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岭

作品数:216 被引量:515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3篇皮肤
  • 39篇中医
  • 26篇皮肤病
  • 21篇中西医
  • 20篇中西医结合
  • 20篇慢性
  • 19篇辨证
  • 17篇银屑
  • 17篇银屑病
  • 16篇中西医结合治...
  • 16篇西医结合治疗
  • 16篇溃疡
  • 15篇中医药
  • 14篇湿疹
  • 14篇辨治
  • 13篇痤疮
  • 12篇细胞
  • 12篇狼疮
  • 12篇红斑
  • 10篇寻常型

机构

  • 149篇成都中医药大...
  • 146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青岛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四川省中医医...
  • 2篇郫县人民医院
  • 2篇重庆市九龙坡...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成都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韶关学院
  • 1篇中山市中医院
  • 1篇重庆市第一人...

作者

  • 208篇陈明岭
  • 49篇艾儒棣
  • 35篇肖敏
  • 23篇余倩颖
  • 14篇沈涛
  • 12篇雷晴
  • 11篇肖敏
  • 10篇尤雯丽
  • 10篇郝平生
  • 10篇朱晓燕
  • 9篇郭静
  • 8篇方明
  • 7篇霍艳丹
  • 7篇孙涛
  • 7篇张庆红
  • 6篇刘海燕
  • 6篇黄丹
  • 5篇杜丽
  • 5篇龚树材
  • 5篇付丽彬

传媒

  • 26篇四川中医
  • 17篇中华中医药杂...
  • 11篇亚太传统医药
  • 8篇吉林中医药
  • 8篇中医杂志
  • 7篇光明中医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6篇河南中医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4篇湖南中医杂志
  • 4篇新中医
  • 4篇实用中医药杂...
  • 3篇山西中医
  • 3篇国医论坛
  • 3篇广西中医药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中国民族民间...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24
  • 22篇2023
  • 11篇2022
  • 17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8篇2016
  • 17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14篇2012
  • 9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角层下脓疱病验案
2012年
角层下脓疱病多由于心火脾湿内蕴,复感湿热毒邪,郁于肌肤,不得疏泄而成,前期以五味消毒饮合四君子汤加减消肿止痛,健脾除湿,后期以托里消毒散托毒外出,可收良效。
刘海燕陈明岭郝平生
关键词:角层下脓疱病五味消毒饮四君子汤托里消毒散
头风胶囊对偏头痛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头风胶囊对大鼠脑组织和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 ,造成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 ;给予头风胶囊治疗后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和血中 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结果 :头风胶囊高、中、低剂量能非常明显或明显升高大鼠脑组织中 5 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 ,头风胶囊能对抗偏头痛发作时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失常 ,使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 ,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 ,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姚干胡远陈明岭彭成王一涛
关键词:实验性偏头痛血管活性物质单胺类神经递质
中医外科学多元化作业方案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作业不应仅仅只是巩固知识,教师应该巧妙设计作业,探究作业内容的开放性和整合性,强调过程的合作与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注重形式的创新与趣味,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内容。本文在调查分析中医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业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外科学学科特色,提出多元化作业方案,有待今后在教学中推行。
朱晓燕艾儒棣陈明岭郭静胡一梅郝平生王宇
关键词:中医外科学
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合并粟粒性肺结核1例
2020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82岁,颈部出现肿物2月余,化脓1月余。患者2个月前换假牙后颈部两侧分别出现大小约2 cm×2 cm肿物,伴疼痛,可活动,无波动感,遂至当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淋巴结炎",予替硝唑、头孢匹胺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未见明显缓解。
黄慧敏宋玮郑美玲陈明岭
关键词:粟粒性肺结核急性淋巴结炎头孢匹胺抗感染治疗替硝唑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误诊为丹毒1例
2012年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较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本病由于起病缓慢,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极易致误诊误治。笔者收治1例误诊为丹毒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报道如下。
赵金凤黄丹陈明岭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丹毒误诊医案
从湿论治反向型银屑病被引量:12
2021年
文章介绍从湿论治反向型银屑病经验。湿邪致病,有重浊、黏滞、趋下、化热、蕴毒的特征,符合反向型银屑病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皮肤是"肺-水液代谢体系"中肺通调水道的延伸。皮肤的正常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聚而成湿。外感湿邪为反向型银屑病致病因素,从化与合病为其发病基础,脾虚生湿是病机关键,"湿"贯穿反向型银屑病始终。基于此,临证宜用开通玄府、淡渗利湿、健脾化湿、从肝祛湿、祛湿解毒、治湿保津等法,因势利导,驱邪以安正。
宋玮江凤陈明岭
关键词:从湿论治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左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被引量:7
2010年
左氧氟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临床罕见,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可资临床借鉴。
陈明岭邓婧靓霍艳丹彭水平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中西医结合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1例
病史简介余××,女,36岁,农民,已婚,重庆市綦江县人.主诉:全身泛发皮下结节伴发热5+年.病史简介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四肢出现多发性皮下结节,呈鲜红色至深红色,类圆形,大小不等,直径约0.5~2cm,中等硬度,境界...
肖敏陈明岭雷晴
浅谈糖尿病坏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糖尿病坏疽,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50岁之后。1999年,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本病临床类型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型坏疽3种。据报道[1],国内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0.9%~1.7%。其临床特点为肢体末梢疼痛、感染、溃疡、坏疽。本病一旦发生,则发展快、病情重、治疗棘手,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2]。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贵华陈明岭付丽彬韩敏张枫元
关键词:糖尿病坏疽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论治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脂溢性脱发探析被引量:6
2016年
脂溢性脱发又叫男性型秃发、雄性秃发等,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临床表现为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导致头皮油腻潮湿;可伴有头皮瘙痒炎症,主要是由于头皮潮湿,细菌繁生感染引起脂溢性皮炎。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已成为皮肤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陈亮王玎祁坤明陈明岭
关键词:脂溢性脱发中医综合疗法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