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7篇动脉支架
  • 5篇血管
  • 5篇再狭窄
  • 4篇动脉狭窄
  • 4篇支架术
  • 4篇颈动脉
  • 4篇颈动脉支架
  • 4篇冠状
  • 3篇血栓
  • 3篇血压
  • 3篇远端
  • 3篇远端保护装置
  • 3篇内膜
  • 3篇介入
  • 3篇颈动脉支架术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脏

机构

  • 18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作者

  • 20篇陈炳煌
  • 13篇王焱
  • 12篇江宏飞
  • 9篇王挹青
  • 8篇郑剑涛
  • 8篇黄卫斌
  • 5篇陈水龙
  • 4篇刘文辉
  • 4篇何世华
  • 3篇叶涛
  • 3篇巩燕
  • 3篇陆程翔
  • 2篇陈江华
  • 2篇温红梅
  • 2篇蔡彬妮
  • 2篇刘莉莉
  • 1篇王淑荣
  • 1篇陈超
  • 1篇侯淑红
  • 1篇郑维红

传媒

  • 6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观察70位中国人所接受的76次颈动脉内膜旋切术 (CEA),对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做初步探讨。人选者均属高危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同侧CEA史、对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放疗后狭窄及其他严重的合并症。患者于术前、术后及半年后随访时均接受独立的神经专科检查;于远期随访时复查脑血管造影。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前平均狭窄程度达(82±18)%,术后狭窄程度下降至(5±10)%。所有患者共发生3次小卒中(5.7%),均无大卒中事件;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内均无心肌梗死及死亡事件。平均随访期达 (20±12)月;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颈动脉再狭窄;2例患者发生非Q波型心肌梗死;两例患者因非神经源性因素死亡;3 例患者发生小卒中;远期随访未发现大卒中。结论在中国人群中,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它的远期再狭窄率亦低。
王挹青何世华王焱郑剑涛江宏飞陈炳煌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安全性有效性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Am p 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 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V SD患者进行Am p latzer封堵器V SD封堵治疗,观察手术疗效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2例中47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0.4%,5例失败,5例有程度不等的并发症,近、中期随访未见不良影响。结论:Am p 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心病V SD有效、安全。
刘文辉陈炳煌江宏飞陈江华苏茂龙赖可可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血管成形术合并症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早期炎症及内膜增殖反应的指标变化被引量:5
2008年
背景:支架置入后的损伤修复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早期炎症、细胞增殖及凋亡指标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病例对照试验,2005-02/2007-02厦门中山医院心脏中心。对象: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支架组30例及造影组30例。方法:术前,术后30min,1,3d分别采集肘静脉血,CD11b、FasL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CD11b、血管紧张素Ⅱ、FasL水平。结果:支架组中反映炎症状态的指标CD11b、超敏C反应蛋白在支架置入后30min高于置入前(P<0.01),并以置入后1d为高峰期;支架组反映内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指标血管紧张素Ⅱ,FasL在支架置入后30min高于置入前(P<0.01)。其中血管紧张素Ⅱ于支架置入后持续增高,而FasL于支架置入后1d达到高峰。支架组置入后30min,1,3d各指标水平高于同期造影组(P<0.01)。结论:支架置入在早期即能够诱发明显的炎症反应,并能通过促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增高及Fas-FasL系统激活,使得支架置入后的内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维持于高水平。
陆程翔陈炳煌江宏飞刘莉莉
关键词:炎症内膜增生
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肾功能和血压的改变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肾功能及血压的改变。方法对135 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明显狭窄(管腔内径减少≥70%)的患者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术后行肾动脉造影、血压及血肌酐(Scr)的随访观察。结果 135例患者植入147枚支架均获成功。术后肾动脉造影随访率70%,平均随访时间为(7.2±5.6)月,再狭窄率为7.4%。血压及肾功能随访率为95%,平均随访时间(22±6)月,随访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分别为 [(172±23)比(159±20)mm Hg,P<0.05,(93±16)比(85±13)mm Hg,P<0.05]。但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Scr和GFR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率较低,PTRAS有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
王焱巩燕叶涛郑剑涛王挹青黄卫斌陈炳煌陈水龙何世华
关键词:动脉硬化肾动脉梗阻血压再狭窄
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不应期的变化
目的观察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及其电生理机制。方法利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观察PAF患者服用稳心颗粒前后,AERP的变化。结果 40 例PAF患者,服用稳心...
陈超黄卫斌王焱曾昭萍蔡彬妮王挹青陈炳煌
文献传递
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通过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行急诊PCI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各15例,抽吸导管组:予抽吸导管抽吸后,根据血栓负荷情况,决定是即时支架植入,还是择期支架植入术;直接PCI组,予单纯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的分级,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定量的峰值。结果:抽吸导管组有13例行导管抽吸后行支架植入术,TIMI血流达到TIMI2~3级水平,只有2例出现无复流现象;直接PCI组中有8例病人支架植入后出现无复流现象(P<0.05);两组病人术前CK、CK-MB、cTnT、hs-CRP、D-dimer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抽吸导管组的下述参数较直接PCI组显著减少,术后2h的峰值比:CK(2152.71±297.84):(3550.93±566.54)IU/I,P<0.05;CK-MB(203.85±23.06):(322.85±46.01)IU/L,P<0.05;cTnT(4.46±0.93):(7.71±1.19)ng/ml,P<0.05;hs-CRP(7.25±1.06):(15.27±3.22)mg/L,P<0.05;BNP(1441.75±321.83):(4589.75±1388.7)pg/ml,P<0.05;D-dimer(134.53±40.15):(245.43±50.15)ng/ml,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术中应用DiverCE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术,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无复流的发生率,提高支架植入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是有效、安全的。
江宏飞王焱黄卫斌陈炳煌陈水龙郑剑涛叶涛肖国胜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导管插入术血栓栓塞
远端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术预防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在远端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术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05年住院的58例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在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后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行心脑血管专科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结果 58例患者中57例成功置入远端保护伞装置,远端保护伞装置置人的成功率为98%;59处颈动脉狭窄病变共置入61枚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平均颈动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1.3±19.6)%减少到术后的(6.2±1.3)%。颈动脉狭窄处直径由术前(1.3±0.9)mm 增加到(5.2±1.1)mm;平均住院2.5天;1例患者术中发生小卒中。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发生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2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发生小卒中;无大卒中及无死亡发生。结论远端保护伞装置置入及在其下进行的经皮颈动脉支架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能够有效减少近、远期卒中的发生。
王焱巩燕郑剑涛黄卫斌江宏飞王挹青陈炳煌温红梅肖彩斌何世华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脑血管意外
金属支架表面光滑度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金属支架表面光滑度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支架光滑组(n=20)和支架粗糙组(n=20),分别将表面光滑和带有沟槽(深20μm)的两种金属支架各20枚植入大白兔的左或右髂动脉。术后5个月处死动物进行形态学分析,测定两组支架置入处血管管腔和血管的横断面积、内膜厚度和面积、内膜/中膜值,比较手术前后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支架光滑组和支架粗糙组支架置入段血管管腔面积分别为(2.79±0.28)mm2和(2.07±0.28)mm2(P<0.05),内膜横断面积分别为(0.69±0.30)mm2和(1.48±0.32)mm2(P<0.05),内膜/中层值分别为1.27±0.47和3.08±0.89(P<0.05),此外,两组中层横断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光滑组支架内再狭窄率[(30±12)%]与支架粗糙组[(4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两组血浆ET、TXB2、AngⅡ、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支架粗糙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支架光滑组(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可能为球囊和支架的机械损伤所致,金属支架20μm深的微粗糙表面加重了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迁移及血小板的激活、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再狭窄的发生,表面微粗糙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反应更显著。
王挹青王焱王淼蔡彬妮侯淑红陈炳煌
关键词:再狭窄新生内膜炎性因子
远端保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术-预防中风
王焱王挹青郑剑涛陈炳煌黄卫斌陈水龙郭晋村周法光郑维红陈星宇
该研究采用新型Angioguard Rx系统远端保护装置,新型Precise Rx支架应用于临床,以评价其在颈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前瞻性观察5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放置的63枚颈动脉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
关键词: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中风
经导管介入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刘文辉陈炳煌江宏飞陈江华苏茂龙等
该项技术作为科研项目在临床上进行使用,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对于厦门使用该项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研究对82例先心病患者分别用这3种缺损类型的封堵器治疗,以评价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对所有患者均随访超过6个月,...
关键词: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