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锋

作品数:27 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衰竭
  • 6篇细胞
  • 6篇肝衰
  • 6篇肝衰竭
  • 5篇重症
  • 5篇急性肝
  • 5篇急性肝衰
  • 5篇急性肝衰竭
  • 5篇病毒
  • 4篇鼠肝
  • 4篇小鼠
  • 3篇丹黄方
  • 3篇毒性
  • 3篇增殖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重症病毒性
  • 3篇重症病毒性脑...
  • 3篇脑炎
  • 3篇坏死因子
  • 3篇患儿

机构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湖北省中医院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岳阳市第二人...

作者

  • 27篇陈锋
  • 11篇张芙蓉
  • 8篇何生松
  • 6篇庞然
  • 6篇陈洋
  • 5篇盛国光
  • 5篇朱清静
  • 4篇邱荣元
  • 3篇董继华
  • 3篇许娟娟
  • 2篇罗欣拉
  • 2篇杨凯凯
  • 2篇孙继民
  • 1篇杨玲
  • 1篇黎运呈
  • 1篇李瀚旻
  • 1篇王君
  • 1篇明安萍
  • 1篇刘智胜
  • 1篇华清泉

传媒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BE2T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泛素结合酶E2T(UBE2T)基因表达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鼻咽癌细胞系5-8F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和si-UBE2T组,其中空白转染组细胞转染空白载体,si-UBE2T组细胞转染UBE2T特异性siRNA载体,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迁移侵袭试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UBE2T蛋白表达。结果 si-UBE2T组UBE2T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 354±0. 051),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P <0. 05);si-UBE2T组培养第1 d、3 d和6 d吸光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P <0. 05);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培养第1d、3d和6d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i-UBE2T组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0. 322±0. 040)%和(85. 12±12. 0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P <0. 05);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UBE2T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迁移率和穿膜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UBE2T基因表达可促进鼻咽癌5-8F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有望成为鼻咽癌分支靶向治疗的靶标。
郑志刚华清泉陈锋
关键词:鼻咽癌增殖迁移
基因芯片检测HBV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和BCP区突变的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前C区变异和基本核心区启动子(basiccorepromoter.BCP)变异的临床意义以及基因芯片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BVDNA阳性慢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根据HBV血清标志物的实验结果将受试者分为HBeAg(+)组和HBeAg(-)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变异在不同类型慢乙肝患者中的检出状况,以评定HBV前C区和BCP区变异的临床意义。结果:81例血清HBVDNA阳性患者中检出前C区变异51例,突变检出率为63.0%,检出BCP区变异60例,突变检出率为74.1%,其中HBeAg(-)者变异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BeAg(+)者,突变株的检出以慢性重型肝炎最高,其次是慢乙肝重度、中度患者,慢乙肝轻度患者最低,表明HBV前C区突变与病情轻重及e系统血清标志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基因芯片定量检测HBV基因突变高效可靠,对于判断慢乙肝患者病情轻重、预后好坏和指导用药,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明安萍李瀚旻陈锋高翔彭亚琴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突变临床资料分析基因芯片检测HBVDNA阳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血管炎1例被引量:6
2021年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致死率和致残率高,部分患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而且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采用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通过检测致病病原体基因,能明确临床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于2020年3月31日收治1例TBM合并血管炎患儿,该患儿发病时仅表现为头晕及呕吐,疑似颅内占位性疾病.之后患儿出现频繁抽搐、发热,意识障碍迅速加重,结合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及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等辅助检查,考虑患儿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次行结核分枝杆菌(MTB)芯片检测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及初期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均为阴性,无法确诊TBM.最终应用mNGS技术在脑脊液中检测出MTB基因序列,符合MTB感染,排除其他感染病原体,最终确诊为TBM,给予抗结核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提示临床可采用mNGS技术对儿童不典型TBM进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从而改善患儿预后.
张芙蓉陈锋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脑脊液血管炎
P2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构建核定位信号突变型P2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功能.方法:采用基因定点诱变技术获得核定位信号突变型P21基因.采用DNA重组技术,将突变型P21基因亚克隆至pDsRed1-C1真核表达质粒中,重组为pDsRed1-C1-P21NLS-.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pDsRed1-C1-P21NLS-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测目的基因亚细胞定位,台盼蓝拒染法检测质粒转染HepG2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成功克隆了核定位信号野生型及突变型P21基因,成功构建了pDsRed1-C1-P21WT及pDsRed1-C1-P21NLS-重组质粒,酶切片段分别为4.7和0.5kb,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比对表明,核定位序列中共9个核苷酸发生变异,由CGAAAACGG突变为GCGGCCGCG,测序成功.高效表达的红色融合蛋白,野生型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而突变型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野生型P21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突变型促进HepG2细胞的生长,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21的亚细胞定位,对HepG2细胞增殖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胞核P21抑制肿瘤生长,而胞质P21促进肿瘤生长.
邱荣元何生松陈锋庞然杨凯凯
关键词:P21核定位信号真核表达载体HEPG2细胞
不同转染方式对GFP表达质粒在小鼠肝脏的表达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经流体力学注射、门静脉和腹腔常规注射3种不同途径注射GFP表达质粒后,目的基因在小鼠肝脏的表达情况及其转基因效率。方法将裸质粒或脂质体包裹的质粒DNA分别应用流体力学注射、门静脉及腹腔常规注射法注入同种异体小鼠体内,48h后分别取血和肝组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3种转染途径对质粒DNA在小鼠肝脏的表达影响。结果流体力学注射组及门静脉常规注射组均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两组的荧光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组小鼠的肝脏仅见少量的绿色荧光表达,但3组内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组绿色荧光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裸质粒组(P<0.05)。结论应用流体力学注射及门静脉常规注射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途径,目的基因均在小鼠肝脏高效表达,两种途径无明显差异,流体力学注射可广泛用于肝靶向性的活体基因转染。
陈锋何生松吴梅梅邱荣元杨凯凯王鹏
关键词:门静脉基因疗法
核定位信号突变型P2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pG2.2.15细胞病毒复制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核定位信号突变型P2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定点诱变技术突变P21基因的核定位信号序列,采用DNA重组技术,亚克隆突变型P21基因至pDsRed1-C1真核表达载体中,重组为pDsRed1-C1-p21NLS-,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pDsRed1-C1-p21NLS-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测目的基因亚细胞定位,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的水平。结果 pDsRed1-C1-p21NLS-质粒构建成功,与野生型相比,主要在胞浆表达,促进病毒的复制。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21的亚细胞定位,对HepG2.2.15细胞中病毒复制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胞核P21抑制病毒的复制,而胞浆P21促进病毒复制。
邱荣元何生松陈锋庞然
关键词:核定位信号病毒复制HEPG2.2.15细胞
丹黄方对硫代乙酰胺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防治作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丹黄方抗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按600mg/kg的剂量经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1次,24小时后按相同剂量重复注射1次,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于实验前3天至实验结束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生理盐水,不同剂量丹黄方及促肝细胞生长素,观察造模后48小时内大鼠病死率,并于造模48小时后经腹主动脉采血测定ALT、AST、TBil、TNF-α、IL-6,取肝组织作病检。结果:丹黄方能明显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率、降低ALT、AST、TBil及TNF-α、IL-6水平,改善肝组织病变,与模型组及促进肝细胞生长素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丹黄方具有抗TAA大鼠急性肝衰竭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急性肝衰竭的重要介质TFN-α、IL-6有关。
朱清静陈锋盛国光
关键词:硫代乙酰胺急性肝衰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丹黄方对大鼠肝再生过程中PC3、c-fos、LRF-1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丹黄方对大鼠肝切除肝再生模型中促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肝部分切除肝再生模型,用丹黄方进行干预,通过RT-PCR、电泳凝胶等方法检测与肝再生密切相关因子PC3 mRNA、c-fos mRNA、LRF-1 mRNA的表达,观察丹黄方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结果:丹黄方对肝再生模型大鼠肝组织PC3 mRNA、c-fos mRNA的表达有增强作用,与模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肝组织LRF-1 mRNA表达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丹黄方可能是通过增强肝组织PC3 mRNA、c-fos mRNA的表达而促进肝细胞的增殖。
朱清静杨玲黎运呈陈锋蔡艳萍周星阮连国李霞万十千张巍李传龙盛国光
关键词:丹黄方肝再生
丹黄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IL-6及c-met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情复杂凶险临床综合征,病变可涉及多个器官,死亡率高达70%~80%。在基础综合治疗齐同的情况下,加用中药保护残存肝细胞和促进...
陈锋
关键词:丹黄方急性肝衰竭白介素-6C-MET蛋白
文献传递
小鼠TRAF6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构建并筛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方法:针对小鼠TRAF6 mRNA设计4条理论上最佳的siR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将相应双链DNA插入pGCsi-U6/GFP/Hygro质粒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Csi-TRAF6-shRNA1,2,3,4,并以不同比例DNA质粒/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1∶2、2∶5、1∶3和1∶4)至RAW264.7细胞中,观察转染效果.结果:靶向TRAF6 mRNA的4个shRNA重组质粒载体pGCsi-TRAF6 shRNA1,2,3,4,经测序分析,shRNA编码序列与设计的片段完全一致,证实载体构建成功.应用荧光显微镜分析转染效率显示,DNA(g)/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L)按1∶2、2∶5、1∶3和1∶4比例转染细胞的效率分别为13.7%±1.2%、24.5%±2.1%、19.3%±1.7%、16.3%±2.8%,以2∶5为最佳比例.只加了脂质体未加质粒(试剂对照)的细胞无荧光表达.结论:TRAF6靶向RNA干扰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阻断TRAF6表达对急性肝衰竭过度炎症反应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陈锋何生松邱荣元庞然许娟娟董继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RNA干扰重组表达质粒短发卡RN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