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核型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2篇雨林
  • 2篇鼠科
  • 2篇啮齿
  • 2篇片断热带雨林
  • 2篇热带雨林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姬鼠
  • 2篇家鼠
  • 2篇核型研究
  • 2篇MTDNA
  • 2篇C带
  • 1篇蛋白多态性
  • 1篇多态
  • 1篇新亚种
  • 1篇亚种
  • 1篇遗传分化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流行病...

作者

  • 13篇陈志平
  • 11篇王应祥
  • 6篇刘瑞清
  • 4篇施立明
  • 3篇兰宏
  • 2篇冯庆
  • 2篇蒋学龙
  • 2篇李崇云
  • 1篇李朝达
  • 1篇杨大荣
  • 1篇许再富
  • 1篇王文
  • 1篇何远辉
  • 1篇宿兵
  • 1篇文贤继
  • 1篇王洪
  • 1篇朱华
  • 1篇杨大同
  • 1篇马友鑫
  • 1篇张亚平

传媒

  • 6篇Zoolog...
  • 5篇兽类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澜沧江下游/湄公河上游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多样性动态(英文)被引量:34
2004年
在澜沧江下游/湄公河上游的滇南西双版纳地区,通过样方法比较了热带雨林的连片与 3个小片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与连续森林比较,片断热带雨林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比较低,而且有相当低比例的大高位芽、中高位芽和附生等生活型植物,而藤本、小高位芽和矮高位芽等生活型植物的比例则较高;泛热带、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的区系成分比例较高,而当地成分则减少;群落的上层树木比下层树木更加稳定。同样,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衡度在片断热带雨林中都较低,与其密切相关的是片断热带雨林的环境质量,而不是片断的大小。此外,也探讨了片断热带雨林物种变化与森林小气候的关系,阐明了由凉湿向干暖转化的 林内效应"是其物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再富朱华王应祥杨岚刘宏茂杨大荣杨大同李朝达陈志平文贤继王洪马友鑫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热带雨林森林小气候
云南西双版纳片断热带雨林鼠形啮齿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本文以3个不同面积和环境状况的片断热带雨林即西双版纳傣族“龙山林”和1个自然保护区对照样地为工作样区,对热带雨林片断化后,鼠形啮齿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4个样地铗捕获得的鼠形啮齿类种数分别为3、3、4和5种;(2)城子龙山和保护区对照样地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058和1.944),而曼养广龙山和曼俄龙山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仅为1.165和1.350;(3)各“龙山”的鼠形啮齿类物种多样性与其面积大小的相关性较弱,而与样地的隔离状况及人为干扰破坏的程度有较显著的相关性;(4)样地内鼠种组成的变化也和样地隔离状态及人为干扰破坏程度的不同密切相关;(5)各样地鼠形啮齿群落中生物量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陈志平王应祥冯庆蒋学龙林苏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热带雨林
八种大鼠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对我国大鼠属(Rattus)8种鼠类的银染核仁组织者(NOR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种大鼠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的数目和分布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们的NORs都呈现比较显著的多态性,并观察到了Ag-NORs的联合现象和异形现象。此外,将其银染核型差异数量化,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得到8种大鼠的聚类分析分支图,并结合它们的地理分布等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
陈志平王应祥刘瑞清施立明何远辉
关键词:鼠科
云南兔(Lepus comus)的染色体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以染色体分带技术(G-,C-带和银染色),对云南兔(Lepus comus)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2n=48,NF=88。常染色体由6对中着丝粒染色体,5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和2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除少数几对染色体(Nos.9,14,16,20)着丝粒C-带呈阴性外,其余均呈阳性或浅染,但异染色质的含量差异较大。Ag-NORs的数目为5—6个,分别位于Nos.17,19,21。通过与兔科其它属种核型的比较,对其染色体进化作了讨论。
陈志平王应祥刘瑞清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
猪尾鼠的分类、分布与分化被引量:15
1996年
本文对猪尾鼠(Typhlompscinereus)的亚种分化、分布和亚种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它被划分为5个亚种.其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上游一带的猪尾鼠为一新亚种(大娄山亚种,T.c.daloushanensis),以脑颅较隆突、眶间较窄、鼻骨后缘止于颌额缝之前为其特征;广西珠江以南的猪尾鼠为另一新亚种(广西亚种,T.c.guangxiensis),以腹面污黄色,脑颅高隆而宽阔为其特征。通过对22个可数性状和测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亚种可分为两组,其中,越南北部的沙巴亚种和广西南部的广西亚种为一组,性状相对特化;长江流域的大娄山亚种、云南的景东亚种和华东地区的指名亚种为另一组,性状相对原始。后一亚种组小,大娄山亚种和景东亚种有较多的相似性,关系比较密切,指名亚种保有较多的原始特征。猪尾鼠起源于更新世早期,起源地可能是华南大陆。现今的猪尾鼠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分布几乎是连续的,向北可分布到秦岭南坡和甘肃南部,向酉到滇中哀牢山。江河的阻隔和地带性环境气候的差异和变化可能是导致猪尾鼠亚种分化的主要原因。
王应祥李崇云陈志平
关键词:新亚种分化
全文增补中
树鼠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及其与小家鼠褐家鼠的亲缘关系被引量:9
1994年
本实验用Ape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ClaⅠ,EcoRⅠ,EcoRV,HpaⅠ,PstⅠ,PvuⅡ,ScaⅠ,XbaⅠ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树鼠(Chiromyscuschiropes)的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用双酶解法构建了其中8种酶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根据限制性片段差异法和分子钟,计算并讨论树鼠和小家鼠(Musmusculu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的mtDNA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鼠与褐家鼠的关系较接近,两者的分歧时间在距今1500─2000万年前,即处于中新世早中期。
兰宏陈志平王应祥施立明
关键词:线粒体DNA褐家鼠小家鼠
云南姬鼠的蛋白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关系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采用蛋白电泳技术对来源于云南省若干地区的姬鼠属(Apodemus)的3种姬鼠──高山姬鼠(A.chevrieri)8只,中华姬鼠(A.draco)3只和大耳姬鼠(A.latronum)1只,以及作为外群的同科的绒鼠属的大绒鼠(Hapalomysdelalori)3只进行了分析。共检测遗传座位27个,发现21个座位存在多态性。根据蛋白多态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探讨,用系统分析软件PHYLIP计算它们之间的分化关系,得到了一棵无根系统树。结果表明,作为外群的大绒鼠明显不同于其它3种姬鼠而聚在最外面。8只高山姬鼠个体汇聚成独立的一支,中华姬鼠的3个个体也聚成一支,但大耳姬鼠却聚在中华姬鼠一支中,因此我们认为大耳姬鼠同中华姬鼠的分化时间可能比较晚近。
宿兵陈志平兰宏王文王应祥施立明张亚平
关键词:姬鼠遗传分化蛋白多态性
猪獾和黄鼬mtDNA物理图谱及位点变异性初探被引量:5
1996年
本实验用ApaⅠ,BglⅠ,BglⅡ,ClaⅠ,EcoRⅠ,EcoRⅤ,HindⅢ,HpeⅠ,PstⅠ,PvuⅠⅡ,SacⅠ,SalⅠ等1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猪獾和黄鼬的mtDNA限制性片段,并用双酶解法构建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合以往积累的资料,我们对哺乳动物mtDNA限制性位点在远缘物种间的保守性和变异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兰宏陈志平刘瑞清
关键词:猪獾黄鼬MTDNA物理图谱
云南豹猫资源量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被引量:13
1997年
本文通过标本清理、野外样带数量调查和收购皮张的统计分析,对云南豹猫的资源量、分布、致危因素、可持续利用、科学管理与保护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的豹猫分为2个亚种即:(1)指名亚种(Prionailurusbengalensisbengalensis),分布于云南南部和中部;(2)川西亚种(P.b.scripta),分布于云南北部。豹猫在云南各地的分布依数量的多少可分为3个密度区,数量最多的地区(高密度区)仅位于云南东南部。根据3种不同测算法的测算,云南1992年的豹猫资源储量估计为9~17万只。如果每年的猎取量不超过1954~1992年云南豹猫36年的年均毛皮收购量(约3万张),云南豹猫可以持续地利用而不会造成资源的破坏。把豹猫列入我国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理顺豹猫皮收购、经营、流通和外贸出口的体制。
王应祥蒋学龙冯庆陈志平王为民
关键词:豹猫资源量可持续利用
三种姬鼠的染色体比较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采用染色体分带技术(G-,C-带和银染色),对中华姬鼠(Apodemusdraco)、大林姬鼠(A.peninsulae)和大耳姬鼠(A.latronum)的核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3种姬鼠的2n均为48。中华姬鼠的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大林姬鼠的常规核型中,除1对中着丝点染色体(No.23)外,其余均为端着丝点染色体。大耳姬鼠的核型中,有13对端着丝点染色体,2对亚端着丝点染色体,1对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和7对中着丝点染色体。中华姬鼠C-带核型中,所有染色体着丝点C-带都呈强阳性,异染色质非常丰富,Y染色体整条深染。在大林姬鼠C-带核型中,Nos.7,11,15,21,22着丝点C-带弱化甚至近阴性,其余染色体着丝点异染色质C-带都呈现程度不同的阳性。且Nos.2,4,7有强弱不同的端位异染色质带。X染色体着丝点区有大块的异染色质斑带出现,Y染色体整条深染。大耳姬鼠除Nos.3,4,10,12,13染色体着丝点C-带很弱外,其余染色体着丝点C-带均呈阳性,并有8对(Nos.16-23)染色体出现异染色质短臂。从总体上看,大林姬鼠和大耳姬鼠的着丝点异染色质明显比中华姬鼠的少。中华姬鼠的Ag-NOR?
陈志平刘瑞清李崇云王应祥
关键词:姬鼠染色体啮齿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