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浩

作品数:20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省域
  • 5篇实证
  • 5篇实证研究
  • 4篇数据包络
  • 4篇数据包络分析
  • 4篇高校
  • 4篇包络分析
  • 3篇省域差异
  • 3篇高校科研
  • 3篇边际收益递增
  • 3篇R&D
  • 3篇R&D效率
  • 2篇新体
  • 2篇阳光
  • 2篇散射
  • 2篇散射光
  • 2篇收容
  • 2篇太阳
  • 2篇太阳光
  • 2篇天空

机构

  • 1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池州学院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作者

  • 20篇陈浩
  • 11篇王晓红
  • 6篇张宝生
  • 4篇李素文
  • 3篇孙玮
  • 1篇李荣富
  • 1篇李铁范
  • 1篇张秋华
  • 1篇王晓明
  • 1篇闻波
  • 1篇郭艳艳

传媒

  • 5篇科研管理
  • 2篇第九届全国科...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评价与管理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第五届中国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视窗分析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被引量:26
2013年
本文分别取窗宽为1-5,应用视窗分析模型对我国各省市高校在2003-2007年的科研效率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窗宽的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窗宽的增加,我国各省市高校的TE和PE呈递减变化,SE呈无规律变化;科研效率在不同年份对窗宽的敏感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窗宽会使得研究者对科研效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对于"如何确定理想的窗宽",从理论上提出新的分析方法,研究确定理想的窗宽,建立适合于我国高校科研效率动态分析的更合理的视窗分析模型。与传统DEA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这进一步说明了建立理想窗宽的视窗分析模型,对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进行动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此视窗模型的分析结果更符合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
陈浩王晓红张宝生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我国“十五”期间R&D效率的省域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本文运用面向投入的C2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十五"期间30个省市的R&D效率,得到我国"十五"期间省域R&D效率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分析相关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各省市的R&D效率整体处在下行区间,且省市间差异先扩大再减少,整体差异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各省市R&D效率,缩小省域R&D效率差异的对策建议。
王晓红陈浩孙玮
关键词:R&D效率DEA模型省域差异
创新研究群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创新研究群体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种协同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群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是群体创建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创新研究群体运行的驱动机制、支持机制及控制机制。讨论了创新研究群体的先锋式、职能式、资源式和扁平式四种管理模式。并围绕群体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提高群体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张宝生戴霜梅陈浩王晓明
关键词:创新研究群体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择决策研究——基于多级可拓综合评价被引量:18
2011年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跨地域、时间和组织边界的新兴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是科研活动复杂化、交叉集成化和网络信息时代下的产物。成员选择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和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成员选择本质上是科技人才的评价问题。本文针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特征和需求以个体能力、协同能力和匹配适应程度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学的物元方法建立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模型,为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选择提供了一种决策方法。
王晓红张宝生陈浩
关键词:物元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在创新体系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其中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创新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基础力量。综合评价作为一种辅助监管方式可以有效反映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以2010年度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高校为评价对象,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搜集和整理权威基础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作综合评价。结论认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各维度创新能力的知识市场化特征明显,因子分布较为合理,但全国各区域存在强弱不均均衡的梯度,并提出了参考性的建议。
李荣富李铁范张秋华陈浩
关键词:综合评价地方高校协同创新
“十五”期间我国R&D效率省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面向投入的C2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十五”期间30个省市的R&D效率,得到我国“十五”期间省域R&D效率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分析相关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各省市的R&D效率整体处在下行区间,...
王晓红陈浩孙玮
关键词:使用效率
文献传递
基于视窗分析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分别取窗宽为1-5,应用视窗分析模型对我国各省市高校在2003—2007年的科研效率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窗宽的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窗宽的增加,我国各省市高校的TE和PE呈递减变化,SE呈无规律变化;科研效率在不同年份对窗宽的敏感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窗宽会使得研究者对科研效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对于"如何确定理想的窗宽",从理论上提出新的分析方法,研究确定理想的窗宽,建立适合于我国高校科研效率动态分析的更合理的视窗分析模型。与传统DEA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偏差。这进一步说明了建立理想窗宽的视窗分析模型,对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进行动态分析是很有必要的,此视窗模型的分析结果更符合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
陈浩王晓红张宝生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十五”期间我国R&D效率省域差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运用面向投入的C2R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十五"期间30个省市的R&D效率,得到我国"十五"期间省域R&D效率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分析相关结果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各省市的R&D效率整体处在下行区间,且省市间差异先扩大再减少,但整体差异仍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各省市R&D效率,缩小省域R&D效率差异的对策建议。
王晓红陈浩孙玮
关键词:R&D效率DEA模型省域差异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选择决策研究——基于多级可拓综合评价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是一种跨地域、时间和组织边界的新兴的科学研究组织形式,是科研活动复杂化、交叉集成化和网络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威员选择是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和运行的基础性问题,成员选择本质上是科技人才的评价问题。本文针对虚拟...
王晓红张宝生陈浩
关键词:物元模型
一种减少直射太阳光影响的望远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直射太阳光影响的望远镜,其包括镜筒一、镜筒二以及安装机构。镜筒一上开设与镜筒一同轴的环形收容槽;镜筒二通过安装机构可拆卸式安装在镜筒一上,且镜筒二一端的外侧壁上开设卡槽一。安装机构包括滑动块、支撑弹簧...
牟福生李素文雒静陈浩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