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浩

作品数:269 被引量:58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专利
  • 8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石油与天然气...
  • 36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矿业工程
  • 3篇生物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8篇岩心
  • 28篇煤层气
  • 27篇页岩
  • 23篇油藏
  • 16篇压裂
  • 16篇煤岩
  • 16篇孔隙
  • 16篇储层
  • 13篇气井
  • 12篇含气
  • 11篇岩石
  • 11篇油气
  • 11篇原油
  • 11篇支撑剂
  • 11篇气体
  • 10篇含气量
  • 9篇地层
  • 9篇岩样
  • 7篇等温吸附
  • 7篇压裂液

机构

  • 17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0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9篇中国石油
  • 11篇长江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农业部沼气科...
  • 4篇西南石油学院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海洋石油高效...
  • 2篇中国石油西南...
  • 2篇华北油田公司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69篇陈浩
  • 38篇邓泽
  • 36篇杨胜来
  • 32篇陈振宏
  • 31篇田文广
  • 23篇李贵中
  • 21篇王小琼
  • 20篇葛洪魁
  • 19篇孙粉锦
  • 19篇李亚男
  • 17篇杨焦生
  • 16篇李五忠
  • 15篇李芳芳
  • 15篇李玉飞
  • 14篇赵洋
  • 13篇聂向荣
  • 13篇张林
  • 12篇朱达江
  • 12篇申颍浩
  • 10篇杨柳

传媒

  • 6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天然气工业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油气储运
  • 3篇油田化学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断块油气田
  • 3篇石油化工高等...
  • 3篇中国海上油气
  • 3篇石油科学通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22篇2023
  • 34篇2022
  • 30篇2021
  • 19篇2020
  • 23篇2019
  • 27篇2018
  • 14篇2017
  • 12篇2016
  • 16篇2015
  • 19篇2014
  • 16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2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低渗透油藏注气防窜聚合物泡沫体系的性能评价
2022年
渤海34-2高温低渗透油藏空气驱过程易发生气窜,常规控制手段存在较多局限性,亟待研究新的调剖技术。基于聚合物增黏和泡沫调驱双重特性,研发了一种聚合物泡沫调剖体系,测试了该体系的泡沫稳定性、流变性能,通过室内驱替实验和CT扫描评价了该体系的封堵性能和作用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模型分别进行了注空气后转水气交替(WAG)实验和注调剖剂再注空气实验。结果表明,130℃下聚合物泡沫调剖体系对渗透率约35×10^(-3)μm^(2)的岩心封堵率高达98%,能很好地抑制气窜。在气体突破后WAG方式可提高驱油效率10.14%;而采用注复合泡沫调剖体系再转气驱提高驱油效率15.81%,较常规WAG驱油效率提高5%以上。高温下聚合物泡沫调剖体系的封堵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为同类高温低渗透油藏注气防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陈浩陈浩刘希良谭先红田虓丰李博文
关键词:调剖体系
煤储层动态渗透率物理模拟实验及启示
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可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渗透率能否得到改善受控于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作用的影响.目前国际上有多种渗透率预测模型,包括P&M模型,S&D模型等,各模型假设和原理不尽相同,对同一区...
邓泽孙粉锦李贵中李五忠陈振宏庚勐陈浩胡国华刘欢
关键词:煤层气煤储层渗透率
文献传递
储层压裂装置及储层压裂管柱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压裂装置及储层压裂管柱,该储层压裂装置包括:外筒体,其设有第一外气孔和第二外气孔;内筒体,其设有第一内气孔和第二内气孔,内筒体设于外筒体内,且与外筒体滑动连接;滑动体,滑动体设于内筒体内,且能够相对于...
田文广孙斌陈浩杨敏芳杨青祁灵穆福元
一种低渗砂岩储层开采方式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砂岩储层开采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分类低渗砂岩储层的主控因素的数值,低渗砂岩储层的主控因素基于低渗砂岩储层的各物理特性与预设核心指标的关联性确定得到,预设核心指标根据...
陈浩蒋东梁邢建鹏王群一商琳孙彦春崔健赵耀左名圣杨明洋于海增
文献传递
一种页岩含气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文提供了一种页岩含气量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毫米级解吸组件、微纳米级解吸组件和含气量测定仪;所述毫米级解吸组件用于将待测页岩破碎成毫米级页岩碎块,并将产生的解吸气传输给所述含气量测定仪;所述微纳米级解吸组件用于将...
邓泽王红岩孙粉锦李五忠陈艳鹏陈振宏杨焦生田文广李亚男陈浩赵洋杨青祁灵张宝鑫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含CO_(2)凝析气藏油环体积预测方法
2023年
准确、高效地预测高含CO_(2)凝析气藏油环体积对于开发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但海上深水凝析气藏难以通过大规模钻探来探明油环体积,且高浓度CO_(2)的萃取作用使油环体积变化更加复杂。首先通过CO_(2)充注实验还原高含CO_(2)凝析气藏成藏过程,以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数据开展数据预处理,建立样本数据库,并通过关联分析优选其主控因素,明确不同地层条件和气顶组成下油环体积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开展油环体积预测训练,搭建油环体积的预测模型,实现输入主控因素以精确、快速预测油环体积的目的。预测结果表明,采用三次核函数的机器学习模型与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矿场实际的油环体积误差分别为3.43%、5.10%和7.21%。
陈浩蒋东梁邢建鹏王红平左名圣王朝锋杨柳刘希良于海增袁志文
关键词:凝析气藏支持向量机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石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被引量:2
2004年
王炜陈浩
关键词:质量管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用户满意工程
一种基于电势的自发渗吸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势的自发渗吸测量装置,包括围压控制系统、电势监测系统和压差控制系统。围压控制系统包括机架、橡胶筒、岩心、围压阀、围压泵、液压油。电势监测系统包括恒压电源、网状正电极、网状负电极、数据传输线、电势测量...
申颍浩李曹雄葛洪魁刘倩栾国华王小琼杨柳陈浩任凯
文献传递
叠前地震反演在银额盆地的应用
2012年
地震反演是储层预测的一项核心技术。传统的叠后反演是在叠加道集的基础上进行的储层参数预测,损失了原始剖面所包含的岩石物理特征,而叠前地震反演则能充分反映地下的岩石物理特性。以叠前反演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充分利用已采集处理的叠前地震资料,在银额盆地进行烃类检测。
陈浩潘仁芳张利萍
关键词:银额盆地AVO反演
火山岩气藏气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火山岩气藏的有效开发较为困难。针对该类气藏的储层特点,文中通过岩心实验研究火山岩的气水两相渗流特征,为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依据。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受岩心自身孔隙结构特征影响,水-气相渗曲线呈吸吮态,且岩心渗透率对相渗曲线的特征点影响较大,渗透率越大,残余气饱和度越高;对同一岩心而言,气-水相渗曲线的形状及特征点数值与实验温度和压力有关,温度、压力越高,气水两相渗流区越宽,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越低,越有利于气水两相渗流。由此得出,在气藏开发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生产压差,避免气井过早出现水侵;一旦因水侵造成水锁,可通过提高气藏温度或压力,实现封闭气解封。
章星杨胜来李芳芳陈浩聂向荣丁景臣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相对渗透率温度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