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茜
- 作品数:52 被引量:5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香港回归对两岸统一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
- 1997年
-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香港结束150多年来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祖国统一大业已向前迈进一步。香港回归之后,澳门亦将顺利回归,这为中国最终实现两岸统一奠定了基础。
- 陈蕴茜
- 关键词:两岸统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两岸经贸两岸交流祖国统一大业
- 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与辛亥革命史叙述被引量:3
- 2013年
- 历史资源是一个政权实施统治的重要合法性来源。国民党在争取执政党地位过程中及成为执政党后,一直都非常重视对自身历史的纂与述。为此,专门建立中央党史陈列馆作为党史叙述与展览的空间,以服务于强化统治合法性的政治需要。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的建立过程,恰能解析其如何利用近代新型公共空间形式——党史陈列馆的展览,将官修辛亥革命史叙述推向社会各界,以实现其宣传党化教育的目的。辛亥革命史叙述的转化,最能体现国民党利用历史资源进行政治合法性的塑造,折射出党史陈列馆的政治功能。特别选取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与辛亥革命史叙述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整个国民党党史叙述,是期待更加深入地解读政党、国家权力在展览政治中的作用。
- 陈蕴茜
- 关键词:展览
- 民国中山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被引量:16
- 2007年
- 道路是一个社会有机体的血脉网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道路系统则是城镇空间结构划分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城镇文化与记忆的载体。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众多的中山路及以三民主义名词命名的道路,它们改变着城镇原有空间结构,折射出国民党国家权力向空间与社会的渗透与意识形态的日常化。它改变了城市的记忆系统与城镇文化。
- 陈蕴茜
- 关键词:空间政治城市记忆
- 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独秀”校园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广西师范大学"独秀"校园文化建设蕴含着桂林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浑然天成的文化理念,凸显出"校市共建"的文化特色,其中"独秀"校园品牌的成功塑造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现实经验。从学理层面研究桂林城市文化与广西师大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不仅丰富了桂林城市文化的内涵,还推动了"文化广西"的建设。
- 陈蕴茜
- 关键词:校园文化城市文化互动发展
- 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被引量:9
- 2005年
- 吴淞铁路是中国近代第一条正式营运的铁路,它的兴废成为中外铁路史上著名的事件。长期以来学界笼统地认为民众因风水观念及民族意识而反对兴建铁路,实际上民众对待吴淞铁路的态度并非如此简单。本文将民众分为乡民和市民,分阶段细致考察他们在吴淞铁路兴建运营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从而再现具有经济理性的上海民众对待吴淞铁路的复杂态度。吴淞铁路虽然被拆毁,但它对民众空间观念、时间意识及民族意识均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民众逐步形成融利益观、时空观及主权观于一体的铁路观。
- 孙昌富陈蕴茜
- 关键词:中国民众主权观利益观民族意识经济理性铁路
- 民国时期中国扶轮社发展初探被引量:5
- 2009年
- 扶轮社是一个面向工商业和专门职业精英人士的国际性联谊团体,在民国时期,它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凭借制度化的社交方式吸引着以中美人士为主的名流俊彦,为中外工商业精英们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民间外交方面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扶轮社积极支助社会慈善和体育事业,对当地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管玉婷陈蕴茜
- 关键词:社会服务
- 地方展览与辛亥革命记忆塑造(1927-1949)被引量:15
- 2011年
- 展览是由西方传入近代中国的新型空间形式和现代视觉机制,它不仅可以传播科学技术、普及文化知识,也可以塑造人们的政治记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各地充分利用纪念馆的常年展与各类临时展(包括西湖博览会)来纪念、宣传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并通过展览陈列的视觉冲击让人们感知辛亥革命的艰辛与壮烈,形成深刻的革命记忆,以强化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
- 陈蕴茜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辛亥革命纪念
- 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被引量:25
- 2006年
-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是植树与纪念孙中山、宣传国民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式与实践共同构成的象征符号。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仪式与植树实践,将孙中山精神与树木的生命特性相结合,并赋予植树活动继承、弘扬总理遗教的政治象征意义,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孙中山的集体记忆,接受国民党意识形态教化。国民党利用纪念日来塑造孙中山形象,使孙中山形象传入民间,体现出政治统治技术上娴熟、隐蔽的特征。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性运动,而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
- 陈蕴茜
- 关键词:植树节国民党社会动员
- 光复初期台湾的孙中山崇拜被引量:3
- 2010年
-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党的宣传下,"孙中山"成为国民党与国家的政治象征。为了战后收复台湾、获得民心,国民党强化孙中山与收复台湾之间的逻辑联系,强调用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而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对孙中山的景仰,为光复后国民党在台推广孙中山崇拜奠定了基础。光复后,国民党沿用大陆的宣传方式,全面推广孙中山崇拜,使其成为尽人皆知的国家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国民党在台对国父遗教的宣传与大陆同出一辙,流于形式,因此,并未能完全获得统治合法性,因民生问题而引发"二二八"事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孙中山崇拜的积极影响。
- 陈蕴茜
- 关键词:孙中山台湾光复
- 清末民初士绅与江南乡镇教育近代化被引量:5
- 2003年
- 士绅是推动江南乡镇传统教育的中坚力量。近代以来,江南传统士绅开始分化转型,出现绅商集团与接受新旧教育的复合型人才。面对社会遽变,他们自觉承担起兴办新式教育的职责,在国家教育投资无法企及的乡镇创办各类小学,使乡镇教育成为新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陈蕴茜沈熙
- 关键词:士绅教育近代化清末民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