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焱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变电
  • 3篇电站
  • 3篇变电站
  • 2篇刀片
  • 2篇底板
  • 2篇电压
  • 2篇智能变电站
  • 2篇输电
  • 2篇特高压
  • 2篇线缆
  • 2篇接线
  • 2篇剥皮
  • 2篇出口
  • 2篇穿出
  • 1篇电工
  • 1篇电抗
  • 1篇电气
  • 1篇电气主接线
  • 1篇电网
  • 1篇电网技术

机构

  • 10篇电力规划设计...
  • 2篇华东电力设计...
  • 2篇电力规划总院...
  • 2篇中能智新科技...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电网公司
  • 1篇南方电网科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10篇陈海焱
  • 2篇李喜来
  • 1篇苏盛
  • 1篇陈跃
  • 1篇方静
  • 1篇陈浩
  • 1篇王勇
  • 1篇吴克芬
  • 1篇刘然
  • 1篇邓长红
  • 1篇王静
  • 1篇李永双
  • 1篇夏云峰
  • 1篇贾江波

传媒

  • 2篇2013年全...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建设
  • 1篇中国工程咨询
  • 1篇电力勘测设计
  • 1篇南方能源建设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中特殊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工程中有几类特殊接线问题存在争议,例如: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初期采用2个完整串时元件出口的隔离开关设置、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在失掉双母情况下仍要保持关键联络通道、高抗回路是否设置隔离开关以及高抗回路接地开关是否可以取消等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陈海焱
关键词:变电站主接线一个半断路器隔离开关
智能变电站工程设计现状及存在问题
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从设备选型、状态监测、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电缆/光缆敷设等方面阐述了智能变电站工程设计现状,指出了当前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设计标准或指导意见还有待完善;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需慎重;二次设备功...
陈海焱刘然陈跃运志涛马棡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工程设计运行管理
文献传递
我国特高压工程发展历程及发展建议被引量:1
2023年
一、引言特高压工程,被誉为“电力高速公路”,是指电压等级在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工程,具有输电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和效率高等诸多优势,能够极大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经过20余年的实践探索与科研攻关,我国特高压已成功实现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
董飞飞李喜来王勇陈海焱
关键词:输电距离特高压工程输电工程电压等级高速公路
香港地区雷电风速联合分布被引量:5
2018年
雷电数据的统计分布是指导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重要基础。输电线路设计规程中杆塔雷电过电压下风偏设计为经验参数,缺乏对雷电风速联合分布的深入研究。利用香港地区气象数据,研究雷电风速联合分布。分析表明雷电在时域上呈高度不均匀分布,日地闪数量服从Burr分布,而雷电与风速服从Gumbel-Copula联合分布。经验分布和理论分布中,日地闪次数超1000次且风速接近和超设计风速雷暴日的地闪数占比均在20%左右。结合气象学背景的分析表明,飑线等强对流天气下并发的雷暴大风是造成强雷暴时超设计风速概率畸高的根本原因。
苏盛陈浩陈晓国夏云峰陈海焱吴怡敏傅闯
关键词:雷电风速雷电过电压风偏闪络
交流1000kV变电工程技术优化与深化研究
本文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设计运行经验基础上,依托皖电东送交流输电示范工程、结合后续工程的研究成果,在1000kV串联补偿装置应用及布置、10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回路、低压无功补偿装置、4500MVA大容量变压器工程...
赵衡方静王静吴克芬陈海焱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应用
文献传递
变压器中性点加装电抗及隔直装置接线设计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电网结构的不断加强和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部分变电站需同时装设中性点电抗和隔直装置。目前关于同时加装中性点电抗和隔直装置的变压器中性点回路的接线存在争议,各设计院在实际工程中的接线各不相同,综合考虑运行灵活性、检修方便性、技术经济性对中性点加装电抗器及隔直装置主接线设计进行了分析,分别针对电阻型直流抑制装置和电容型直流抑制装置提出了推荐的主接线方案,对保障变电站在设备检修情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姜海博陈海焱邓长红
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
文章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特点,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关键设备和支撑技术,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设以及标准化进展情况,指出了当前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陈海焱陈跃方静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优化设计信息共享
文献传递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底板、线缆进口筒、线缆出口筒、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线缆进口筒设置于底板的第一位置;线缆出口筒固定设置于第二框架,第二框架设置于底板的第二位置;第一框架设置于底板的第三位置;第一框架...
董飞飞陈海焱刘欣杨靖波张天龙张云晓何天宇
中国电网技术成就、挑战与发展被引量:11
2016年
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基本途径,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交、直流输电电压等级的演变历程和电网技术发展取得的成就,其次从大型能源基地输送需要、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挑战、节能环保及资源约束、智能化与信息化潮流、用电侧的新要求和电网技术"走出去"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电网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柔性输电、分布式能源接入和配用电及微电网、新形势下的先进调度、设计施工与运维的信息化、节能环保与资源高效利用、设备国产化与标准的国际化等八个方面探讨了现代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
李喜来李永双贾江波陈海焱
关键词:电网技术智能电网节能环保一带一路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底板、线缆进口筒、线缆出口筒、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线缆进口筒设置于底板的第一位置;线缆出口筒固定设置于第二框架,第二框架设置于底板的第二位置;第一框架设置于底板的第三位置;第一框架设置...
董飞飞陈海焱刘欣杨靖波张天龙张云晓何天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