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24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6篇脊柱
  • 5篇股骨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4篇内固定
  • 4篇结核
  • 4篇近端
  • 4篇股骨近端
  • 4篇关节
  • 3篇腰骶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腰骶部
  • 2篇术后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女性

机构

  • 24篇山西省人民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陈斌
  • 14篇荆志振
  • 12篇宋洁富
  • 10篇胡伟
  • 6篇常峰
  • 6篇魏杰
  • 3篇崔小平
  • 3篇毕博
  • 3篇常保国
  • 3篇余建平
  • 3篇郭秀生
  • 2篇蔚晋斌
  • 2篇王小健
  • 2篇张宇明
  • 2篇秦德安
  • 2篇姚秀峰
  • 1篇苏云星
  • 1篇梁庆元
  • 1篇贾中伟
  • 1篇高刚

传媒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外固定架对儿童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7月,应用环形或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骨折采用AO标准进行分型,其中43-A1型3例,43-A2型9例,43...
陈斌常峰荆志振胡伟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儿童
外固定架用于闭合性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评价外固定架对闭合性胫骨下段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5年7月,应用环形或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闭合性胫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8例。骨折采用AO标准进行分型,其中43-A1型4例,43-A2...
陈斌常峰荆志振宋洁富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架
闭合复位治疗髌骨关节内下旋型脱位1例与文献回顾
2019年
患者,女,76岁,主因“坐轮椅摔倒时,右足撑地后出现膝关节疼痛不能伸直2 h”就诊于急诊科。患者既往患有双膝骨性关节炎20余年,近期因关节疼痛行走不便而坐轮椅行动。入院前2 h,轮椅失控撞在台阶上,导致其被甩出,将要摔倒时,用右足撑地,突发右膝疼痛,不能伸直,被送至急诊科。查体:膝关节屈曲80°,股骨滑车处空虚,可触及髌骨嵌顿于股骨髁与胫骨平台之间,髌骨下极翘起高出皮面,髌骨近侧的皮肤紧张,伸膝不超过40°,并诱发疼痛。
陈斌孙久强魏杰
关键词:髌骨脱位骨折闭合复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大粗隆外侧壁不完整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7
2015年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大粗隆外侧壁不完整型的疗效和术中关键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10例,男76例,女134例;年龄46~96岁,平均71岁。均为外伤所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5例,Ⅱ型16例,Ⅲ型73例,Ⅳ型116例。观察术后患者下床时间、全身并发症、螺旋刀片移位及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Baumgaertner标准评价骨折端复位质量,Harris髋部评分方法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合并症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除大粗隆外侧壁不完整型未重建者外,其余患者均可在术后1周左右扶拐下床,所有患者约在术后10 d顺利出院。178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10个月。1例出现螺旋刀片切割,骨折移位未愈合,2例出现螺旋刀片向近端移动穿出股骨头,其余患者在术后12~16周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根据Baumgaertner复位标准,良好130例,可以接受45例,差3例;Harris髋部评分,优107例,良65例,可3例,差3例。结论:PFNA具有髓内固定的力学优势,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只要规范掌握固定原则,术中正确处理不利因素即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对大粗隆外侧壁不完整型术中应重建以确保固定牢靠和早期下床。
魏杰秦德安郭秀生陈斌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骶骨钉内固定在腰骶区脊柱结核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骶骨钉内固定治疗腰骶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8年11月,抗结核治疗2~3周后,采用经下腰椎侧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及骶骨钉内固定治疗腰骶区结核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29~56岁,平均(44.45±8.50)岁;病程8~15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骶部疼痛,1例伴下肢放射痛,2例鞍区麻木,6例伴有结核中毒症状。术前摄X线片,并行CT或MR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前控制结核中毒症状,血沉降低到(37.2±9.6)mm/h(25~54mm/h)。术前、术后评估腰骶角、视觉模拟评分及血沉变化。结果: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核无复发,无窦道形成。随访时间平均(19.64±5.43)个月。腰骶角由术前的平均(12.9±5.0)°提高到术后的(21.5±6.1)°和末次随访时的(20.1±5.2)°(P<0.001)。视觉模拟评分和血沉由术前的(7.3±1.2)分和(37.2±9.6)mm/h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0.6±0.5)分和(10.5±2.3)mm/h(P<0.001)。所有患者术后6~12个月骨融合,平均(9.0±1.9)个月。术前有神经功能损伤3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骶骨钉内固定是治疗腰骶区脊柱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荆志振宋洁富陈斌胡伟
关键词:腰骶部结核内固定器
腹主动脉瘤并腰椎破坏误诊为腰椎结核1例被引量:3
2015年
1病历资料患者,男,68岁。以间断性腰部疼痛1年加重3d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及腰腹部外伤史。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休息后可以缓解,未就诊。入院前3 d,腰部疼痛明显加重,行走困难,遂前往当地医院检诊。腰椎CT示L2,3椎体骨质破坏,左侧腰大肌旁包块,腹主动脉明显扩展,L2/L3椎间隙明显狭窄,考虑腰椎结核、腹主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门诊收住。
荆志振陈斌胡伟毕博姚秀峰宋洁富康晓梅
关键词:腰椎误诊病例报告
闭合复位治疗髌骨关节内下旋型脱位
2019年
髌骨关节内下旋Ⅱ型脱位在国内未见报道。此型关节损伤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合并骨关节炎。多数可以闭合复位,部分复位失败的需要手术复位。本文报道2例患者,经过闭合复位治疗成功。
陈斌孙久强魏杰
关键词:手术复位闭合复位脱位髌骨关节老年女性患者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已成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应用钛板螺钉系统有引起吞咽困难、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等缺点。为减少以上并发症发生,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ACIFC)逐步应用于临床,但其临床疗效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目的:探讨应用Zero-P ACIFC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Zero-P ACIFC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颈椎病患者30例,年龄38~71岁,平均(58.3±4.6)岁。其中神经根型5例,脊髓型16例,混合型9例。术前及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VAS评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JOA评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6周、12个月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的夹角);观察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以及症状持续时间。根据术后前屈后伸位X线片观察手术间隙有无异常活动。结果结果:手术时间为54~120 min,平均(72±17.3)min;术中出血量为50~170 ml,平均(80±25.2)ml。单间隙21例,两个间隙9例。共置入Zero-P ACIFC 39枚,C3/4、C4/5、C5/6、C6/7椎间隙置入Zero-P ACIFC分别为5、11、19、4枚。9例患者术后1周内出现吞咽困难,术后6周内症状全部消失。3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5个月,平均(13.6±0.7)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时的VAS评分分别为(1.5±0.8)分、(1.42±0.8)分、(1.4±0.9)分,均低于术前的(7.1±1.3)分(P<0.0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时的JOA评分分别为(14.8±1.3)分、(15.2±1.0)分、(15.1±1.2)分,均高于术前的(9.8±1.6)分(P<0.01)。术后6周及12个月颈椎Cobb角分别为18.5°±8.6°、17.8°±9.5°,均大于术前的9.0°±8.0°(P<0.01)。术后12个月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颈椎Cobb角与术后6周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内置物沉降,螺钉松动、断裂,内固定器移位等并发症
薛旭红宋洁富荆志振梁庆元梁庆元崔小平胡伟秦集斌
关键词:颈椎病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吞咽困难
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假体外露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坏死、假体外露、关节深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9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应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因切口坏死、假体外露、关节深部感染的7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69±4)岁。在接受肌瓣转移治疗前,7例患者中5例施行过至少1次清创手术,均因感染复发而失败,出现假体外露、关节深部感染。创面及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的4例,关节液为脓性而细菌培养阴性者3例。膝关节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周围透亮带,无松动下沉征象。结果7例患者随访7~39个月,平均16.5个月。皮瓣与植皮成活,无疼痛、肿胀、窦道、血肿形成。患肢外形接近正常。1例轻度跛行,其余行走功能接近正常。1例在术后5个月感染复发,取出假体,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旷置6个月后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复发。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KSS)评估,优4例,良2例,一般1例。结论延期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坏死、假体外露、关节深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对于病程较长、假体未松动的慢性关节深部感染,可以保留假体、闭合创面、控制感染。
陈斌魏杰王晓东贾中伟胡伟
关键词:关节感染假体外露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1
2012年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动力髋螺钉组平均随访13个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达骨性愈合。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动力髋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延长(P<0.05);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主钉松动退出1例,钢板断裂1例;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出现,最终骨折愈合。提示两种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可更早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
张宇明陈斌常保国蔚晋斌余建平王小健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