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宗

作品数:263 被引量:1,195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6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2篇针灸
  • 81篇针刺
  • 64篇针灸学
  • 49篇现代针灸
  • 48篇现代针灸学
  • 39篇取穴
  • 31篇取穴规律
  • 29篇痛经
  • 28篇组方
  • 28篇灸治
  • 27篇针灸治疗
  • 25篇组方规律
  • 21篇电针
  • 20篇原发性
  • 20篇综合征
  • 19篇中医
  • 18篇针疗
  • 18篇针疗法
  • 17篇原发性痛经
  • 16篇针灸疗法

机构

  • 164篇山东省中医药...
  • 147篇山东中医药大...
  • 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4篇山东省针灸科...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山东英才学院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潍坊市中医院
  • 2篇山东大学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济南医院
  • 2篇淄博市中医院
  • 2篇霍华德·休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俄亥俄大学

作者

  • 263篇陈少宗
  • 21篇郭珊珊
  • 18篇李艳梅
  • 18篇卜彦青
  • 12篇杜帅
  • 12篇高树中
  • 11篇魏凌波
  • 9篇张丽丽
  • 9篇景向红
  • 8篇丛茜
  • 8篇侯文静
  • 7篇邱学梅
  • 7篇张秉芬
  • 6篇朱兵
  • 5篇马玉侠
  • 5篇方剑乔
  • 5篇侯云霞
  • 5篇郭振丽
  • 4篇王黎明
  • 4篇刘保延

传媒

  • 37篇针灸临床杂志
  • 20篇医学与哲学(...
  • 19篇医学与哲学
  • 18篇山东中医杂志
  • 15篇山东中医药大...
  • 1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0篇中国针灸
  • 8篇上海针灸杂志
  • 5篇针刺研究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医杂志
  • 3篇江西中医药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光明中医
  • 3篇山东体育科技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2篇2024
  • 22篇2023
  • 16篇2022
  • 10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7篇2014
  • 27篇2013
  • 18篇2012
  • 19篇2011
  • 20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2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痛经现代针灸腧穴应用研究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整理、分析1994年1月~2009年7月的期刊文献,检索记录原发性痛经文献量及所有腧穴的使用频次,分析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常用腧穴、少用腧穴及其归经分布。结果有122篇有关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医学期刊文献,涉及的穴位共有72个,常用腧穴有三阴交、关元、足三里、气海、中极、地机、太冲、次、肾俞、血海、水道、肝俞、合谷、脾俞、命门、归来、阴陵泉、太溪、照海、内关、十七椎、子宫、阳陵泉、中脘,共计24穴;少用腧穴有天枢、膈俞、至阴等26个腧穴。分部选穴是以腰骶、少腹部的局部选穴与小腿部的远道选穴为其基本规律。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推荐常用腧穴有关元、次、十七椎下、地机、三阴交、太冲等,但穴位选取数量多、范围广,取穴组方无明确规范,需进一步研究。
卜彦青陈少宗杜广中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针灸疗法腧穴
走罐并艾灸加电针综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走罐并艾灸加电针综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采用走罐并艾灸加电针综合治疗;对照组63例,口服中药加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随访1年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走罐并艾灸加电针能显著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远期疗效确切。
张梅曲慧馨姜丽丽陈少宗
关键词:走罐艾灸疗法电针疗法慢性失眠症
针灸治疗消化系统适宜病症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回顾消化系统适宜病症针灸治疗方案的现有证据并整合最佳证据,对临床穴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胃炎、胃下垂、肠梗阻、便秘的临床文献,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特征,初步研究针灸治疗适宜病症的取穴规律。结果:针灸上述病症的治疗中存在诸多问题,在经脉主治方面无明显规律可循,上述病症中有88%的高频穴位都与疾病所在系统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区,而少数处于较远神经节段区的穴位仅占12%。结论:腧穴的主治范围主要由相关神经节段的支配空间决定,针刺的节段性效应及整体性效应可作为针灸取穴理论的有力补充。
郭珊珊傅心昊张鑫陈少宗
关键词:针灸取穴规律神经生物学神经节段
论不同时期针灸国际化的基本规律——兼论针灸的后国际化带来的思考
2022年
针灸国际化的进程包括两个基本的阶段,即前国际化时期和后国际化时期,前者的基本特点是以中国为引领的单向输出性传播为主,其他国家和地区主要处在学习、吸收的状态;后者的基本特点是针灸在国外的本地化改造和发展日趋深入,并给中国传统针灸学带来严峻挑战。主动认识针灸国际化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把握针灸发展的国际趋势。有效应对后国际化时期带来的挑战,需要建立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现代针灸学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继续引领国际针灸学术发展。
陈少宗巩昌镇景向红方剑乔方剑乔
关键词:现代针灸学
现代针灸学的科学研究不应受制于传统被引量:2
2012年
创新无止境,现代针灸学的科学研究不应当受制于古人总结的概念、学说。将传统的概念范畴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是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中医针灸需要人文滋养,但人文滋养无法取代科学的支撑。以传统概念体系指导现代针灸学的科学研究是事前为自己设置的桎梏,这类课题立项时就决定了其结果的悲壮命运。
刘美芹陈少宗
关键词:现代针灸学文化
针灸治疗耳鸣的取穴组方规律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根据文献统计分析针灸治疗耳鸣的取穴与组方规律。方法:使用万方数据库检索1982-2013年2月针灸治疗耳鸣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穴位的使用频次及归经情况等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61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耳鸣涉及穴位80个、组方57个,其中只有听会、听宫等8个穴位的使用频次超过15%,组方以4~6个穴位的文献占50.82%。结论:针灸治疗耳鸣的取穴组方虽然繁多,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邱学梅魏凌波陈少宗
关键词:针灸耳鸣取穴规律组方规律
现代针灸学理论与针灸关键技术
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针灸学,前者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所获取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规律作为指导理论,机理的阐明完全立足于现代科学意义的相关知识体系,并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针灸效应的四大...
陈少宗
关键词:生物科学
文献传递
针刺耳胰胆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留针时间长短对慢性炎性胆囊运动的影响规律,为确定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30min组和60min组各11例,两组均针刺双耳胰胆穴,分别以中等强度刺激手法捻转行针30s后留针,留针期间每隔10min用同等强度刺激手法捻转行针,每侧穴位30s,两组分别留针30min、60min。分别记录针刺前5min,针刺后10、20、30、40、50、60min时胆囊容积的大小及胆囊收缩率。结果 30min组在针刺后20min时,胆囊容积与针刺前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min组在针刺20、40、50min时胆囊容积与针刺前5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针刺前30min胆囊容积减值幅度变化基本一致,均在针刺后20min时达到收缩的峰值,针刺后30min胆囊容积减值幅度60min组强于30min组,并于留针40min后维持一种稳定的张力状态。两组间不同时间点胆囊容积及胆囊收缩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耳廓胰胆穴能够明显促进慢性炎性胆囊的张力性舒缩运动,其最佳留针时间为40min,针刺频次以每天2次为宜。
郭振丽徐庆会陈少宗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耳穴胆囊动力学针刺
十七椎与多穴对痛经患者即时止痛作用的观察: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比较痛经时针刺单穴十七椎和多穴针刺治疗痛经的疗效差别,为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穴组和多穴组,每组19例。单穴组取穴十七椎,多穴组取十七椎、三阴交、地机、次髎,两组分别在疼痛发作第1天开始针灸治疗,每天针灸1次,1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采用Cox痛经症状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对患者痛经总频率、痛经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单穴组痊愈率为68.4%(13/19),有效率为31.6%(6/19),多穴组分别为78.9%(15/19)、21.1%(4/19),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疼痛总频率评分、痛经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但两组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在疼痛时进行针刺,只取一个穴位十七椎即可达到与选取多穴相同的止痛效果。
李艳梅卜彦青侯文静陈少宗高树中
关键词:痛经针刺取穴十七椎
基于数据挖掘的神经节段效应对取穴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回顾并整合适宜病种针灸治疗方案的现有证据,探讨神经节段效应对穴位作用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系统的5个针灸优势病种(面神经麻痹、脑卒中吞咽障碍、贝尔面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收录文献进行分析,统计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穴位使用频次、相关经脉归属、局部解剖特征,对针灸治疗适宜病种的取穴规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上述适宜病种的针灸临床取穴涉及几十个乃至上百个穴位,多依靠个人经验;通过对上述疾病的循证研究发现,常用穴位有90%与调节器官有密不可分的神经生物学联系,针刺穴位与调节对象处于相同或相关的神经节段支配区时能够获得更好疗效;少部分穴位与相关神经节段之间无密切的神经解剖及生理学联系。结论:腧穴的主治范围主要是由相关神经节段的支配空间决定的,针刺的节段性及整体性效应可作为取穴理论的有力补充。
郭珊珊傅心昊秦照梅张鑫陈少宗
关键词:针灸神经系统取穴规律神经生理学神经节段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