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宇荣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艺术

主题

  • 3篇电影
  • 1篇电影表演
  • 1篇电影表演艺术
  • 1篇演艺
  • 1篇中美电影
  • 1篇题解
  • 1篇缺位
  • 1篇主题
  • 1篇主题解读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救赎
  • 1篇媒介
  • 1篇媒体
  • 1篇救赎
  • 1篇表演
  • 1篇表演艺术
  • 1篇补缺

机构

  • 4篇湖南大学

作者

  • 4篇陈宇荣

传媒

  • 2篇电影评介
  • 1篇电影文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姜文与肖恩·潘的电影表演艺术比较研究
表演是一种通过演员的演出形成并完成的艺术,演员是演出艺术中的创作者、人物形象和创作材料,这种“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地位。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演员姜文和好莱坞演员肖恩·潘分别是中美电影表演...
陈宇荣
关键词:表演艺术
文献传递
作为科技的媒体——通过电影中的媒体看媒体的技术本质
2011年
电影中所呈现的媒介具有伪客观性、反自身性、伪善性、控制性,而人也可以异化为工具性的媒介。虽然拍摄我们所看到的电影的摄影机本身就是一个媒介工具,但是通过看这个不可见的摄影机中的可见摄影机,在这种双重的"镜框"中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媒介工具。通过看电影中的媒体,我们不仅看到电影创作者对媒体的反思,还应该透过银幕看到媒体更为真实的一面,看它如何为我们虚构一个观念里的世界。
陈宇荣
关键词:媒介
爱的呼唤与补缺——《他们的船》主题解读
2008年
电影《他们的船》从主题上来看,通过表现主人公柳叶嫂一家和河木桩在灾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体现出他们对灾难中失去的爱的呼唤。同时在失去寄托着爱的有形体后,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在共同托起生命之船的过程中,完成了心灵的补缺与自我救赎。由此表现出受灾人民在灾后重建的积极心态与生命信念。
陈宇荣
关键词:缺位补缺自我救赎
中美电影中精神分析的表现元素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由于中国和美国各自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以及电影发展史自身的特点,中美精神分析类影片存在诸多差异。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精神分析类影片中有很多元素是较为固定的,特别是在这类影片出现和发展较早的美国。从表现元素上来看,中美精神分析类影片在对人物心理或精神上的异常的定位、潜意识的表现、主人公的分裂、性的驱动力作用等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
陈宇荣
共1页<1>
聚类工具0