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补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愈合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生物补片
  • 1篇缺损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瘢痕
  • 1篇瘢痕愈合

机构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伟国
  • 4篇安伟德
  • 4篇陈更
  • 2篇胡祥
  • 1篇徐雪东
  • 1篇邓中慧
  • 1篇王嘉
  • 1篇李玉文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生物补片在感染性腹壁缺损修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7~8月收治的2例感染性腹壁缺损患者,应用SIS生物补片修补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关闭腹壁缺损大小分别为20cm×18cm,6cm×4cm。手术时间分别为110min、60min。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其他手术并发症。2例切口愈合良好,无疝瘘发生,缺损得到完整修复,分别于术后16d、14d出院。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SIS生物补片治疗感染性腹壁缺损安全可靠,可有效关闭腹壁缺损,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张伟国安伟德邓中慧徐雪东陈更王嘉李玉文
关键词:可吸收性植入物腹壁
胃癌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患者14v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探讨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清扫14v组淋巴结的患者资料。结果胃下部癌患者检出176枚14v组淋巴结,29枚发生转移,胃上部与中部癌无一例发生;TNM分期中Ⅳ期5例、ⅢC期7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50.0%和33.3%,高于其他分期(P<0.01);BorrmannⅣ型4例、Ⅲ型11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80.0%和30.6%,高于Ⅰ、Ⅱ型病例(P<0.01)。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例中15例侵透浆膜(83.3%),侵犯周围器官。14v组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7.7%。结论胃癌肿瘤位置、Borrmann分型、肿瘤分期、侵犯周围器官及组织与14v组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关系;对于分期较晚的胃癌患者,即使行14v组淋巴结清扫也不能获得较满意的预后。
张伟国安伟德陈更胡祥
关键词:胃癌
腹腔镜下应用防粘连补片治疗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盆底会阴疝1例报告被引量:9
2021年
老年男性患者,以“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6年,骶尾部可复性包块9月余”为主诉入院,站立时会阴部肿块突出,且伴有坠胀感,平卧可消失,无腹痛、便秘及排尿困难等。查体:会阴部切口瘢痕愈合,站立时可见会阴部一肿块,大小约7 cm×9 cm,呈半球状,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可,边界清;平卧后肿块可还纳,皮下可触及直径约8 cm缺损区域,腹部CT示盆底可见腹腔内容物及肠管影外凸(图1)。
郑永健安伟德向甫陈更张伟国
关键词:腹部CT瘢痕愈合骶尾部
肠系膜上静脉14v组淋巴结清扫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清扫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并分析其转移情况,探讨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12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清扫14v组淋巴结的患者资料。结果胃下部癌患者检出176枚14v组淋巴结,29枚发生转移;TNM分期Ⅳ期5例、ⅢC期7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50.0%、33.3%;BorrmannⅣ型4例、Ⅲ型11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80.0%、30.6%,高于Ⅰ、Ⅱ型病例(P<0.05)。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例中15例侵透浆膜(83.3%),侵犯周围器官。14v组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7.7%。结论肿瘤位置、分期、Borrmann分型、侵犯周围组织与第l4v组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关系;分期较晚患者行14v组淋巴结清扫难以获得较满意的预后。
张伟国安伟德陈更胡祥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