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美娟

作品数:114 被引量:328H指数:8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3篇糖尿
  • 23篇糖尿病
  • 19篇血管
  • 16篇细胞
  • 15篇2型糖尿
  • 15篇2型糖尿病
  • 13篇心安颗粒
  • 12篇胶囊
  • 11篇小鼠
  • 9篇血栓
  • 9篇中药
  • 8篇动脉
  • 8篇药理
  • 8篇糖尿病大鼠
  • 8篇病变
  • 7篇毒性
  • 7篇心肌
  • 7篇血流
  • 7篇血流变
  • 7篇血流变学

机构

  • 112篇泸州医学院
  • 10篇泸州医学院附...
  • 10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四川广播电视...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泸州老窖股份...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14篇陈美娟
  • 51篇肖顺汉
  • 49篇秦大莲
  • 27篇李华
  • 26篇李晓冰
  • 23篇李亮
  • 17篇李万平
  • 17篇葛李
  • 17篇顾立
  • 17篇刘明华
  • 12篇杨思进
  • 11篇刘剑
  • 11篇章卓
  • 11篇黄新武
  • 9篇戴建峰
  • 8篇熊玉霞
  • 7篇周灵
  • 7篇钱永龄
  • 7篇白雪
  • 6篇张兴朋

传媒

  • 24篇泸州医学院学...
  • 14篇时珍国医国药
  • 13篇四川生理科学...
  • 5篇中成药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酿酒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临床药物治疗...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北方药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民族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年份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14篇2007
  • 10篇2006
  • 16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黄注射液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银黄注射液有无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将不同浓度药物与葡萄球菌、链球菌、G-杆菌、卡他双球菌、白色念珠菌等11类菌种,共105个试验菌株体外培养,测定MIC50,MBC50。结果银黄注射液对金葡菌、表葡菌的MIC50为2.75 mg/ml,MBC50为5.5 mg/ml;对肺炎链球菌MIC50为5.5 mg/ml,MBC50为22 mg/ml;对流感、变形、肺炎杆菌的MIC50为11 mg/ml,MBC50为22 mg/ml及44 mg/ml;对链球菌、绿脓杆菌、卡他双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50为22mg/ml,MBC50为44 mg/ml。结论银黄注射液在体外对金葡菌、表葡菌、肺炎链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陈美娟葛李顾立刘剑肖顺汉
关键词:银黄注射液抗菌
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芪30-40份、水蛭5-10份、地龙20-30份、大血藤20-30份、桂枝10-20份,通过备料、醇提、煎煮过滤、再次醇提和制粉工艺制得...
杨思进尹思源白雪蒲清荣廖惠玲陈美娟张开莲孙琴
文献传递
盐酸小檗碱对多因素联合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葡萄糖、胰岛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联合诱导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培养及传代,通过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治疗1~5组来进行实验,对各组进行细胞活性的测定(CCK-8)和增殖率的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治疗各组及卡托普利组对内皮细胞活性产生更有利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盐酸小檗碱(100、75、50、25ug.ml-1)组与卡托普利组相比更具优势(P<0.01)。结论:在抑制Glu、Ins、ox-LDL联合诱导下对HUVEC功能损伤的影响作用方面,盐酸小檗碱的效果较为明显。
李晓冰顾立张婷赵萌陈美娟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舒乳通口服液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舒乳通口服液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用二倍稀释法、挖洞法观察舒乳通口服液的抑菌作用 ;用耳廓肿胀法和蛋清足跖肿法观察舒乳通口服液的抗炎作用 ;用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 :舒乳通口服液能抑制二甲苯性小鼠耳廓肿胀程度及蛋清性足跖肿胀程度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 ,并可提高热板法痛阈值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及P <0 .0 5 ) ;舒乳通口服液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 :舒乳通口服液有一定程度的抗炎镇痛和抑菌作用 ,且镇痛作用略优于消核片。
陈美娟肖顺汉赵自明熊玉霞章卓
关键词:抗炎作用镇痛作用中药药理学乳腺增生乳痛症
幽胃康颗粒抗实验性溃疡的作用研究
1996年
采用大鼠、小鼠等实验动物,造成胃溃疡模型,观察幽胃康颗粒的药效学,并结合与溃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胃蛋白酶活性、胃酸、幽门弯曲菌等因素,检测出幽胃康颗粒对胃蛋白酶活性、胃酸、幽门弯曲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品能抑制盐酸、消炎痛加乙醇以及乙酸所致的溃疡形成(P<0.05);并能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减少胃酸的产生(P<0.05)、抑制幽门弯曲菌的生长繁殖;尚可对抗 Ach、BaCl_2所致的肠肌收缩反应和缓解由热刺激、乙酸所致的疼痛反应。说明本品对治疗实验性胃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初步阐明了抗溃疡的基本药理作用。
肖顺汉周灵钱永龄秦大莲陈美娟
关键词:胃溃疡药效学
国窖1573对肝损伤的影响
2005年
目的:了解国窖1573在急慢性肝损伤时是否会加重肝损伤。方法:用硫代乙酰胺造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四氯化碳造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结果:国窖1573不增加急性肝损伤大鼠的GOP、GTP,其坏死的程度、坏死灶的大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的区别(P>0.05)。肝细胞变性的程度及肝纤维化的程度在组织学上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国窖1573对大鼠急慢性肝损伤无加重损伤的作用。
李晓冰李万平李亮李华秦大莲陈美娟肖顺汉
关键词:国窖1573肝损伤急慢性肝损伤肝损伤模型肝细胞变性四氟化碳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影响,评价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70只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后,按4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黄连素高剂量组、黄连素低剂量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给药组灌胃给药4周,用药期间观察记录饮水量、尿量、进食量,每周称体重1次。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同时灌服等容量生理盐水。4周后测血压,禁食12h后称体重,处死,心脏取血对空腹血糖(FPG)、胰岛素、并计算ISI。结果:经黄连素治疗后,2型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改善,血糖、血压、血脂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有治疗作用。
戴建峰陈美娟郭睿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指数黄连素
青银注射液静脉、腹腔注射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青银注射液静脉、腹腔注射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测出静脉注射青银注射液的LD100为225g/kg,按1:0.99的组间距设6个组,采用寇氏法测定静脉注射LD50;测出腹腔注射青银注射液的LD100为500g/kg,按1:0.98的组间距设6个组,采用寇氏法测定腹腔注射LD50。结果:青银注射液静脉注射LD50为197.90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132倍),95%可信限为192.55~203.40g/kg;腹腔注射LD50为413.66g/kg(相当于临床日用量的276倍),95%可信限为403.68~423.87g/kg。结论:青银注射液临床日用量安全。
陈美娟肖顺汉冯文宇黄新武秦大莲
关键词:青银注射液半数致死量小鼠
A型肉毒毒素防治偏头痛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08年
吴敏陈美娟魏洪平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偏头痛给药途径BTX
粉防己碱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通过测量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浆及胰腺组织中一氧化氮 (NO)含量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 OS)活性 ,探讨粉防己碱治疗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机制。方法 :4 .5 %的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加压注射复制动物模型 ,硝酸还原酶法和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血浆及胰腺组织中iNOS活性和NO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6 0mg·kg-1 和 30mg·kg-1 粉防己碱使大鼠血浆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由 1 5 .79± 1 .4 9U·mL-1 分别降为 1 0 .89± 1 .1 4U·mL-1 和 1 3.2 5± 0 .80U·mL-1 ,一氧化氮含量由 1 5 6 .34± 1 6 .80 μmol·L-1 分别降为 1 2 1 .96± 1 4 .76 μmol·L-1 和 1 38.5 8±2 1 .6 2 μmol·L-1 ;胰腺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由 2 0 .77± 1 .6 6 pmol·mg-1 分别降为 1 1 .5 4± 1 .1 7pmol·mg-1 和1 2 .95± 1 .0 7pmol·mg-1 ;一氧化氮含量由 6 6 .34± 6 .5 0 μmol·gprot-1 分别降为 31 .96± 4 .5 6 μmol·gprot-1 和 38.5 8±2 .6 2 μmol·gprot-1 。结论 :粉防己碱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效应与其抑制iNOS活性 ,减少NO的生成有关。
秦大莲余崇林李晓冰陈美娟李万平李华李亮
关键词:粉防己碱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一氧化氮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