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昭庆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膜结构
  • 5篇气弹
  • 5篇风洞
  • 5篇风洞试验
  • 4篇张拉膜
  • 4篇张拉膜结构
  • 4篇气弹模型
  • 4篇流固耦合
  • 3篇风振
  • 3篇风振系数
  • 3篇风致
  • 2篇数值模拟
  • 2篇临界风速
  • 2篇建筑
  • 2篇荷载
  • 2篇风荷载
  • 2篇CFD数值模...
  • 2篇值模拟
  • 1篇弹模
  • 1篇性能研究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东北电力大学
  • 3篇交通运输部天...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2篇陈昭庆
  • 11篇武岳
  • 8篇孙晓颖
  • 2篇曾聪
  • 1篇徐正

传媒

  • 4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第十三届空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柔性屋盖结构气弹试验中的非接触测量技术简介
风工程领域中在进行柔性屋盖结构气弹试验如膜结构的流固耦合效应试验时,由于膜结构的膜材质量很轻,对接触式测量系统的干扰比较敏感,传统的接触式测量系统无法满足其要求,急需一系列非接触的试验测量系统来为其服务.本文通过引进航天...
陈昭庆孙晓颖武岳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盖结构非接触测量
文献传递
薄膜结构流固耦合的CFD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弱耦合分区求解策略,在Compaq Visual Fortran6.5环境下搭建了薄膜结构三维流固耦合效应的CFD数值模拟平台。程序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主要包含几何建模、流体分析、结构分析和数据交换四个模块。其中几何建模模块采用自行编制的膜结构找形分析程序,流体分析模块采用经过二次开发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0,结构分析模块采用自行编制的膜结构动力分析程序MDLFX;在数据交换模块中,编制了基于薄板样条法的插值计算程序,以实现流固交界面上不同区域网格间的数据传递问题,编制了基于代数法和迭代法的动网格变形程序,以实现流固耦合运算中的动网格更新。基于该软件平台,对单向柔性屋盖和鞍形膜结构屋盖进行了流固耦合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孙晓颖武岳陈昭庆
关键词:流固耦合CFD数值模拟
张拉膜结构气弹失稳机理研究
膜结构因其轻柔特性,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振动,这种变形和振动反过来又影响到结构周围的流场,形成所谓的“流固耦合效应”。特定条件下,流固耦合效应会导致结构振幅随风速增加急剧增大,产生类似桥梁和机翼的气弹失稳现象...
陈昭庆
关键词:张拉膜结构流固耦合气动阻尼风荷载作用
大跨度单向屋盖结构流固耦合性能研究
薄膜结构属于典型的轻质柔性体系,对地震力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对脉动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风荷载是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大跨度单向屋盖结构形状简单,可简化为二维问题处理,结构仅有一个方向的曲率,形状稳定性较差,易发生自...
孙晓颖徐正武岳陈昭庆
关键词:风荷载
文献传递
截球形气膜结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截球形气膜结构的风致响应及风振系数,在B类地貌风场中进行了3种典型矢跨比截球形气膜结构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考察内压、风速、有无拉索对膜面位移、应变的影响,分析截球形气膜结构的风致振动规律,提出截球形气膜的等效静力分析方法,给出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响应风振系数。研究表明:结构总位移极值出现在结构顶部及迎风面中心线约1/3矢高处,最大主应变发生在结构侧面中心线位置;结构平均变形呈顶部隆起、迎风面凹陷、侧面向外凸出的形状;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压减小明显;结构顶部的横风向位移响应标准差、竖向位移响应标准差、顺风向位移响应标准差依次减小;无索结构总位移和最大主应力的风振系数均在1.1~1.4之间;施加拉索后,结构的竖向位移基本为0,顺风向位移及横风向位移极值分别减小为无索结构的50%和30%,总位移风振系数为1.6,最大主应力风振系数仍在1.1~1.4之间,拉索的应力风振系数约为1.6。
陈昭庆赵军宾闫科晔武岳张铎苏宁
关键词: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风振系数
单向张拉膜结构气弹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在均匀流场中进行开敞式单向张拉膜结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膜结构的流固耦合机理。研究表明:膜的气弹失稳主要由涡激共振引起,膜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到平衡位置并围绕该平衡位置进行振动,特定风速下,流体流经平衡位置会产生旋涡。低风速下,膜以一阶模态为主振动,流场中没有任何旋涡;超过一定风速后,振动中出现了某高阶模态的响应,流场中也出现了与该阶模态主频接近的旋涡;随着风速的增大,旋涡的主频与该阶模态频率的差别越来越小进而变化到相等,后又变化到差别越来越大,导致该阶模态的共振响应越来越弱直至消失;随着风速的继续增大,旋涡的频率会与膜的其他阶模态基频接近,导致结构发生其他阶模态的涡激共振。这种涡激共振是一种周期性振荡式失稳,结构的无量纲第一临界风速约为0.84,第二临界风速约为2.27。
孙晓颖陈昭庆武岳
关键词:张拉膜结构风洞试验临界风速
封闭式单向张拉膜结构气弹失稳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均匀流场中进行了封闭式单向张拉膜结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考察了膜预张力和来流风速对结构振幅、振动模态和总阻尼比的影响,以及膜面位移与膜上方流场的频谱相关性,分析了封闭式膜结构的气弹失稳机理,给出了气弹失稳无量纲临界风速。研究结果表明:低风速下(无量纲风速小于1.2时),流场中的旋涡主频远低于结构基频,结构以受迫振动为主;随着风速增大,流场中出现与结构2阶反对称模态频率接近的旋涡,导致结构发生以2阶模态大幅振动为特征的涡激共振,且在无量纲风速不小于1.2的风速范围内出现振动锁定现象,结构总阻尼比迅速衰减接近0。由此可认为,封闭式膜结构的气弹失稳由涡激共振引起,结构振幅的突然增大、主导振动模态的突然改变以及总阻尼比的突然减小为其主要特征;气弹失稳无量纲临界风速约为1.2。
陈昭庆武岳孙晓颖
关键词:张拉膜结构风洞试验涡激共振临界风速
密集建筑群对主体建筑风压和风环境的干扰
通过干扰因子分析法,利用风洞试验数据分析了群体建筑对主体建筑表面不同部位平均风压的影响;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单体和群体时主体建筑周围流场的风速矢量;利用风速比评估方法评估了不同风向角下主体建筑周围的风环境。研究结...
陈昭庆孙晓颖武岳
关键词:风压风环境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大跨度气膜煤棚风致响应及风振系数试验研究
2023年
大跨度气膜煤棚结构对风荷载较为敏感且流固耦合效应明显,而其风致灾害机理仍不明确。为此,在B类地貌风场中进行了3种典型矢跨比的大跨度气膜结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量了不同矢跨比、风向角、内压、风速及是否加索下的膜面位移、应变,并测量了不同拉索的应变,分析了结构的风致响应规律,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的响应风振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风荷载作用下,结构顶部向上隆起,迎风面及背风面凹陷明显,侧面向外变形较小;结构的迎风面及顶部的平均位移较大;增大初始内压、减小矢跨比或施加拉索,结构平均位移明显减小;随着风速增大结构内压减小明显。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大跨度气膜煤棚位移分区风振系数在1.2~1.3之间,最大主应力分区风振系数在1.1~1.4之间,拉索应力风振系数取1.5。
陈昭庆赵军宾闫科晔武岳苏宁曾聪
关键词:气弹模型风振系数
张拉膜结构风致动力灾变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为明确膜结构的风致动力灾变机理,分别从现场实测、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膜结构附加气动力和气弹失稳机理等问题.研究表明:受实测设备、气弹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和流固耦合模拟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膜结构流固耦合现象的观测模拟方面,针对实际工程的研究仍比较少;流固耦合振动机理方面,普遍认为,气弹失稳与形成于结构表面附近的旋涡有关,表现为结构总阻尼比的大幅衰减;但已有研究成果多基于对简单膜结构在近似均匀流场中振动现象的观测得出,与实际工程相差比较大.建议以后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入:气弹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的相似偏差量化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技术;大型膜结构实际工程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关键技术;基于现场实测、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和解析等多种研究手段的膜结构气弹失稳机理研究;便于工程设计人员接受的考虑流固耦合的膜结构抗风设计方法.
武岳陈昭庆孙晓颖
关键词:张拉膜结构流固耦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