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绮映

作品数:15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介入
  • 6篇梗死
  • 5篇介入治疗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型心
  • 3篇血浆
  • 3篇血栓
  • 3篇他汀
  • 3篇冠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伐他汀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疾病

机构

  • 14篇深圳市孙逸仙...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孙逸仙...

作者

  • 15篇王丽丽
  • 15篇陈绮映
  • 9篇左辉华
  • 9篇刘强
  • 8篇翁建新
  • 8篇魏熠
  • 6篇罗新林
  • 6篇曹茜
  • 5篇龙娟
  • 5篇罗颖
  • 2篇曾繁芳
  • 1篇胡伟
  • 1篇陈协辉
  • 1篇赵有生
  • 1篇张志玲
  • 1篇张敏州
  • 1篇麦炜颐
  • 1篇易文雅
  • 1篇赵洪磊

传媒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瑞舒伐他汀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支架术后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6例血脂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检测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与术后24 h比较,均有回降,但瑞舒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回降更为明显,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PAPP-A和hs-CRP水平。
翁建新刘强左辉华王丽丽张敏州魏熠陈绮映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妊娠相关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对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VS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前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心肌梗死1例;心源性休克4例。超声心动图提示VSR直径范围6~20 mm,多数位于心尖部,6例均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4例行直接球囊扩张术(PTCA),1例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行室间隔修补术,其中2例存活,其余4例死亡,病死率66.7%。结论 AMI并发VSR并不多见,大多发生在前壁AMI患者中,这些患者会迅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内科治疗病死率高;若能尽早开通犯罪血管,并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治疗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至4~8周,行室间隔修补术,可提高存活率。
陈绮映王丽丽罗颖龙娟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预后
血管内超声或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评价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经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的患者与经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介入治疗的患者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程度40%~70%的患者共226例(293处病变),分为血管内超声指导组98处病变、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组101处病变、药物治疗组94处病变。在血管内超声指导组中,如狭窄处最小管腔面积(MLA)<4 mm2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在血流储备分数组中,如FFR<0.8予以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3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死亡、心梗、靶血管重建)。结果(1)3组患者冠脉造影显示的狭窄程度及病变长度无明显差别;(2)血管内超声指导组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比例高于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组(P<0.001);(3)3组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182)。结论血流储备分数检测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均可以用于指导冠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血管内超声检查仅依靠单一的测定狭窄处最小管腔面积作为介入治疗的标准可能会增加介入干预患者比例。
左辉华刘强张志玲王丽丽翁建新魏熠罗新林陈绮映曹茜
关键词:冠脉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血管内超声经皮介入治疗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有效率(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h、2h后的HR、RR、PaCO2、PaO2/FiO2、pH值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h、2h后的HR、RR、PaCO2、PaO2/FiO2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获得了较佳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刘强王丽丽翁建新左辉华陈绮映罗新林魏熠曹茜
关键词:老年人
血栓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栓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血栓脱落至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严重出血、其余部位栓塞事件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结果患者年龄(63±15)岁。5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患者,1例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心电图均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前壁心肌梗死6例,下壁心肌梗死2例。7例合并心房颤动(87.5%,7/8)。所有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栓塞,其中5例行血栓抽吸术,3例行血栓抽吸及球囊扩张术。院内随访期间,发生大面积脑栓塞死亡1例,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87.5%(6/7),其余患者未再出现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结论血栓栓塞导致心肌梗死发生于血栓形成高危人群,均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期使用血栓抽吸术尽早开通冠状动脉,术后予以规范的抗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左辉华王丽丽刘强翁建新曹茜罗新林陈绮映魏熠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栓塞血栓抽吸心房纤颤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脑利钠肽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栓塞危险性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脑利钠肽在预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栓塞危险的价值。方法本组选取76例慢性持续性非瓣膜房颤患者,分为阳性组(有栓塞史及超声检查上述指标阳性患者)36例,阴性组(无栓塞史及超声检查上述指标阴性患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脑利钠肽的浓度。使用超声诊断仪经食管超声测定左心房(耳)血栓、左心房自发回声显影。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阳性组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脑利钠肽浓度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高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脑利钠肽水平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脑利钠肽的水平可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的危险。
王丽丽刘强赵有生陈绮映左辉华
关键词:血浆脑利钠肽血栓栓塞
嗜铬细胞瘤合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反复心悸、气促2年,再发2h”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诱因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快,伴有胸闷、头晕、乏力、出汗、恶心,每次持续10余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心悸突发非突止,休息后或服用“美托洛尔”后逐渐缓解,刚开始每月均有发作,以后发作逐渐频繁,且出现气促,快步走或上楼梯时出现,休息后能缓解,
王丽丽陈绮映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心肌梗死
血管内超声评价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所有患者均接收规范的CHD二级预防方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及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治疗,观察组行常规及阿托伐他汀40 mg,每日1次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即刻及6~9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支架内的最小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和内膜增生面积及更少的最小管腔面积。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和再次支架植入。其中观察组112处病变植入支架,对照组91处病变植入支架,且均完成了造影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和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平均内膜增生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管腔直径丢失和内膜增生,进而预防再狭窄发生。
赵洪磊龙娟曾繁芳陈绮映罗颖王丽丽陈协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
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中相关血管(IRA)再通率的疗效,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PCI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共85例在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CAG+PCI)的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替罗非班组:共45例,于行PCI术前至少40 min使用替罗非班;B组为常规治疗组:共40例,术前未使用替罗非班,常规内科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通过观察患者于冠脉造影术中显示病变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术后出血并发症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CI术,两组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相关血管(IRA)远端血流TIMI 2~3级出现率,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和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出血及近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于行急诊PCI术前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促进闭塞血管术前血流的再通,改善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有助于提高急诊PCI的判断及成功率,而出血等并发症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并没有增加。
翁建新刘强王丽丽魏熠左辉华陈绮映
关键词: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的测定在指导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在主要的冠状动脉(直径≥2.5 mm)狭窄程度介于40%~90%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共2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FFR测定组147例及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146例。在FFR组中,如FFR〈0.8予以行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造影组中,以狭窄超过75%即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其即刻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结果 FFR组共植入144枚支架,支架植入的比例为41.0%;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植入178枚支架,支架植入的比例为50.6%;FFR组支架植入的比例明显低于冠状动脉造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FFR组中造影剂用量较冠状动脉造影组减少[(104±31)m L vs.(111±28)m L,P=0.047]、人均治疗费用降低[(3.16±1.42)万元vs.(3.88±1.73)万元,P〈0.001]、术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更为明显(83.7%vs.73.3%,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vs.3.5%,P=0.501)。结论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FFR测定在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能减少支架植入的数目,更好地改善术后心绞痛的症状,但未增加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左辉华刘强王丽丽翁建新陈绮映罗新林曹茜魏熠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