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浩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修辞
  • 4篇小说
  • 3篇文学
  • 2篇修辞哲学
  • 2篇叙事
  • 2篇叙事学
  • 2篇语言
  • 2篇诗学
  • 2篇庄子
  • 2篇小说理论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时代
  • 1篇修辞理论
  • 1篇修辞思想
  • 1篇修辞学
  • 1篇修辞语
  • 1篇修辞语言
  • 1篇叙事符号
  • 1篇叙事形式
  • 1篇叙事修辞

机构

  • 16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16篇陈浩
  • 1篇汪晓华
  • 1篇王凤花

传媒

  • 4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修辞学习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高教论坛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画空作丝 织为罗■”——由章太炎《齐物论释》释读庄子之“道”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在阐释章太炎《齐物论释》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启发意义的基础上,从修辞哲学角度对庄子的“道不可言”这类悖论命题作了探讨。
陈浩
关键词:修辞悖论反讽
论修辞哲学的三个层次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在批判传统修辞学专注于表达形式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修辞的本体性质作出新的阐释,并从修辞的表达内容、修辞的认识特点和修辞的建构行为三个层次构想了修辞哲学的内容。
陈浩
关键词:修辞
论巴赫金文化诗学中的原型观念及其局限被引量:3
2003年
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带有很大的原型理论倾向 ,这突出表现在他将狂欢节看成是小说体裁的源头而忽略近代历史语境对小说体裁的内在影响。历史意识的空缺 ,造成了巴赫金文化诗学内部的理论矛盾和思想错位 ,但这并不是巴赫金的疏忽 ,而是另有其思想原因。
陈浩
关键词:小说狂欢节
隐喻认识论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对隐喻认识论的有关研究作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对隐喻的发生和隐喻的认识性质作了初步探讨。
陈浩
关键词:修辞学隐喻认识论
历史维度的阙如——论当代叙事学的局限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将当代结构主义叙事学置于传统小说理论转向现代小说理论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在肯定其理论贡献的同时,着重指出并分析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小说理论的缺陷在于失却了历史维度,因而无法对小说的本体性质作出较为深入的研究.
陈浩
关键词:小说理论结构主义叙事学历史维度叙事形式叙事符号
修辞的意味——修辞哲学简论被引量:2
2002年
一般认为,修辞是一种表达形式。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意修辞”的含义就是:根据既有的表达内容和接受对象,如何对表达形式作贴切、妥当的选择和调整。细究这种修辞观念,其实不能成立。因为修辞不只是如何表达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涉及表达什么的问题。 无论从逻辑还是从经验方面看,任何一种表达内容都存在着用不同形式表达的可能,或者说一种表达形式可以被其他表达形式转述的可能,否则,如果只有唯一的表达形式,没有选择和替换的可能,不仅修辞不能存在,就连我们常见的解释这种行为也不可能发生。……
陈浩
关键词:修辞语言语言逻辑修辞哲学
重视课外学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其需要重视课外学分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依托课外学分来深化和拓广专业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个性,提高实践能力,更好地处理教学规范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陈浩
关键词:课外学分专业口径
论西方现代小说理论的形态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把现代西方小说理论大致分为形式学派和社会学派,在此基础上对这两大学派的形式研究方法的形成过程及原因作了描述和探讨,并对这两个学派在形式研究上的差异面和交融的趋势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陈浩
关键词:小说
小说体裁的历史诗学——从小说体裁发生的历史原因看小说的本体性质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以一种形式化的历史诗学立场将文学的形式分析与历史阐释结合起来,从小说发生的深层历史原因出发,对小说体裁的历史性质作出新的解释。
陈浩
关键词:小说体裁
语符和书符:文学的双重符号属牲——对文学符号学前提的初步探讨
1997年
本文通过对文学写作中的字符运用不可避免地具有书写操作形式的分析,着重批判仅仅将语言视为文学唯一符号属性的片面观点及思想根源,力图揭示书面写作的文学同时具有语符和书符的双重属性。由实际写作中对语符和书符不同侧重运用出发,本文对中西文学中的某些对立现象作了尝试性分析,以阐明其深层的符号学原因。
陈浩
关键词:文学语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