动弱年的环流特征相反。热带MJO以东传为主,有少量西传波动。在MJO活动强年,无论东传还是西传其时空谱值都显著大于MJO活动弱年,其中心频率较MJO活动弱年偏高。MJO活动的异常和海温及东亚冬季风紧密相连,在MJO活动强年,海平面气压和500 h Pa位势高度异常场表现为中高纬度的正异常和低纬地区的负异常,东亚冬季风活动偏强,中国大陆中部气温普遍偏低,同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而长江以南地区降水偏少;台湾附近海域受强东亚冬季风影响,海表温度偏低,东太平洋上海温距平呈现La Nia型的异常分布,而在MJO活动弱年上述特征基本相反。
陈雄李崇银谭言科郭文华
关键词:天气气候MJO东亚冬季风ENSO
中国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4年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包括MJO)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系统,它的活动及异常既对其他系统有一定的作用,也对长期天气和短期气候有明显影响。因此,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一直是大气科学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文中对近5—10年中国学者的有关研究工作及其进展做了简要回顾和综合,主要包括:(1)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别是MJO的动力学机制;(2)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以及MJO的数值模拟问题,特别是大气非绝热加热廓线对模式模拟MJO的重要作用;(3)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和MJO,特别是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与ENSO的相互作用关系;(4)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包括MJO)及其流场形势对西太平洋台风活动的重要影响,即MJ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调制作用,以及热带大气季节内低频气旋性(LFC)和反气旋性(LFAC)流场对西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影响;(5)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包括MJO)的活动及异常对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建立、活动异常的影响,以及它们与中国降水异常的密切关系。
李崇银凌健宋洁潘静田华陈雄
关键词: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动力学机制ENSO
2012年初欧洲严寒天气成因的分析
2014年
2012年初欧洲遭受了严重的低温严寒天气。分析表明:从对流层低层到高层持续的大气环流异常与此次严寒天气有着密切的联系,1、2月出现的北极涛动(AO)的强负异常是造成此次欧洲严寒天气的主要原因。AO负异常导致北大西洋副高异常偏强、偏东和偏北,使得暖湿空气沿副高北侧流向北极地区,极大减弱了欧洲暖湿空气的来源;同时使乌拉尔山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有利于上游偏强、偏北的大西洋副高的维持,并加强了极区冷空气南下西进,造成了南欧地区的严寒天气。AO负异常引起的地中海低压槽的加深,为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冷暖空气在地中海北岸交汇,从而导致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暴雪天气。虽然La Nia事件对这次严寒天气也有一定的贡献,但AO负异常对这次严寒天气的作用远远大于La Nia事件的作用。
陈雄李崇银谭言科郭文华
关键词:北极涛动LA北大西洋涛动
北太平洋瞬变扰动活动规律及其异常对大尺度时间平均环流影响的可能机理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回归分析探讨了冬季北太平洋天气尺度瞬变扰动的活动规律及其结构特征,并使用合成分析得到了月时间尺度上与瞬变扰动活动异常相对应的各层大尺度时间平均流异常型...
郭文华谭言科陈雄
关键词: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冬季黑潮延伸体区域海表温度锋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NOAA最优插值逐日海表温度资料和NCEP/NCAR的逐日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冬季黑潮延伸体区域海表温度锋的变化及其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黑潮延伸体区域海表温度锋强度和纬度位置既存在年际变化,也存在年代际变化,且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是相互独立的。冬季黑潮延伸体区域海表温度锋强度的年际变化对北太平洋风暴轴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其年代际变化则对北太平洋风暴轴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当冬季海表温度锋偏强时,大气斜压性在鄂霍次克海及阿拉斯加附近区域上空增强,而在海表温度锋下游至东太平洋区域上空显著减弱,平均有效位能向涡动有效位能的斜压能量转换在45°N以北的太平洋区域上空有所增多,而在30°—45°N的太平洋区域上空有所减少,涡动有效位能向涡动动能的斜压能量转换在35°N以北的西太平洋区域以及45°N以北的东太平洋区域都显著增加,而仅在其南部边缘存在东西带状的减弱区域,导致40°N以北海区北太平洋风暴轴增强,40°N以南海区北太平洋风暴轴减弱,冬季海表温度锋偏弱时则有与之相反的结果。冬季黑潮延伸体区域海表温度锋纬度位置的变化对北太平洋风暴轴也存在较显著的影响,当海表温度锋位置偏北时,在其下游45°N以南的太平洋区域上空大气斜压性减弱,45°N以南的中东太平洋区域上空区域平均有效位能向涡动有效位能、以及涡动有效位能向涡动动能的斜压能量转换都减少;而在45°N以北的太平洋区域上空大气斜压性增强,在阿拉斯加湾附近上空尤其显著,在黑潮延伸体区域附近以及45°N以北的中东太平洋上空平均有效位能向涡动有效位能、以及涡动有效位能向涡动动能的斜压能量转换都显著增加,导致北太平洋风暴轴在其气候平均态轴线两侧呈现北正南负的偶极子形态;海表温度锋位置偏南时则�
刘明洋李崇银陈雄谭言科
关键词:北太平洋风暴轴
经略21世纪海上丝路之海洋环境特征:波候统计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文章利用来自ECMWF的ERA-interim海浪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21世纪海上丝路涉及海域的波候特征,结果表明:1 2月,南海的有效波高(SWH——significant wave height)在1.4m以上,明显大于北印度洋。南海的波向以NE向为主导;北印度洋以偏S、偏E向为主。5月,北印度洋以偏S向浪为主;南海中部为SE向,北部为偏E向。北印度洋的SWH在1.2m以上,明显大于南海。8月,南海—北印度洋以SW向的浪为主。阿拉伯海的SWH在2.2m以上,孟加拉湾为1.4~2.8m;南海的SWH相对最弱。11月,南海的波向以NE向为主,北印度洋以偏S、偏E向为主。南海的SWH明显大于北印度洋。2 2月,南海以偏NE向的浪出现频率最高,需要引起重视的有NE、NNE、ENE向的强浪。北印度洋主要以偏S向的浪为主,强浪出现频率很低。8月,南海—北印度洋以偏S、SW向的浪为主;需要注意的是SSW、SW、WSW向的强浪。3 2月、11月,北印度洋的大浪频率在10%以内,南海明显高于北印度洋。5月,南海—北印度洋在10%以内。8月,阿拉伯海的大浪频率在40%以上,孟加拉湾次之,南海的频率低于北印度洋。4 1979-2014年期间,南海大部分海域的SWH显著性递增,趋势在每年0.4cm/s以上。孟加拉湾、印度半岛西部海域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阿拉伯海西部、印度洋15°S-0°显著递增,趋势为每年0.1~0.4cm/s。仅部分零星海域表现出显著性递减。
郑崇伟付敏芮震峰陈雄于坤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有效波高
北太平洋瞬变扰动活动规律及其异常对大尺度时间平均环流影响的可能机理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回归分析探讨了冬季北太平洋天气尺度瞬变扰动的活动规律及其结构特征,并使用合成分析得到了月时间尺度上与瞬变扰动活动异常相对应的各层大尺度时间平均流异常型...
郭文华谭言科陈雄
关键词:结构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