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漠水

作品数:214 被引量:45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0篇动脉
  • 36篇心肌
  • 29篇冠状
  • 28篇冠状动脉
  • 26篇起搏
  • 25篇心脏
  • 25篇消融
  • 23篇射频消融
  • 22篇射频
  • 20篇心病
  • 20篇心律
  • 20篇冠心病
  • 19篇心律失常
  • 19篇血管
  • 18篇心肌梗死
  • 18篇梗死
  • 16篇心室
  • 16篇急性心肌梗死
  • 14篇心房
  • 14篇房颤

机构

  • 119篇海口市人民医...
  • 98篇中南大学
  • 8篇海口市心血管...
  • 5篇海南省人民医...
  • 5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荆门市第一人...
  • 2篇青岛海慈医疗...
  • 2篇海南省农垦那...
  • 2篇海南农垦那大...
  • 2篇海南省边防医...
  • 2篇儋州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怀化市第一人...
  • 1篇文昌市人民医...
  • 1篇白沙县人民医...

作者

  • 213篇陈漠水
  • 116篇杜子军
  • 105篇陆士娟
  • 87篇邢波
  • 47篇苏雨江
  • 46篇林德洪
  • 45篇李大严
  • 35篇俸永红
  • 23篇周志宏
  • 17篇钟江华
  • 16篇吴淼
  • 16篇梁其贵
  • 15篇侯应龙
  • 15篇孙定军
  • 14篇任良强
  • 11篇黄晓娇
  • 10篇吴淼
  • 10篇侯晓晓
  • 10篇周志宏
  • 9篇张福伟

传媒

  • 29篇海南医学
  • 18篇第15届中国...
  • 10篇中国热带医学
  • 8篇第16届中国...
  • 6篇中国心脏起搏...
  • 5篇山东医药
  • 4篇心脏杂志
  • 4篇广东医学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医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20篇2015
  • 16篇2014
  • 23篇2013
  • 20篇2012
  • 22篇2011
  • 16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2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
2006年
邢波陆士娟陈漠水杜子军苏雨江
关键词:超高龄心肌梗塞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95例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总结分析我科近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提高对该病的深入认识及救治水平。方法收集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2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95例 ,对其临床特征加以分析。结果患病年龄在 40岁以上者约 97% ,男女之比约为 4.0 :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占 45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约占 38%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占 8%。 Q波心肌梗死约占 91% ,非 Q波心肌梗死约占 9%。 80 %病人出现胸痛 ,2 6 %有心力衰竭 ,15 %并有心房纤颤。 度AVB在 AIMI中的发生率约 34%。治愈率约 76 % ,好转率 10 % ,死亡率约 7%。结论急性心梗好发于 40岁以上男性 ,胸痛多见 ,前壁梗死近半数病人 ,部分出现并发症 。
邢波陈漠水陆士娟杜子军孙有祖苏雨江侯应龙吴天诚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静脉溶栓预后心房纤颤
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不使用他汀类药物)和他汀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两组均治疗1年。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他汀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他汀组治疗后TG[(2.13±0.37)mmol/L比(1.74±0.41)mmol/L]、TC[(5.38±0.45)mmol/L比(4.34±0.73)mmol/L]和LDL-C[(3.63±0.72)mmol/L比(2.55±0.61)mmol/L]水平降低更显著,HDL-C水平[(0.95±0.31)mmol/L比(1.34±0.35)mmol/L]升高更显著,P均<0.01。治疗1年期间,他汀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8.18%比56.67%),P=0.002。结论: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纠正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林德洪陈漠水杜子君李强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
左心室肥厚跨室壁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异质性的改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变及三层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分布的异质性,探讨LVH易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电生理和分子机制。方法将家兔20只随机分成LVH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用传统的腹主动脉缩窄术制作LVH模型,检测两组家兔的心室颤动阈值及心外膜下层、中层心肌和心内膜下层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以及CX4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VH实验组心室颤动阈值降低[(7.50±1.58)比(12.20±1.75)V,P<0.05];中层心肌APD90与心内膜下层心肌APD90之差(ΔAPD90)[(32.40±9.67)比(24.30±5.68)ms]和TDR[(48.90±11.65)比(36.40±7.40)ms]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LVH实验组三层心肌的APD90明显延长(均P<0.01),而三层心肌CX4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中层心肌下降最为明显。结论 LVH跨室壁CX43表达异质性增加,与左心室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增大,诱发MVA有关。
钟江华姚震陈漠水孙定军王柳陆士娟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复极异质性
糖化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室电风暴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lc,HbAl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心室电风暴的关系。方法入选中南大学湘雅附属海口医院心内科的首次...
陈漠水任良强
文献传递
静息心率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
<正>心率是最容易准确测量和获得的参数,是人体重要的和有效的生命指征,也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并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第二大原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率增加与...
陈漠水
文献传递
心血管异常患者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并发心血管异常时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 11例心动过速并发心血管异常的患者 ,做好充分的围术期准备 ,采取合理的治疗策略 ,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阻断房室旁路、改良房室结慢径和消除异位起源点分别根治房室折返、房室结折返和房性心动过速。结果 :11例患者 (4例并发血管畸形 ,2例并发凤湿性心脏病 ,3例并发冠心病 ,1例并发尿毒症性心肌病 ,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妊娠晚期 )消融均获成功 ,无 1例并发症。结论 :只要治疗策略正确 ,手术准备充分 ,对于心血管显著异常的心动过速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同样具有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侯应龙陈漠水苏雨江陆士娟邢波邢波杜子军俸永红
关键词:心动过速心血管疾病射频消融术
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苏雨江陆士娟陈漠水钟江华杜子军
原项目旨采用肾脏交感神经阻断术(RSD)消融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双侧肾脏交感神经,观察其血压、LVH、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种类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评估RSD降血压的长期疗效、逆转LVH及其作用机制和RSD的安全性。通过对行R...
关键词: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高血压
室性早搏与心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室性早搏 (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即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正常人群中应用标准心电图普查的发生率是1%,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的发生率是40%~75%,而临床检测出PCV的人群中约有40%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张忆雪陈漠水
关键词:室性早搏心功能不全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保留PTCA导丝的左室电极置入二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猝死发生率,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已被证明可改善心力衰竭(CHF)伴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可以进一步显著降低CHF患者的总病死率。经...
陈漠水俸永红李大严杜子军任良强侯晓晓邢波周志宏林德洪吴淼陆士娟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